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53 【番外五:千山云影】 ...
-
镇江云台山,西津渡口。
长江之水滚滚流过,码头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各处漕运粮船、商船、渔船、旅船,以及官家的兵船来往不绝。
千帆驶过,又有新船起航。
码头附近的街市分外热闹,青石板的小路两侧,红楼林立,飞檐凌角。
各种小吃、客栈、工坊、茶楼鳞次栉比,目不暇接,简直看花了旅人渡客的眼。
然而有那么一间铺面却不怎么招人待见,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就见那铺子黑门黑瓦,连门面都黑黢黢的,倒是贴了一副白门联,两边各书四个大字:
“普渡慈航”、“流芳百世”。原来是一家闹市里的棺材铺。
刘老汉佝偻着腰拆下挡板,像往常一样早早的就开张了。
他晃了晃手里的烟袋杆子,皱着眉头吐出一个烟圈。
两三年前,自己这棺材铺的生意那可有多好,置办丧事的人排着队等着领棺材,一眼都望不到头。
自打这韩世忠将军带领八千水军,在黄天荡击溃了十万金兵之后,这长江边上就太平多了。
那金兵似乎再也不敢像往年那样肆意渡江,烧杀抢掠了。
刘老汉想到这里不禁舒展了眉宇,然而片刻之后又眯起眼睛,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打退了金兵确实是好事,只是这死人也跟着变少了。
眼见生意冷清下来,他不免有些眼红周围那些生意兴隆的店铺。
尤其是自己多年前缩减铺面,廉价爿出去的一间破房子,被那买主修葺一番,竟挂上牌匾改成了木匠铺。
当初看那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一时发发善心,就让他们先欠下银钱,租下铺面。
没想到后来那木匠铺生意越做越好,不仅还清了租金,还出钱买下了铺面。
这一间不起眼的木匠铺,渐渐也小有名气,引得十里八村的文人墨客前来惠顾。
更有不少年轻姑娘一大早就堵在门口,等着开门,不过多是来瞧那店家两兄弟的容貌的。
刘老汉磕了磕烟袋锅子,苦笑着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这木匠铺的两个小青年他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确实长得十分清俊,谦恭有礼,讨人喜欢。
只不过却不像那些丫头片子想的那样,体弱多病,不胜衣冠。
除了刚来的时候,那姓杨的小伙子看着有些虚弱。
被他表弟架在肩上,苍白着脸,眉心轻蹙,似乎有些症疾。
可是后来那姓杨的小伙子,也没少跑来帮自己劈柴挑水,着实是身形矫健,神清气爽,哪里也不像个病秧子。
只是听说他们两人经常出门去寻访名医,又似乎真的有十分难解的症候。
每次远行,他们都将木匠铺交给自己打理,收到的银钱也算给自己,这着实是件好事。
刘老汉这些年跟着沾光,也拿了不少木匠铺的银子。
他暗叹当年自己眼光不错,给铺面找了个好买主。
只是最近这两年倒是很少见到那姓杨的小伙子出门了,听他表弟说,竟是病重卧床不起了。
前阵子刘老汉带着一件狼毛外套,去看望那小伙子,却见他无声无息的躺在床上,侧着脸颊,似是睡着了。
走近之后才发现,这小伙子面如白蜡,呼吸清浅,被褥掩在胸口,竟隐隐约约染了几点血迹。
轻唤几声也不见醒转,听他表弟说,已经昏迷多时,连汤药都无法自行下咽了。
刘老汉忍不住有些心酸,多好的一个孩子,这么年纪轻轻的就病入膏肓,看这光景,恐怕时日无多了。
他一面又暗叹,自己今后可能没有机会再代理这木匠铺,收取银钱了。
刘老汉坐了一会,觉得也不便打搅太久,便留下礼物告辞了。
后来那木匠铺从整天开张,缩减到只在每天早晨开两个时辰,却仍然是门庭若市,众人抢破头的往里挤。
对于这点,刘老汉也不惊讶,毕竟那姓杨的小伙子一病不起,手下的作品也就这么多了,再不买就成了绝品。
一天早上,刘老汉躺在藤椅上慢悠悠的晃着,就看见又有一个丫头片子跑到那木匠铺门口。
他不禁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抽了一口烟袋杆子,远远的出声说道:
“小姑娘你可来的晚了!你若是来买东西,那店中的物件已经被掏捡的差不多了;
你若是来看那兄弟二人,可能见不着他哥哥的面了。”
那年轻女子扭过头来,鄙夷的看着老汉,闲闲的开口说道:
“见什么兄弟?这店中不是还有些东西在么?本姑娘只是随意看看,要你多管闲事!”
那老汉一听,顿时苦笑起来,也不再多话。
只心想这丫头片子长得挺俊,说话却有些冲,可是也说不出她究竟哪里有错。
他优哉游哉的吐着烟圈,闭着眼睛继续晒太阳。
只听那木匠铺里似乎发生了一点争执,半晌,那小姑娘得意洋洋的揣着一件东西走了。
后来听那伙计说,这小姑娘出手阔绰,竟花了上百两银子买走了一件木雕。
刘老汉听的艳羡不已,这么多银子,就是把自己的棺材铺和这木匠铺一并买走,都绰绰有余了。
他不禁感慨,现在的小妮子真是花钱如流水;一面又为这姓杨的小伙子惋惜,这有命赚钱,却恐怕没命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