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三章 ...

  •   郑言只带着小斯玉宝和一个侍卫,乔装打扮作了回乡的试子。已经在马上奔波了两天了。
      圣旨追封沈怀琳为四品恭人,却没有提及丧偶假释其他,就变相命令郑言说过了头七后就该启程。于是就是沉闷的颠簸。廖侯爷已经到了延安州府,一直有书信往来,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刚进入驿站,就向驿站的小伙计是否有书信寄到,驿站乃是官府设立,但是官民分开居住,郑言此次乃是微服,所以等了许久玉宝才将书信取来,书信上笔迹潦草,也无落款,只写着一句话:大同府偏头关胡家寨牛头姥姥村。
      郑言看看纸张,觉得再无玄机了。
      躺在床上,身体的某些部位被颠簸的十分僵硬,反而不容易睡着了。
      又翻了翻贴身的洛凌书写的账册,账册上写满了送出的礼物和银两。又想到走前,张尚书曾亲自到自己府上的那一番叮嘱,觉得账册可能用不到了。
      账册上洛凌的字,有些刺眼。
      “顺应时势者才为俊杰。”仿佛看见洛凌的脸在烛光的影子里模糊不清,记得第一次外放为官,洛凌悄悄给一个官员送了礼。
      “屁话!你这是在教我收下贿赂,改投贪官门下吗!?你真是白读这些年胜贤之书!!”郑言记得当时自己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又想到洛凌送出去的礼,气不打一处来。
      “子诚,你可知道前朝三代首辅大臣张闻晖大人,在任数十年,期间推行新法,强国富民。”洛凌喝下一杯酒,慢慢问道。
      “当然知道,张大人可是一代名臣,入朝之后,改其字为会泽,乃取会泽百家之意。一生襟抱尽展,至今仍然是百姓们歌颂的对象。”
      “可是你可知道,张会泽并非清流一派,死后史官们为了美化他伤透了脑筋,他早年投在佞臣王谦门下,后又靠阿谀奉承,进献娈童才身居高位,在其位时帝王昏聩,他把持朝政,凭借着王谦的力量慢慢清肃朝纲。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安抚人心无所不用其极,乃是无毒不丈夫的典范。野史称其妻女貌美,都曾被他用做过拉拢人心的工具。”
      郑言没有说话,确实比起来来去去的自作清流,送礼是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如此的不上道!如此的不堪!
      “张大人曾说:‘清誉乃是别人的谬赞,只有志气和抱负是自己的,还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受的苦。’郑大人,想想多少人等着你的救灾款!想想多等一天可能会饿死多少人!”洛凌站起来深深一揖:“子诚,凌想问你,你觉得一个臣子应该忠君还是忠社稷?”
      “这又是什么胡话?忠君就是忠社稷。”
      “非也非也,忠君,那么君王昏聩,臣子应以死进言,忠社稷才是心系黎民,朝代更替一年一年,皇帝朝代不过是舟船,如果君王昏聩,那么臣子韬光养晦,择明主立之也未尝不可。。。”
      听到这种言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言论。可是现在琢磨起来。
      那我呢?我衷的是君王还是社稷,为的是百姓疾苦还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迷迷糊糊间郑言睡着了,梦里自己仿佛是一条蛇,灰土土的,在七彩斑斓的阳光下不断蜕皮,不断蜕皮,蜕得很疼很疼,耳旁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之后你就是美丽的了,然而自己看不见美丽,只有刺眼的阳光和鲜嫩的近乎血淋淋的血肉。
      晨起在厅堂吃早饭,郑言招来驿站的伙计,丢下几个铜钱,细细问了廖侯爷留下的这个村子怎么走。
      伙计眉开眼笑:“这位客官,对不住。这个村字的名字如此古怪的,小的没听过。但是偏头关是晓得的。从这里快马行个五六日应该能到了,不过小的冒犯一句,那边已经临近关外了,着实不太平。”
      郑言点点头,旁边的玉宝插口说:“我们少爷是去寻故人的。麻烦您直接说我们这一日该怎么走吧。”
      郑言一摆手,打断玉宝:“怎么个不太平法?”
      伙计来劲了:“听说鞑靼毛子的皇帝快不行了,底下的人就不听话了,这半年也不兴商贸的那一套了,颇有点烧杀抢掠的劲头,那不?被抢的之前官路都封了。可苦了我们通婚的汉人。。”
      郑言脑袋突然像被钻钻过一样,手心微微的出汗,如果这是那群官员以鞑靼的名义做的。。那我郑言肯定也脱不了干系,在这么敏感的时期说不清还是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攥紧双拳,洛凌你这究竟是要做什么?
      丢下饭前:“出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