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苏蓁 ...

  •   晚上的时候,柏晴便带回了消息,苏蓁确实已不在荆山书院,消息虽然很快就送出,但因凌安去了趟南疆,消息送到燕京时就误了时日,柏晴下午出府时,映易这边才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苏禾端坐在书桌后面,帕子在手里的一圈一圈绕着。两个丫鬟在桌前两步远处躬身站着,屋里骇人的气氛似乎传到了屋外,院子里几乎没什么人影,唯一一个洒扫的粗使丫头,手脚都比平时麻利了几分。
      “这就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她的语气比平日里轻了几分,听在两个丫鬟的耳里,却如重锤一下一下砸在心里。
      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即使生气,本也不该如此迫人。只是这些年间,苏禾一步步走过来,能跟她到现在的,自然见识过她的手段。
      柏晴最先跪下去,道:“是奴婢失职,奴婢甘愿受罚。”寻雁回过神来,亦白着脸色跪下。小姐上次生气,还是两年前淮青背主。
      苏禾看着她们,心里叹了口气。蓁儿失踪虽不是大事,但一个月的时间,消息传不到她的耳朵里,竟是因凌安去了趟南疆。可笑,自己费尽心思建立的消息网,竟因一个人陷入了半瘫痪状态。若是长此下去,江南苏氏恐怕要绝于江南了。
      她向来干脆利落,点到为止。此时也不再朝两个丫鬟发难,只道,“传话给凌安,该怎么做,他应该清楚。”
      “是!”柏晴低声应道。
      次日一早,苏禾与宁明远相携去给太夫人请安,蒋云熙比她们来的更早,进去时她已陪着太夫人用过了早饭。太夫人看着她们,问道:“可吃过早饭了?厨房里的燕窝粥一直温着呢。”
      明远道:“劳外祖母惦念,我们用过早饭才来的。这会儿可吃不下了,不如留着中午吃。”
      蒋云熙笑道:“哪里就差一盏粥,若是中午想吃了,再让厨房做便是了。”
      明远听着就笑了起来。
      蒋云熙又转头问苏禾道:“昨日我听妹妹话间提及一位小姐,莫非妹妹在江南还有亲人?”
      “是我姐姐的孩子,自小养在我跟前。”
      “你说的可是琦姐儿?”太夫人有些讶然。
      “嗯。”苏禾轻轻点头,起身到太夫人身边去,轻轻握了她的手,解释道:“姐姐当年去的太突然,那孩子我便一直带在身边,起名叫蓁儿。”
      太夫人叹气,“该有十岁了吧?从前竟不见你提起过。”
      苏禾道:“那丫头活泼的紧,不敢带她来扰了您,便留在了江南。”
      “该带来给我瞧瞧才是。”
      太夫人最后叹道,苏禾半响无语,于侯府而言,苏蓁从来都不曾拥有光明正大与太夫人闲话的身份,又何必相见。
      七日之后,凌安的信就摆在了苏禾的案头。依着规矩,他自降一级,罚俸半年,即由湖州总管事降为副管事。至于下属失职,则由着他一级一级清理下去,苏禾自不会过问。
      这样的处罚够重了——苏禾手下的四个总管事,江南烟雨楼的段叶,荆山书院的七弦,南疆的紫竹,湖州的凌安。本是平级,互不干涉。经此一降,凌安日后再见其他三人,身份上便矮了一节。
      自此之后,柏晴等人,做起事来亦多了几分谨慎。双栖院内,隐隐平静下来。柏晴虽试探着禀过,“已着人寻找大小姐,有了消息便立刻来禀。”
      苏禾却问道:“荆州蔺家可有什么动静?”
      柏晴道:“并未传来什么消息。”
      苏禾点点头,又埋头看起帐本来。蔺家没什么动静,看来她也不必费什么心思了。
      蒋云峥本是不信鬼神之说的,但是沐休之日,与几个同僚相约到城外的澜山上踏青,正好经过半山腰的一座古寺。
      齐世贤道,“这座古寺之所以叫青石寺,便是因着它竹林里的奇石,到此游玩,不可不观。”其他人听说,便商量着一起去赏玩一番。蒋云峥随他们一起进去,却对那竹林奇石并不感兴趣,随性走着便走到了后山。
      古寺的后山有一片松树林子,穿过这林子,便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蒋云峥望着悬崖下飘着的白云,想起这几日在西山大营里传开的流言——皇上一连三日不早朝,重臣禀事,全都被挡了回来……蒋云峥的脸色沉了几分,自南疆传来密报,皇上似乎就情绪不佳了……
      “这位公子?”
      身后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蒋云峥回头看,竟是个打扮富贵的小公子。那小公子见他注意到自己,便咧嘴一笑,朝他恭谨一揖,道:“公子可是从京城而来?”
      “何事?”
      “我与妹妹到京城去投亲,半路上马车坏了,公子可否搭我们一程?”
      蒋云峥皱了眉,凌厉的眼神落在那小公子的身上,这时一个灰衣小和尚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一见那小公子,便软声道:“小施主如何到这里来了,这里悬崖太过陡峭,可是寺中禁地。”又朝蒋云峥道:“施主也快快离去才是。师傅吩咐,香客不进禁地。也不知是谁拿走了松树林边的木匾。”
      那小公子听了小和尚的话,红着脸喃喃不语,眼睛看向松树林时亮了起来。林子里走出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水汪汪的眼睛看向蒋云峥,忽闪忽闪的眨了几下,又看向那小公子,出口的声音如黄鹂般好听,“兄长怎么在这里?时候不早了,娘亲下山时该找不到你了。”
      小公子如梦初醒般,拍了下脑袋,道:“是我忘记了时辰。”他朝着蒋云峥和小和尚一揖,就过去拉了那小姑娘的手,一溜烟儿跑进了林子,片刻间就不见了身影。
      小和尚要去追,却被蒋云峥叫住问道:“这是哪家的公子?”
      小和尚道:“这个小的可不清楚,只知道是常住在东边客房,一应起居均由师兄亲自打理。”
      双栖院里,柏晴禀道:“大小姐由蔺少爷陪着住在城外的青石寺,说是要静心……”
      苏禾笑道:“这是好事,寺里粗茶淡饭,最适合修身养性,蓁儿小小年纪,有如此觉悟,我该高兴。让映易替我带三本经书去,背不出来不准下山。”
      柏晴心里哀呼一声,小姐每次罚蓁小姐都是如此的冠冕堂皇,三本经书,是要背到明年去,还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
      三月十六是二房嫡长子昱哥儿的周岁生辰。这日,平津侯府正门大开,宾客如云。宴请女客的流水席摆在楉署轩,男客则安置在在外院,平津侯蒋云清与三爷蒋云峥均告假在府,招呼客人。大夫人一早就开始忙活,蒋云熙帮着打下手,二夫人则亲自抱了穿着喜庆的昱哥儿来给太夫人看。
      太夫人很喜欢这样的场面,虽上了年纪,却抱着昱哥儿心肝儿似的疼了半饷,也不给奶娘抱回去,许妈妈看着笑道:“哎哟,这孩子这机灵劲儿看着竟和老侯爷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会讨您的欢心呢。”
      太夫人想起什么似的,突然问道:“抓周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娘,都准备好了,您就放心吧。”二夫人从外面进来,笑着道,“除了常用的笔、墨、纸、砚、书外,还有好些物件儿呢,侯爷送了枚印章,三爷送了把镶宝石匕首,咱们二爷送了副吴道子的画儿。还有各家夫人们送过来的,都放上去了。”
      太夫人听了,脸上才现出满意之色来。许妈妈在一旁听着,此后见了二夫人,神色间又多了一份恭敬。
      苏禾为显隆重,特意打扮了一番,才带了礼物去福寿居请安,今天这样的日子,二夫人必定带了昱哥儿在福寿居陪着太夫人。
      昱哥儿身上穿着的绣了万字不断头暗纹的红色小衣,显得格外喜庆,他被奶娘放在榻上四处爬来爬去,听见苏禾进来的动静,小小的嘴角留着哈喇子朝门口的方向看去,然后咯咯的笑了起来。
      二夫人眉开眼笑,亲自来拉了苏禾进去,道:“看来我们昱哥儿很喜欢你呢。”
      “莫不是知道我是来送礼的?”苏禾玩笑着,将手里的匣子亲自递到昱哥儿的手里去,小家伙咿咿呀呀的抱着匣子不撒手,苏禾就坐到炕边去,耐性的教他打开,匣子开了,竟是把精巧的短剑。剑柄处刻了两只互相追逐的小狗,末端又系了宝蓝色的剑穗,这样充满童趣的图案与配饰,减少了几分冷兵器本身所带来的寒意,倒更像是一件玩具。
      “娘,苏妹妹倒跟三爷想到一块儿去了,希望我们昱哥儿日后当个保家卫国的将军呢。”二夫人搂了太夫人的胳膊,笑道。
      苏禾好奇起来,“不知三爷送了什么?”
      “是把匕首。”
      这倒是巧了,苏禾送礼本是依着平津侯府的传统。侯府是武将出身,蒋云清那一支已袭了爵位,他的嫡长子便是世子,下一任的平津侯,而蒋云峰这一支,因是庶出,蒋云峰既没有征战沙场之功,又无及第之名,如今只依着侯府的名头在礼部挂了个闲职,每月领些俸禄而已。他的嫡子日后想要撑起这一支,沙场立功才是最好的途径。
      只是不知蒋云峥是否也是对这个侄子抱着这样的期待……
      宴席开始,二夫人便抱了孩子出来,几个要好的夫人凑上去瞧,见那孩子全没了洗三礼时的瘦弱,此时被一身红衣衬得唇红齿白,竟像是那画上跑下来的。郁王侧妃接过抱了,小家伙竟分外给面子,小眼睛滴溜溜转着,咯咯笑个不停。稀罕的郁王侧妃连声道:“这孩子竟跟我有缘。”
      二夫人笑道:“能得了您的眼,是我们昱哥儿的福气呢。”周围的夫人亦跟着奉承起来。
      苏禾在另一旁的桌上帮着宁明远招待来做客的一众小姐。这样的事本该是蒋云熙出面,只是与湖州君家的婚事已经传出来了,蒋云熙出来打了个招呼,就在一众小姐或好奇或打趣的眼神中红了脸面,丢了句:“我寻大嫂去。”便匆匆走了。
      宁明远落落大方的以主人之姿招呼起来,哪家的小姐喜喝什么茶,喜吃什么点心小菜,都记得清清楚楚,安排的妥妥当当。这样的宁明远,这样的做派,才是侯府这样的高门大户正正经经培养出来的。
      苏禾看在眼里,心里多了两分欣赏,看似孤傲清冷,却又通情达理,世故皆通。这其中,少不了太夫人的悉心教导,又何尝不是因她有颗玲珑心思。
      浮想联翩的时候,宁明远就携了两个要好的小姐介绍给她认识,一个穿了紫色褙子,年纪与苏禾差不离的,是宣平侯府唐家的嫡次女,另一个碧色衣裙的年纪稍小些,是昭庆伯府周家的嫡三女。二人打扮娇艳,各有各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彼此互相见了礼,唐二小姐就对苏禾流露出了几分好奇来。她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番,才问道:“听说你竟认识君家人?”
      苏禾淡笑不语。宁明远却急了,使劲去拉她的袖子,唐小姐却对她道:“你小姨许的人家,别人都说如何般配,我却觉的不如见过本尊再来评论。再说,君家二公子的清贵,在江南是出了名的,你就不好奇他长什么样子?”她快人快语,十分爽直。宁明远反驳不了她,只得抱歉的看向苏禾。
      苏禾笑道:“熙姐姐的婚事,我们外人却不好评论,不过经过太夫人眼的,那自然是顶好的。”
      “那君家二公子真真是就是举世无双么?不知与三爷相较如何?”
      “阿倩!”一道严厉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一个茜色衣裙的姑娘走过来,她的容貌竟与唐二小姐像了七八分,脸上带着怒容。唐二小姐一见她,竟然有些畏缩的吐吐舌头,旁边一直不言不语瞧热闹的周三小姐亦收了笑容,借口要去放风筝,匆匆溜了。
      “明远,你别见怪。”那姑娘朝宁明远柔声道,“阿倩这张嘴,看我回去就告诉母亲去。”
      唐二小姐一听‘告诉母亲’的话,脸上已现出求饶之色,拽了她的胳膊晃起来,“好姐姐……”
      “还不快去入席。”唐大小姐依旧板着脸,拉了她就走,自始至终都未看苏禾一眼。
      待二人走远了,宁明远才道:“是我的不是,不该嘴快告诉她你与君家二爷相熟。”
      倒是实诚,苏禾心道,自己与君二爷相熟的事,福寿居的下人定不会外传,蒋云熙更加不会,只有宁明远,唐二小姐是她的手帕交,又一上来就直截了当的问她,多半就是宁明远说漏了嘴。
      “怕是唐二小姐与熙姐姐要好,不舍得她远嫁,为她担心呢。”苏禾笑道,自动揭过了这一节,宁明远心里很是感激,便同她说起唐家大小姐。
      “她们本是双生花,只是阿娇太过老成,不仅阿倩怕她,我们大家都不敢在她跟前行差踏错呢。”
      苏禾想起她方才目空一切的行事做派,也许比起妹妹,姐姐才是与蒋云熙投缘的那个呢。
      这边说着话,那边有人赞了句,“咱们昱哥儿,一手抓书,一手握匕首,可真是文武全才。”
      众人扬头看去,原来是外院的抓周礼结束了。
      来客们朝着二夫人道恭喜,二夫人嘴里客气着,眼角眉梢却都是喜气。
      气氛渐渐热闹了起来。
      苏禾吃了几筷子菜,抬头就看到楉署轩院墙外飘过的柳絮。
      宴席结束遥遥无期,她已没了耐性,借口要回去更衣,便带了丫鬟出了楉署轩,往湖心亭的方向去。
      四月柳絮纷飞,既是春天的烦恼,又是文人的浪漫。湖心亭的杨柳早已抽了新芽,此时微风吹过,似漫天飞雪,醉人至极。
      苏禾背靠假山,慵懒的斜倚着,抬头望向天空,朦胧中轻轻悠悠的白雪似乎与碧蓝的天空融为了一体。
      一阵风吹过,空气中的白絮打了个转儿,朝下飘落,苏禾甩着手中的帕子,将落在肩头的白絮轻轻拂去。
      柏晴轻声道:“小姐,该回去了。”
      苏禾抬头,就看见了湖心亭对面站着的一众男子,蒋云峥一件紫色长袍,临湖而立,不知他站在那里看了多久,苏禾低了头,绕过幽径下了湖心亭。蒋云峥身后几个高谈阔论的男子得不到他的回应,亦顺着他的眼神看向对面,却只看到了飘飞的柳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