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螳螂捕蝉(五) ...


  •   梅长苏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刚刚他贸然上台,实实是见竹惜与誉王久久不来,才出的下策,只想着能拖延一刻便是一刻,心里对结局,也着实没有成算。
      “战英,派人将杨将军迎进来吧。”
      “是!”
      眼见着穆王府的人团团将演武台围住,料想自己暂时离开片刻,也定不会出什么大事,列战英便利索地向靖王和穆青行了个军礼,抬脚准备离去。
      “恩......敢问殿下,”列战英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顿下身形,想靖王问道。
      “杨将军的亲兵,是留在周围,还是直接带进演武场外。”
      听着列战英声如洪钟地问话,梅长苏暗暗笑了一向。不错不错,这战英真的是个可塑之才,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愣头青,变成一个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替自己的主君向对手下一个下马威的合格辅臣了。
      “靖王殿下,”滇阳侯使者有些献媚地说道,“按我大梁律例,外臣不得擅闯演武场。不过看着今天的情形,杨集将军带一队亲兵进入,别人还是手说不出什么闲话的。”
      也许是因为梅长苏明确透露出了誉王全力支持萧景琰的消息,亦或者是滇阳侯使者知道自己两头买好的事早晚会被誉王发现,才赶紧在靖王跟前买个好,或者到时可以给自己求个情,留条退路。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的这番话说得到是及时又合适,既免了靖王日后因触犯军规而惹来麻烦,却又因势变通,不至于让杨集的震慑力减弱。
      “多谢提醒。”萧景琰淡淡地向那使者表示谢意。毕竟滇阳侯是做那种伤天害理的生意,就算是此刻迫于情势要与他联手,萧景琰也无法做到笑脸相迎。
      “就按使者说的办吧。”
      列战英飞驰而去,而演武场中,又陷入了令人压抑的沉默。各军侯中,穆王府早就明确表示支持萧景琰,而原本最为叫嚣的滇阳侯,此刻也是低眉顺眼,甚至开始为靖王出谋划策,剩下的几个,早已是根本成不了气候。眼见着,杨集到来,徐安谟也是强撑不来,只希望他能拼死闹上一闹,纵然实力绝对不及靖王、穆王府还有纪城军的联手,也希望梁帝能够为了息事宁人,将此次改革作罢。
      “诸位将军,各位军侯,还有各尚书、侍郎大人,”梅长苏又岂能看不穿台下诸人的小心思,鄙视之余,此刻也明白,能安抚就绝不得罪的道理。
      “诸位大人,苏某本是一介白衣,可念在誉王殿下不嫌粗陋,几顾草庐。苏某得以徘徊庙堂至今,也真的有几句发自肺腑的话,不吐不快。”
      梅长苏抖了抖衣袖,向台边跨了几步,挺直了腰杆,抬起下巴,点漆一样的眸子中,骤然间,放射出摄人心魄的光芒。
      “诸位大人,苏某不想说什么大义凛然的话,只想请你们想想涉及自身的问题。兵部,你们有多久不能按时下发兵器,不能准确报兵丁数量?每一次陛下要查兵,你们是不是都提心吊胆?盐铁司,军马司,各军侯大人,你们难道就不受制于人?难道每一天过得就非常舒服,就问心无愧吗?每一次打了败仗,回去面对家乡父老失望的眼神,你们不也是灰溜溜地耸头搭肩,如过街老鼠一般?同样是马革裹尸,同样是生死未卜,那为何不能痛痛快快地打胜仗,昂首挺胸,受世人敬仰?你们就真的甘愿,守着祖宗,或者曾经年轻时打下来的一亩三分地,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点一点被腐败的蛀虫所侵蚀吗!”
      秋风吹起了满地的黄沙,梅长苏一袭白衣,迎风而立,衣袖袍带猎猎作响。明明还是那般清瘦,明明还是那般孱弱,可不知为何,萧景琰,包括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青年人,身体里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和力量,那力量,可以让千军万马,予以最忠实的臣服。
      他......萧景琰皱了皱眉,怎么和小殊的感觉,那么像!
      “......各位都是血气方刚的铮铮男儿,我就不相信,你们就真的愿意这样萎靡不振!想想年少时,手握宝剑宝刀,是否也立下过建功立业的壮志!虽不奢求名垂青史,却也想用荣耀书写生命......大梁的将士们,”梅长苏忽然振臂高呼,也将对话的矛头指向了军中更为基础,数量却也更加庞大的普通军士。
      “你们当初是为了什么参军?为了什么远离家人父老?说穿了,是为了功名!为了富禄!这没有什么可羞愧的,这本是人之常情,天道之大伦,也是你们内心所想!如今,靖王殿下可以助你们一力实现你们心中所愿!你们为何还要反对他!”
      “这.......” 梅长苏的几句话,如一条青蛇钻入死气沉沉的泥沼,霎时间,隐隐的骚动从四面八方,悄然而起。
      “梅长苏......你......”
      军士之心,一旦凝聚在一起,是一股强大而不可逆转的力量。梅长苏的一番话,动摇了那些本自年轻,渴望建功而被老一辈压制的年轻军侯的意愿,也触动了最最底层,却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军士极尽湮灭的热情。
      一个中年军侯上前一步,想要斥责梅长苏妖言惑众,笼住军心,可是回首望去,那些常年如木胎泥偶一般麻木的军士脸上,竟散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诸位将士,我萧景琰在此立誓。”忽然,一直沉默的靖王握住腰间佩剑,上前一步,凌风立在观武台正中央。常年沙场征战,较之梅长苏,萧景琰更有一分沉稳而有力的气场。
      “我不敢保证将来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封侯拜将,可是我敢说这样一句话,你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换取相应的功劳;你们在前方杀敌,便是我大梁的英雄,整个大梁都是你们□□而有力的大后方,决不再让你们为了打仗以外的事而焚心忧虑。你们的军饷,我会按时发,你们的功劳,我会准确上报,你们的奖赏,可以荫及子孙家人。或者有一天,你们便可站到跟我同样,甚至比我更高的位置上。从今天开始,你们的能力与努力,将得到称心的回报!”
      萧景琰宛若天际运筹帷幄的战神天王,不光光有武力,有的更多的是,临危不惧的大气,悲悯苍生的慈悲。刚刚这一番话,虽然语调平缓,声线平和,却比刚刚梅长苏的慷慨陈词更能获得军士的信任。
      “靖王说的好!本将愿意倾一军之力,支持靖王殿下。”刚刚好,杨集领着一队亲兵,跟着列战英入场。与在场大多数的军阵相比,纪城军肃杀有力,军貌十分整齐。
      “本王也愿意,全力支持景琰的改革。”
      演武场另一端,誉王骑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丰神俊朗,一脸的志得意满,与身边,面色灰白的徐安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