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素隐行怪 ...
-
『释义』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释』
孔子说,隐蔽素朴的本性却行迹怪异,后世虽然有著述的,而我不会那样去做。君子遵循中道而行,半路废止而不再做的,我不可能这样放弃。君子依循中道克己,隐遁一世而无人知晓,也绝没有悔恨,只有圣人可以做到。君子守持的中道广大而精微。天下男女凡有蒙昧的,可以施教知晓,达至最极处,即便是圣人也是有所不知道的。天下男女凡有不达知的,也可以行做的,达至最极处,即便是圣人也是有所做不到的。天地广博所以厚载万物,人尚有遗恨抱憾,因此君子往大处说,至大无外,天下没有可承载的;往小处说,至小无内,天下没有可剖析的。诗经大雅.旱麓说鸷鸟翱翔至天,游鱼跃水于深渊。是说天地万物,在上在下都是可以通察明彻的。君子的中道,始于凡众男女之初,达到最极处,便是通明天地万物。
『注』
素者,博雅曰:「本也。」
隐者,说文曰:「蔽也。」
行者,玉篇曰:「迹也。」
怪者,说文曰:「异也。」
述者,广韻曰:「著述也。」
吾者,说文曰:「我自称也。」
弗者,韻会曰:「不也。」
途者,玉篇曰:「路也。」
废者,尔雅.释诂曰:「止也。」
已者,广韻曰:「弃也。」
遁者,广韻曰:「隐也。」
见者,说文曰:「视也。」
悔者,说文曰:「恨也。」
费者,广大也。
隐者,尔雅.释诂曰:「微也。」
夫妇者,男女也。
及者,达也。广韻曰:「至也。」
至者,极也。
犹者,广韻曰:「尚也。」
憾者,正韻曰:「恨也。」
莫者,韻会曰:「不可也。」
载者,承也。
破者,会韻曰:「剖也。」
鸢者,说文曰: 「鸷鸟也。」
戾者,至也。
察者,明也,通也。
造者,正韻曰:「始也。」
端者,篇海曰:「首也。」
『解』
何谓素隐行怪?不求诸己反求诸人。汉书.艺文志曰:「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此之谓也。
何为素隐行怪?沽名钓誉也。何谓半途而废?有善始无善终。诗经.大雅.荡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子曰「吾弗能已矣」,华严经曰:「不忘初心,方得终始。」
何谓圣者?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曰:「所为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
何谓遁也?易.遁卦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六二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何谓不悔?君子不知而不愠,故而不悔也。何谓君子之道费而隐也?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此之谓也。
何谓与知焉?知之也。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何谓能行焉?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何谓大者,庄子.天地篇曰:「不同同之之谓大。」不同者谓之万物也,同之者谓之同覆同载也。
何谓大小者也,庄子.杂篇.天下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何谓察乎天地?通于天地者也。庄子.外篇.天地曰:「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