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八、英国来信,民主推荐 ...

  •   “五一”长假一转眼就过去了,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星期一,蒋真颜一大早就来到学校,看了看学校的一周工作安排,对自己一周的工作也做了计划,然后开始了今天的工作。
      十天没进电子邮箱了,蒋真颜打开邮箱,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眼帘——“陈琦”,陈琦是蒋真颜的初中高中同学,两人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葱岁月,加之陈琦的妈妈又和蒋真颜的妈妈是同学,因此,一直以来两人交情很好。高中毕业,蒋真颜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陈琦读了中山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蒋真颜工作了几年再考了研究生,而陈琦直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硕博连读,然后留在了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第二年,正好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她便成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名老师。陈琦的老公刘晗是她读研时的学长,学心理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中央教科所,在他们的儿子三岁的时候去香港、英国访学,两年后就留在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陈琦当时在北京大学过得还不错,待遇也好,不太想出国,但老公吃了称砣铁了心,不想回国了,陈琦如果不出去,家也就散了,无奈之下陈琦去了英国曼彻斯特一家医院,获得了一个终身职位。去了英国后,陈琦会经常给蒋真颜打打电话、发发邮件,一直保持着联系。
      蒋真颜点开陈琦的来信,陈琦在信中写到:
      “My dear Zhenyan,
      来英国快一年了,很想念我的故乡、家人,当然还有你了。渐渐地,我也适应了英国这边的气候、环境,相比之下,这边的工作环境更加单纯,人际关系不像在国内那么复杂,难以处理,大家工作归工作,不会掺杂太多的私人感情,工作之余,没有太多的应酬,因此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也更能沉下心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真颜,我很了解你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会迎合别人,溜须拍马,也不会媚俗,在我看来,英国这边的工作环境可能更适合你。现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欧洲各国开始刮起了“中国风”,掀起了“汉语热”,你又是学中文的,来这边真是可以大展一番拳脚。来吧,我亲爱的真颜!
      上次你来信问到英国这边的基础教育有什么特点。我没有全面地去了解,但是透过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可略知一二,也算是“以一斑窥全豹”吧!我儿子在国内上了一年级,现在在这儿上小学二年级,再过两个月,他就要上三年级了。每天早上九点钟上课,下午四点钟放学,放学后,学校和社区都安排了一些兴趣活动班让孩子参加,不过和国内不一样,都是免费的。他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国内也不太一样,比较注重生存技能方面的课程教学,比如游泳、烹调、野外求生、安全技能、植物栽培等等。课堂教学方式也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比如上历史课,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老师不是拿着课本上课,一节一节的讲述,而是找来一些关于“二战”时期的剧本、资料,给孩子们排练话剧,一个学期下来,话剧排练好了,孩子们对于“二战”的历史也大致了解了,这种教学方式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学到的知识可以做到终身难忘,和国内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吧!还有上植物课,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就发给每个孩子一些种子,然后带着孩子们到学校的植物园去播种,接下来的每一堂植物课,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去植物园观察自己种的植物的成长情况,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种植的植物经历了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植物成熟了,他们一学期的植物课也就结束了,孩子们对于植物的成长过程了然于心了,老师根本也就不用安排什么考试了。怎么样,大跌眼镜吧!我儿子非常习惯和喜欢这里的学习、生活,我妈妈有时开玩笑说:“宝贝,你爸妈要上班,跟外婆去中国上学吧!”我儿子说:“打死也不去!在中国读书太无聊了!”所以,国内的基础教育真是应当遵从孩子的天性进行改革创新了。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也准备睡觉了,以后再聊。
      Yours,ChenQi.
      May 1st
      读了陈琦的来信,蒋真颜的心里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可以说,陈琦和她的老公对蒋真颜人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1997年,陈琦结婚的时候,蒋真颜去北京参加他们的婚礼,与陈琦的老公刘晗有过几次深谈。因为在天子脚下工作了几年,刘晗眼界非常开阔,看问题也很透彻,对中国教育的弊端深恶痛绝,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乱象进行了入木三分得分析和批判。蒋真颜对刘晗的许多看法是相当的认同。当时,蒋真颜和老公已经有了女儿庄锶艺,但夫妻两地分居,老公想把蒋真颜调到东海市的中学来做一名老师。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想办点事就必须要求人,求人就必须送礼,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义之邦,当时老公的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很需要资金,可是为了蒋真颜的工作调动,他准备了一笔钱,作为她调动的活动资金。闲聊中,蒋真颜和陈琦夫妇谈到这件事。当时,刘晗的一番建议非常中肯:“真颜,依我看,你花钱去找关系求人帮忙调动工作,也许钱花了事情还办不成,求人不如求己,还不如考研究生,今后几年各地对于研究生的需求还很大,研究生还属于卖方市场,到时你研究生毕业时凭自己的本事作为人才直接进入东海的高校当老师,层次会更高。”听了刘晗的这番话,蒋真颜如醍醐灌顶,突然顿悟,是啊,求人不如求己,提高自己的学识层次,有真才实学比什么都强!
      从北京回来,蒋真颜就着手准备研究生考试,因为大学几年蒋真颜是认认真真地读了几年书,专业扎实,英语已经过了六级,所以,一年以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距离东海市一百多公里的南方大学中文系,蒋真颜和老公虽然还是两地分居,但距离近,成了周末夫妻,每个周末都能团聚。研究生毕业后,正如刘晗所言,蒋真颜作为人才引进进入了东海学院。一家人终于彻底地团聚了。
      蒋真颜常常想:刘晗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要留在英国,一定有他的道理。刘晗出生在农村,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刘晗一路走来,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读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可是工作后,踏入了社会,进入了旱涝保收吃皇粮的单位,不像在学校学习,你努力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取得好成绩,中国社会有太多的说不清楚的事,在阻碍你的发展,掣肘你的前进,经历了许多的无奈后,刘晗最后痛下决心,背井离乡,远离亲人,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更何况,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英国,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能得到保障,不用为生计去奔波,为生存而担忧,所以可以自由发展,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较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近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发源地。英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一大批较好的高等学府,这些对于从事高等教育的刘晗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刘晗毅然决然地要离开祖国、离开亲人,从以前与刘晗的谈话中蒋真颜就隐隐约约感觉到了。
      蒋真颜给陈琦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信写得比较简单,在信中她告诉陈琦,自己有一个深爱的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孩子,生活非常幸福,虽然工作环境不尽人意,但还是不想离开中国,离开自己的亲人,去遥远的英国发展事业,因此谢谢她的关心。
      写完信,蒋真颜立刻投入工作。
      办公室的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来上班了,按照惯例,他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三个人凑到一起,坐在茶几周围,在水声茶香中又聊起天来。蒋真颜整理着文件资料,只听见王坝义愤填膺地说:“庸主任原本可以顺顺利利地坐上校长助理的位置,谁料想半路杀出来一个‘李咬金’!”“是啊,庸肃主任真是年轻有为,不提拔他又提拔谁呢!”人前像人、人后是鬼的马屁精马伟立刻随声附和。这王坝也是东海学院专科时期的留校生,学体育的,专业不怎么样,可是却具备了学体育的弱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然而因为家里有关系,又舍得花钱,他父亲撒下一百千大钞后让儿子留校了。原本在学校保卫处,人很讲哥们义气,毕业留校后和庸肃成了邻居,他老婆和庸肃的关系更是不同寻常,庸肃扶正了之后,在王坝老婆的恳求之下,就把王坝调到学校办公室,所以在学校,在办公室,他是庸肃的死党和亲信,一切唯庸肃的马首是瞻,以庸肃的利益为上,庸肃对他也是信任有加,事事罩着他。从他们一唱一和的交谈中,蒋真颜大概知道些端倪。原来‘五一’前一天,学校党委会研究了干部工作,省里要求学校推荐一个校长助理人选,贾荏校长早就属意于庸肃了,他也在事先就和其他两位关系很好的校领导陈副校长、纪委书记赖芜沟通过了,他们都表示会极力支持庸肃。可是在党委决策会上,李书记提出要在全校范围内的正处级领导干部中通过民主推荐产生,这一下可打乱了贾荏的如意算盘,贾荏在东海学院可是元老级别的领导,专科时期就做校长,学校升本后照例做了校长,本以为前任书记退休后,他可以坐上学校党委书记这第一把交椅,谁料想,省里将李言韬空降下来,贾荏校长为此就已经窝了一肚子的火,再加上李书记来了一年后,在学校的很多事务上与贾荏校长的理念不一样,贾荏校长对李书记就更加不满了。这次本以为可以稳稳当当地让他的干儿子庸肃做校长助理,可是,李书记提出的方案得到了王鲁生副校长、周副书记的支持,七位校领导,三位支持庸肃为校长助理的推荐人选,三位主张民主推荐产生,还有一位林副校长保持中立,不置可否,最后李书记拍板民主推荐产生。据说当时李书记做出决议时,贾荏校长气的脸都青了。
      难怪学校的工作安排上今天下午三点在学术报告厅有一个全校工作会议,蒋真颜估计就是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投票,民主推荐产生校长助理人选。果不其然,下午三点差五分,蒋真颜来到学校的学术报告厅,报告厅里已经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主席台上,李书记和另外几个校领导已经就座,但是没有看见贾荏校长。蒋真颜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比较靠后的角落的座位坐下,过了一会儿,才看到贾荏校长满脸严肃地走了进来,坐到了主席台上。
      三点整,会议准时开始。李言韬书记慷慨激昂地分析了学校的现状和问题,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特别强调人才是学校的强校之本,选拔品德高尚、有能力、业务水平高、深谙高等教育规律的领导干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最后,李书记义正言辞地说:“老师们,同志们,重塑大学精神,弘扬真理,建立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是在座的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学校、个人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请大家好好把握自己手中的神圣的一票,为学校选拔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话音刚落,学术报告厅里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啊,作为大学校园这个圣洁领域中的一员,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绝大多数战斗在一线的广大教师心中还是有良知的,大家对于学校里长期以来四处弥漫的歪风邪气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早已打心眼里痛恨不已,只是大家平时忙于上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往往是上了课就离开了学校,力量比较分散,个人的力量与那股强大的歪风邪气比较而言太微不足道,所以大家都在默默地等候一个时机,来扭转学校的歪风邪气。终于,这个时机终于来临了!大家能不欢欣鼓舞吗?
      接下来是无记名投票,组织部组织了一批学生进行发票、收票、唱票、记票,和以往不一样,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效率很高,大家也都耐心地等候结果出来。十分钟后,结果出来了,中文系的王梅主任当选为校长助理,终究是不负众望。是啊,大家有目共睹,咱们不说王梅主任个人的德与才,单说中文系这几年在王梅主任的领导之下,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以及取得的成绩,在全校都是遥遥领先的。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许在一个小范围里由于某些别有用心的领导的操纵,加上一帮趋炎附势、不辨是非、投其所好的手下,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所欲为,但是在广大的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和真理的潮流中,他们终将会露出小丑的嘴脸,被历史的舞台所抛弃。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蒋真颜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也打心眼里为王梅主任感到高兴,为李书记的举措而喝彩。在这里,她看到了学校的希望、大学的精神。
      蒋真颜往主席台上看了看,李书记笑容满面,大概他也很满意这个结果,再看看贾荏校长,面无表情,现在的贾荏校长肯定是强压住内心的怒火,不让自己发作吧!蒋真颜不禁这么想。会议结束了,蒋真颜再把目光投向走出学术报告厅的人群,搜寻庸肃主任的身影,终于,在王坝的身边,蒋真颜看到了庸肃,脸像刷了水泥一样死灰白。
      校长助理的美梦泡汤了,庸肃心里非常郁闷,本以为能像以前那样,由科级到副处再到正处,只要有贾荏校长的鼎力支持,一定会一路绿灯,坐上校长助理的宝座也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李言韬的到来,却让他的美梦变成了噩梦,甚至变成了一个大笑话,因为去年他就在酝酿这件事了,贾荏校长也放出风来一定要推荐他做校长助理,许多和他关系好的朋友也早已经提前祝贺他了,最终的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让他恼怒不已,对李言韬更是恨得牙痒痒的。第二天,蒋真颜因为一份会议纪要的事去找庸肃,来到庸肃办公室的门前,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庸肃那沉闷的声音:“我呀,现在就不写小字,专写大字!”蒋真颜知道,大字是指毛笔字,庸肃没有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就喜欢写写毛笔字,不过,字写得也不怎么样,和他人一样,小家子气,不够豁达,但他自己感觉非常好,特别是办公室的几个马屁精再把他吹上天,他就更飘飘然了。蒋真颜推开庸肃办公室的门,里面烟雾弥漫,烟气熏人,庸肃和王坝等几个哥们正在抽烟、喝茶、聊天,庸肃的旁边放着一盒软中华,只见庸肃眯着眼睛,紧蹙着眉头,正在吞着云吐着雾,蒋真颜对庸肃说:“庸主任,李书记主持的科学发展观学□□结会的会议纪要昨天已经发给你了,麻烦你看看有没有问题!”“行吧,我知道了,有时间我会去看的。”庸肃不耐烦地说。
      蒋真颜离开了庸肃的办公室,正好碰到外事办的主任刘明哲,刘主任微笑着、谦恭地对蒋真颜说:“真颜老师,要不要到我办公室去喝茶?”“不客气,刘主任,我还有事,改天吧!”蒋真颜笑着说。也许是因为在校办,常跟校领导打交道,所以学校其他部门、系所的人对办公室的人非常客气。可是蒋真颜总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感觉,就像在封建王朝,大臣们看见皇帝身边的太监、公公一样,大家对你客气,是希望你适当的时候能在领导面前替他美言几句,至少不要在领导面前说他的不是,真心对你客气的又有几个,很多是表面现象而已。曾经就有某个部门领导亲口请求蒋真颜说:“真颜老师,还要请你在领导面前多帮我美言几句啊!”蒋真颜顿时无语,她既能理解,又不能理解,能理解的是大家都想有人帮助说好话,在领导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不能理解的是,为了在领导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作为一个部门领导,何以卑躬屈膝到这种地步?
      在中国,也许什么人才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你“当官”当得好不好,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全凭领导的印象,所以很多人做人做得毫无尊严,失去了本真,心灵麻木而不自觉,生命中只有无原则地讨好领导以求得自己的利益。蒋真颜一边干着行政,一边觉得很无奈、悲哀,虽然自己能清心寡欲,活出尊严,但是周围充斥着许多纠结于蝇头小利、对人对事毫无原则和道德底线的人,使得她如同深陷淤泥之中,行走格外艰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