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十二章(3) ...
-
午后斜阳,光线温和透明,照亮了御书房里忙于国家政事的明皓,也温暖着北鍖圣上宇文诺的病躯。
奏折上,密密麻麻的古文繁体小楷让明皓的眼睛异常疲劳和酸涩,她靠在龙椅后背上,摘掉眼镜,稍事闭目休息。御案旁陪伴明皓的小天懂事的过去,双手按压母亲眼睛周边的穴位,心疼的说:“娘累了,歇会吧。”
这个时分,枢密院大臣与六部朝臣已领了旨退了下去,各自回相关府衙,处理部政,坚守其职。
明皓与兵部尚书程鸿叮咛,绍帝重病之事必定已然散播出去,现下只得务必往各地方守将和南方三镇总兵发急文,以上谕形式,告之绍帝陛下龙体无碍,渐已康愈,命令各部将如常守备,不得玩忽,以稳定军心,避免哗变。又命令洛阳九门都统,帝都解除戒严宵禁,百姓生活如旧如常,以安民生。办妥了这些,明皓手不停笔的朱批罗满御案的奏折议事。
明天给娘亲揉着太阳穴,目睹着堆如小山的各类奏折,小声抱怨:“当皇帝真可怕,这么多‘作业’…”
小天的稚气让明皓会心的笑,无论如何她无法理解,那神秘的预言怎会降落在这样一个“心无城府”又“怠惰于学”的女孩儿身上。
她攥过女儿的手,眯起些微涨痛的眼睛,说道:“挑一本你顺眼的奏折,念给娘听听。”
“啊?哦…”见识过娘亲皇帝气质的小天,心中油然而生的惧意,让她勉为其难的在奏折堆里翻找,捡了本薄一些的,打开,拉展,天书似的弓形折页本,“娘,全是繁体字耶,你确定要我读给你听吗?”
明皓躺靠着侧侧身,催促道:“你从小看娘写繁体书法,这些字难不倒你的。”
明小天没了招数,只得定睛字字瞧去,心里惊骂:擦,这些古文居然一个标点符号都木有,念个球啊!
小天撅了嘴,翻着明而亮的双眸,给娘亲投射求饶的眼神。明皓的频道拒绝接受此类信号,“乖,念吧,试试。”
明天搔搔脸颊,硬着头皮,僵硬语气,缺乏自信的胡乱断句,“臣,户部侍郎监理,司卿王则昆,跪,奏,为朔州,并州,二邑修整河道,恭请拨银…什么助,圣躬…摺奏…奏闻仰祈,今,朔并二州县,募,修河水堤道,二督抚上情…”
念了不足百字,小天被这些“外星文”恶心得想吐。她忍无可忍了。“娘,饶了我吧。这是什么和什么啊…”
小天那被强迫到极端无奈的表情,让明皓笑出了泪,搂过小天与自己同坐龙椅上,接过户部奏文,手把手的辅导女儿“功课”。
“开头的户部侍郎监理司卿是户部负责各地方钱粮用度监察的官员,他叫王则昆,跪奏二字是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为朔州、并州二邑修整河道恭请拨银缵助,这句是概括了这篇奏折上书要说明的主要事由,圣躬摺奏闻仰祈是作为臣子恳请皇帝亲自阅读审批的意思,这后面的文字便是此奏折的主要内容了,大概说的是朔州和并州两个县要修整黄河堤坝与河道,但是地方财政资金不足,提请中央户部拨发专款,皇上圣鉴请旨批复谨奏是请皇帝批准的意思,最后便是年月日期了。”
明天听在心里,领略几分,“不就是让中央拨款帮助他们修水利吗?写得这么麻烦。”
明皓赞同的点头,“是很麻烦。但是,在封建王朝,君臣之道必须恪守。”又试着寻问女儿的意见,“天天,如果你是皇帝,你将如何答复户部?”
明小天托起下巴,用心动脑的思考,“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这笔钱应该给。可是,如何做到专款专用…得想个办法。不如让两个州的头儿先给个预算,户部审核预算后,分期拨款,并且派户部可靠的人员专门负责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高效利用在工程上才行。”
小天的精心谋划,无不透射着责任心与智慧,她的大局观念,节俭实效与爱民仁心,颠覆了明皓对女儿的一贯“误解”。
明皓注视着明天,心神游走。她再度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遂增加难度的追问女儿,“天天,帮我想想如何给这本奏折写回复。”
明小天抓抓脑门,从“硬盘词库”里搜了一大圈,没找到合适的语句,惭愧的腼腆摇头。
明皓摊开户部奏折,毛笔沾了朱墨,表情深沉的对女儿要求:“来,看娘怎么写批复。”
小天不理解这是对她的“栽培”,然而,还是耐下心,品着明皓用秀俊的楷书在奏章末尾地白处,写下:“著戶部擬一此工程用度明細條陳 呈上覆議 即刻明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