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70 ...
-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坟头上刻的四句话,无风自动,好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各处屋舍亭榭。
飘到文人墨客眼前,他们更在乎诗句本身,不免嗤之以鼻。
“这是什么蠢句?既不工整对仗,也不连贯押韵。加之语意晦涩难明,纯粹是浮华蠢句!”
传在寻常百姓口中,他们盯住了那句“御酒消愁鸩余心”,却敢怒不敢言。
“原来仇悆大人并非病逝!却是被官家赐了毒酒,这才一命呜呼!”
落在同心盟友耳中,他们思忖着头上两句,陷入了深深的忧愤追念之中。
“这秦水入宋,必是指的秦桧这老贼,从金国逃回大宋,又蛊惑圣上,暗害了我们的领袖。
这丽江琼花,显然是说那淮西军中的郦琼,他追溯着刘光世的败坏德行,竟下毒残害忠良!”
握在前线将领手中,他们各怀心计,却是不动声色。
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更在乎尾句提到的“韩门燕”。
不知是谁又旁敲侧击的指摘燕白亦,简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淮西宣抚使张俊,心下十分惶恐气恼。
郦琼现在是他手底下的人,竟涉嫌谋害朝廷忠臣,还牵连了秦桧大人,弄不好自己也会受到株连。
不过这“韩门燕”倒是一剂良药,不仅能借机再参上韩世忠一本,还能为自己挣来个除暴安良的美名。
郦琼作为当事人之一,淮西军中的副统制,这会子正一肚子憋屈怒火,无人诉说。
当年他的顶头上司,三军统帅刘光世,面对金兵威势,竟下令撤军逃跑。
军令如山,将命难违,众位兄弟忍辱负重,退到江后。
后来刘光世受到皇命胁迫,不得不下令回援。
军中士气大振,得以奋勇杀敌,大获全胜。
可如今依然落下个临阵怯敌,不战而逃的骂名。
刘光世作为淮西军统帅,首当其冲,被罢免了官职,手下的兵力也被瓦解瓜分。
军中兄弟丝毫不以为然,没有人愿意替他们的主帅说一句好话。
听说圣上要将淮西军调派到岳飞手下,众将士一片欢欣鼓舞。
这下总算可以跟着岳帅,一雪前耻,大展拳脚了!
然而事到如今,圣上被秦桧和右相大人联名劝谏,竟收回了成命。
把淮西军派到了赫赫有名的“张铁脸”张俊手下。
郦琼一个人在帐中喝着闷酒。
对于民间谣传的生肖派位,他也是知道的。
郦狗王猪,很好。
至少在百姓心中,他郦琼还是排在那王德前面的。
那王德一介武夫,徒有蛮力却不带脑子,本来与他同级共事,已经难以忍受。
可是现在王德却被升任,变成了正统制,骑到了郦琼的头上去。
郦琼强压怒火,对他毕恭毕敬,示弱讨好,没想到竟被王德公然折辱一番。
一众人举着酒杯,被这“王夜叉”的马蹄后尘,扑的灰头土脸,僵在酒席之上。
郦琼当即摔了酒杯,真是狂妄自大,给脸不要脸!
郦琼觉得,淮西监军尚未到任,且容他再嚣张一时。
过阵子,必要好好的在监军面前告他一状,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后来郦琼才发现,新任的监军不过是一个酸腐文人。
整天不理军政,闭门不见,还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郦琼上告。
百般申诉无果,郦琼又听闻民间谣传。
竟把自己说成是秦桧的爪牙,步了刘光世的后尘,暗中戕害忠良之辈。
他登时怒不可遏,越级上告,直接去找张俊评理澄清。
那张铁脸却只是闲闲的说了两句,容后详查,稍安勿躁。
郦琼觉得,张俊分明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听着手底下的兄弟怨声载道,愤愤不平,
看着自己手臂上被张俊强令刻下的刺青,
他不免心生愤恨,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他本一介骁勇战将,天命为何如此不公?
难道一辈子都要背负骂名,对着一帮蠢将弄臣,卑躬屈膝,俯首帖耳?
悲怆的心绪久久的盘桓不去。
郦琼闭上眼睛,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
半晌终于还是披上战甲,走出营帐,去军中巡检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