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七 吊尸 ...

  •   秦伯的脉象无碍,白飒收回了手等着他说所谓的怪事。

      老人抚平衣袖,站起身颤颤巍巍地往门外走,白飒和青辞就跟着他出了这间小屋子,往堂外的停尸间走去,老人一边走一边说道,“前几日晚间有人上吊,白天被人发现已经死了,都没当个回事儿,仵作看过了,也说确是吊死的,并无他伤,验尸官上报官府,走访不足半日尸体就让人领走了。”秦伯伸手打开门,那间大屋子里扑面而来一股尸体的恶臭味,兴是刚才秦伯的屋子里点了香不明显,可这间里没点,味道有些大的让人无法忍受了。

      “是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老人说话太过缓慢,白飒倒是耐心地听着,青辞有些忍不住了,从他身后探过身来问道。

      “这个人倒是不奇怪啊——”秦伯领着两人走到屋子的尽头,“可奇怪的是自打那天之后,每天早上都会发现有人吊死……”

      “每天?”白飒的眉角抽了抽。

      “可不嘛,据说啊——还是死在之前那个、那个上吊的人的同一个地方啊……”秦伯站定在一处木板床架旁边,那上面横着一具蒙着白布的尸体,“这都是第四个人了。”

      “连续四天在同一个地方,每天都有一个人上吊而死?”青辞确认道,“确实是有些奇怪,官府没查吗?”

      “官府未查。”

      “为何?”白飒奇道。

      “因这四人都是康家家仆,康家啊,在这历阳可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就可不查吗?大户人家闹了人命官司就可暗自压下来?”青辞皱着眉头怒道。

      “这事情不如白九小公子你想的这般轻松啊,”秦伯一脸无奈道,掀开了床架上尸体蒙着的白布,尸体露出了个头脸,“你们外乡人不知道,这康家发家是靠江上的走货生意,家主后开客栈设义庄,连驿站都有康家的一份钱,官府没钱的时候就去找他们家,在这历阳可以不怕官府,但必是都要怕康家的啊——”

      “难不成还是用钱买通了官府……?”

      青辞更是怒上加怒,白飒瞥了他一眼,未多言,继续安静地听着,视线转向眼下,仔细看着尸体暴露在眼前能看得到的细节。

      “也不是如此。康家对外人尖嘴薄舌,听说对家里的家仆也不怎么样,我听来领那第一个死人尸体的人说,他们这些家仆动不动就会被打,茶水凉了、烫了,饭食淡了、咸了都可以是由头,骂了打了的都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他们以为这是想不开,就去吊死当个解脱啊……这一方不便查,一方又确可能自己想死,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那秦伯又为何想要在下来插手此事?”白飒抬起眼问道。

      “老朽虽不曾学过仵作的活计,但看了尸体这么些年,总能看出点儿不一样的地方啊——”老人颤颤巍巍地低眼看了看尸体,“都是苦人家的孩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老朽、老朽这——”

      白飒看着秦伯的眼睛,又转而看向尸体,然后抬手向秦伯道,“可否有护手布之物?”

      秦伯点了点头,答应着取下腰间别着的一副麻布的白色分指护手,这是他们搬动尸体时戴在手上防尸气的。

      白飒翻开裹在一起的两只护手套在手上,提手直接伸向尸体的颈项处按了按,又转着圈儿地摸了摸,翻起尸体,看了看颈后的锁痕,问道,“尸体运到这义庄之时是否存留着勒死他的绳索?”

      “没有,相关证物已被官府收押。”

      白飒的动作顿了顿,然后放平尸体,收回手取下护手道,“仵作验尸只陈述尸体情形,记录及呈报的是验尸官,这之中转述记录必有疏漏,故这吊死,多是以自己上吊而死作为结论了。”

      用遮尸布盖住尸体,白飒又道,“但就这具尸体而言,他锁痕长约一尺半,交于颈后……”

      “他颈后的锁痕是连在一起的,那就并非是自己上吊而死啊!”青辞道,“仵作验尸时没有说过吗?”

      “白九小公子有所不知,这几个人都是颈上缠着藤条吊在树杈上吊死的,所以官府的说法是他们自己缠上藤条,然后爬上树跳下来,如此自缢——”

      “颈骨尽碎——”白飒道。

      “尽碎?”青辞问道,“确实尽碎?!”

      “确实尽碎,所以确有异常。”白飒点头。

      如果人上吊自杀,脖颈吊在绳子上,死前因窒息挣扎和体重原因,后颈颈椎会折断也不是奇事,但这断的都碎了,那就不一样了。

      “没有指痕,说明这人确是被藤条勒死,但如果是这样——”青辞抬起手比划着,两手伸开装作拿着藤条在自己脖子上缠了一圈,向两边一拉,“是被人如此勒死的,但常人有这般力气?”

      青辞说完,下意识拉了拉领口,遮住脖子。

      “若非修武且武力强劲之人,便是厉鬼邪祟。”白飒转而向秦伯问道,“他们死于何处?”

      “南城苏氏木器旁的那颗树上吊死的。”

      知道了方向,两人想去探查一番,便与秦伯告辞。

      四人中已有三人尸体被领走处置停当,只剩这一具暂时安放在义庄的,却已无魂魄存留,就算想用修道之术开阵引魂问灵也找不到宿主,若用神入投情的共情之术,又太消耗元气,倘遇青氏来人不好应付,看来只好从证查起,用最笨的法子解决了。

      出了义庄,白飒并没向南,青辞猜道,“这是要去查证物?”白飒侧目看了看他,抿嘴笑笑,应了一声没有多言,但青辞心里盘算,恐怕此去肯定会讨个闭门羹。

      官府衙门有守卫把守,白飒走过去微微颔首作揖,请求拜见县令,并报上了自己白止默的字号,守卫闻言匆忙掉头进入府内通报,可过不久他出来答话却还是未让两人进入。

      “老爷问白公子有何贵干。”通报的守卫先是作了个揖,说这句话的时候挺直了腰板把手按在了腰间佩剑的剑柄上。

      “就近日有几人在城南树上吊死一事——”

      “若是此事……先生还是回去吧,此案已结,大人说还有要事在身,不便见客——”

      白飒报上名号的时候,这守卫应是听过且知道白止默这号人物的,所以二话不说匆匆去报了,想必他们家大人也对药君有几分敬重,但这大人也是聪明人,粗略一想这城内大小的事儿,能惊动白止默上门来访的,猜到八成就是问这桩奇案,但又不敢直接拒人门外,于是让守卫来问,并嘱咐过了,若是问此事就想办法打发走,若不是,再放进来。

      青辞在白飒身后看的真切,他身体的动作从最初的毕恭毕敬到之后的抗拒示威,已经清楚明白地表达了他现在坚决不会让他们两人进去的态度,早就在意料之中,青辞拽了拽白飒的袖子,歪了歪头,示意他不必再纠缠。

      白飒为人也不笨,青辞还是能明白这点的,他肯定也会想到此行会吃个闭门羹,但他执意要来,确是证明了他是个固执的人。

      固执就固执在,他明知道不会得到答案还要一头撞过去。

      比如,他现在又在打听康宅的位置了。

      青辞也不多言,跟着白飒去看看也没什么坏处,毕竟大户人家见的多,但能让下人满腹委屈到接连上吊官府还不追究的份上的大户人家,他可还没见识过。

      康家大宅白砖灰瓦,院墙宽到左右望不见尽头,在这闹市当间,是块风水宝地。白飒上前拉着门环轻拍院门,然后退后一步直着腰等人来应。

      过了半晌那木头院门终于咯咯啦啦地打开了条半人宽的缝,一个矮小的男子从里面探出头来,粗布裹头,应是看门的仆人,他上下打量着门外这两个翩翩公子,正了正面道,“两位,找谁?”

      “请问贵府主人可在?”

      “应是在的,没见出门。”

      “可否为在下通报,就说是白止默求见。”

      青辞听白飒这毕恭毕敬的用辞,瞥着眼睛看了他一眼。要说四大世家的修士于市井看来应算得上人人尊敬,他白飒可是白家嫡传大少爷,这康家就算被官府如何看重,也只不过是个商人,处处用敬语也着实不易,虽青辞从不看低别人,但白飒这为人处世的气量,也确实让他佩服。

      白飒说完,那粗布裹头的仆人就掩门回去通报了,这次倒是没吃了闭门羹,康老爷差了个缎衣的管家来迎他俩。

      进门入堂,请上客席,有侍女端了茶上来,白飒和青辞道了谢,等了一会儿这康老爷才走出来,一身锦衣华服,头发灰白,说不上满脸横肉,但也十分富态,他捋了捋胡子,向白飒微微颔首,叫了声“药君”,然后也谦道,“老夫康净良,有幸见药君一面,真是不枉此生,想药君这真是一表人才……”

      “……”青辞听着这老头乱七八糟的对白飒的褒奖之词,忍笑好不难过。

      白飒倒是没什么反应,只客气地起身回礼,青辞便装作慌张地跟着学白飒的姿势,在他坐下后,才紧紧张张地落座。

      “这位是……”

      果不其然,见白飒身边带着个人,又不着白氏家服,都会问上一句。

      “在下路上收的学徒。”白飒微笑回答,连想都没想。

      青辞又慌里慌张地站起来行了个礼,喊了句“康老爷”。若是辈分不够,没必要报上姓名,青辞才没把那该死的“白九”说出口。

      康老爷看着青辞点了点头,未做纠结,转向白飒问到,“药君此来,何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