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九章(1) ...
-
洛阳城内的子夜,并未因刑部大狱的越狱事件而失去本来的平静。
稳坐在书房内的刑部尚书于昭,手上撵着一张木签桶里的纸条,若有所思,那是赶在程明俊逃狱前一刻才到达的鹞鹰密信。大狱统领恭然敬立在他的书桌前。
于昭放下字条,端起茶略抿了口,随意问道:“都放走了?”
那统领弓了背,严肃回禀,“是。按您的意思,属下只假意追赶,做做样子。奸党过承天门时,守备军士也早撤了下来,任他们通行过去了。”
于昭放下盖碗,微微点头,瞟他一眼,“做得好。”
统领百思不解,自家大人为何如此安排,遂谨慎问道:“大人,咱们这般轻易的放走程鸿…属下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于昭起了身,踱着步子,背过手去,颇有意味的奸笑。
“明日早朝,皇帝必会过问程鸿奸党逃狱一事。我自会奏明陛下,程鸿勾结南溟奸细劫狱,奸党人多马快,我等拼死搏击,但不才仍让奸党逃窜。至于城门嘛…便让承天门守备都统说是奸党杀我守军,强行闯关好了。这样也好提醒陛下,南溟朝廷究竟潜入帝都多少奸细!程鸿勾结南溟谋逆乃诛九族之重罪,而南溟世宗欲坏当年两朝盟约,窥伺我大鍖社稷江山之险恶贼心,更是不得不防…”
大狱统领听至此处恰觉醍醐灌顶,不住的赞佩道:“大人高明!如此这般,皇帝必会继续向南方三镇增兵!”
姓于的鄙弃笑笑,“你派人给三镇去口信,将此事告之,让他们主动上道奏求朝廷增兵的折子,好里外配合。”
那统领深领其意,拱手遵命,忽而心中又实在放不下,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诡异白衣剑客,请命道:“不过,那一剑枭首的白衣人…依大人的意思…?”
于昭听罢,顿失笑意,眯起眼睛,目露寒光,说道:
“这事确实怪的很呐。据我所知,如此利器,除了宇文皇室的国君御剑外,再无能胜其左右的。这御剑失踪十数年,皇帝一直不懈寻觅,可至今杳无音信。坊间传闻,此剑乃神物,已随先皇女帝一起遁升飞仙了…不过,市井流传之言必不可信,恐怕此事不可小觑。”
他来回踱步,思来想去,眉头越蹙越紧,命道:“你明天去找鲍远,要他派几个亲信暗卫去南溟钱塘打探一下,如有御剑消息务必立即回禀。另外,你告诉他,多注意南溟魏国公府的动向,我推测这利器若果真为御剑,多半与魏国公府有关。”
接着又不甚放心的嘱咐,“让他派几个生面孔,他自己万不可如上次那般再露面。估计皇帝必会派徐达亲领暗卫前去钱塘或湖州,探访程鸿的下落,趁机逮捕回洛阳。叮嘱鲍远,仔细小心,万万不可暴露了自己的底细!”
大狱统领不时点头了然会意,思下仍有百般迷惑心奇,遂又问道:“属下不明白,这御剑比不得皇帝的国玺、虎符或印信能以此发号施令,为何皇帝和三镇都想获得此剑?”
姓于的看看自己培养多年的亲信,鼻嗤一声,不屑道:“你懂什么?这御剑名为麒麟剑,乃神器,据说此剑之奥秘只有剑主本人才能知晓。宇文氏开国高祖皇帝自得到它后,一举灭亡北方诸强,开创帝业,建立大鍖王朝!临驾崩时,立下祖训要子孙后代国君永不可失此宝剑!可想而知,这神剑必有天大秘密。”
于昭复又坐下,轻叹忆道:“二十年前,我擢升刑部按察司,外放为官,进宫向皇帝谢恩请旨辞行。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目睹先皇风姿,当年她尚是辅政公主。程鸿的郡主夫人只不过是她至密尚宫女官。程明氏怀中捧着的便是麒麟剑,那剑尊贵异常,果然神器,令我至今难忘。”
统领听言,甚解其中利害,哪还敢有半点马虎,立时严正听令道:“属下必会知与鲍远,让他务必寻得此剑献于大人!”
于昭对此番衷心表态甚是满意,摆手招呼他退下休息,又瞥了眼那张密信。罢了,伸手将其置于灯烛火苗之上,付之一炬。
且看,红焰点燃薄纸,那纸上的墨迹小字被火光照得清楚---“魏国公府三爷劫狱”。
洛阳皇宫乾元宫御书房,北鍖绍帝宇文诺同样被麒麟剑再现的消息,惊得言失语塞。
他难以相信,扶着御案站起来,再次质问道:“徐达,你说的可是实情?!”
徐达单膝跪地,圣驾在前,不敢丝毫隐瞒蒙蔽,垂首正色道:“陛下,据微臣探查,劫狱之人中确有一剑客高手,手持异常利剑,一剑横披,竟斩掉数人头颅!”
宇文诺支着身子,缓缓坐回龙椅,倒吸冷气的自语道:“难道真是…皇姐的麒麟剑?!为何这么多年朕寻访不得,偏这个时候出现?”
徐达暗自思考度量,回禀道:“陛下,微臣一直怀疑御剑本就被程鸿藏匿,但凡前朝旧臣皆知,他和夫人与先皇有八拜之交。当年先皇为皇后殉情仙逝,这剑极有可能落入他夫妻之手。只是,微臣无能,这些年明察暗访,一直无法确定。然,此次程鸿被持麒麟剑之高手劫走,足证明麒麟剑就在他手上无疑!”
宇文诺暗想他程鸿是当年皇姐托付之辅政重臣,今下竟做出藏匿御剑,勾结外敌劫狱的勾当,实乃大逆不道之极,直憾皇姐错看了人心!
北鍖君主宇文诺想至此处,怎一个怒字了得,一拳砸上御案,嘭得大响,咬牙切齿的向徐达下旨道:“朕命你明日启程,亲自率领百名暗卫前往钱塘,捉拿谋逆奸臣程鸿归案!程鸿与南溟魏国公素有私交,尔等自当有数!如确是魏国公霍彪包藏我大鍖朝廷重犯,朕必要段旻与朕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