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节 ...
-
且说老族长招来村上青壮三十余人,分头将彩礼备下,银子就带银票前往。次日清早众人将彩礼绑上担架或装上车,吃罢早饭,由媒娘带领上路,奔赴各方去了。
却说去公安县的一路人马,进到县城巳是天色不早,媒娘早派人前往王家府上通报; 松滋县郑大员外的订亲、报期彩礼己经送来,请老爷速速安排迎接。
王老爷接到禀报后,忙作了安排。全府上下忙个不停; 此时已近傍晩, 一是张灯结彩,二是燃放鞭炮, 三是置办酒宴等, 来宾将彩礼抬进府上。
一会儿, 只见帐房先生高声宣唱! 松滋县郑大员外订亲及报期彩礼如下:肥猪一头、肥羊一只、陈年老酒二十八坛,各色彩缎二十八匹,银票十万两。
此时, 媒娘忙向王老爷道贺:“恭喜老爷, 贺喜老爷!这门亲事已经定下,大婚之期就定在阳春三月二十五,二十六。大期是取春华秋实、五六吉祥之意。”
王老爷听了也说:“媒娘辛苦了!既然男家已经定下大婚之期,只是小女马上就要离开父母,心里委实难以割舍呢。”说完两眼热泪满盈。
老夫人贾氏在傍相劝:“虽说时间有点过急,心里一下难以接受,但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人,难舍之情总是难免的。老爷你就不要难过了。”
是呀老爷!“老夫人说得很对,”媒娘也在一旁相劝。老爷这时才回过神来,忙吩咐家人摆下宴席,请来宾入席饮酒。酒饭后, 天色已经很晚,又才安排来宾歇下。
且说贾氏;见到彩礼已抬进王府,知悉女儿与郑大员外的婚事已然定下, 心里的喜悦早就按耐不住了。晩上,忙与老伴王心科欣喜的说:“你应该为我们的女儿高兴才是,你想呀!他郑清平上无父母,下无兄妹,就他孤身一人,他又有偌大一个家产......五佰万两呀! 我们的女儿嫁过去,这家产不就归她一人掌管了吗?那可是八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呀!这都是女儿的造化啰!”
王心科听了也觉得老伴说的在理,俄顷说到:“只是他巳后恐怕还要纳妾?”贾氏又说:“他即使纳妾,我们的女儿也是正室呀!”老爷这才认为夫人想的周到,说的有理。口里忙说:“对!是正房,我女儿是正房。”
次日傍晚,三路人马先后回到郑家庄园,向员外和老族长汇报:我们分别将聘礼送到女方府上,各地老爷都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问了庄园落成、新姑爷安好?后又听说大婚之期巳定,虽觉时间紧迫。但他们都认为:既然大婚已定,时间也还来得急,为了女儿的终生大事, 那就抓紧操办去吧。
郑清平与老族长听了都很高兴。老族长说:“你们都辛苦了,今晚就回家歇着,明日再听差遣,”众人散去。
此时郑清平向老族长提出一事,庄园里急需聘请佣人,如账房先生、大小管家、伙房厨子、看庄门丁、车马夫、轿夫、花园园丁、勤杂人等,还要招一批丫环使女,总共只怕不下二三十人呢,请老族长为我酌定。
老族长听了说:“这事真要办了。我建议;首先在族人中挑选,能写会算的也还有几人,如不够数,再向外招聘。”
清平听了也很赞成。于是族人聚拢,由老族长一一点名入取。仅花了一天时间,就将佣人配齐。
老族长发话:“你们大多数都是郑家族人,你们的东家是族中先祖,也是我郑家恩人。这不,上年我们各家都得到了他的分赏吗?各户都有几佰两,有高达一干六百两的。从今日起,对老祖宗都改称“员外”或“老爷!”你们都要记着。”
老族长又说:“这次你们被选入用,一定要各司其职,认真做好份内之事。从帐房先生,大小管家到园丁丫环等,一是要忠于主人,认真为员外办差。二是不准勾心斗角、营私舞弊。三是不准偷窃庄上财物据为己有。若是坏了规矩,老祖宗可随时开掉你们,我也不会放过你。”众人听了都道:“我们谨遵老族长教诲,一定为员外办好差, 一切为老爷效命。”
这时郑清平也讲:“老族长的好意规劝,我们大家都听见了,就照老人家说的去做。只要你们认真做到了,我也不会为难你们。目前,大婚之期临近,三处新房布置,家具购制在即,就请你们抓紧办理。”于是众人领命去办。
时间一晃大婚期至,各地媒娘先后到来。她们走进庄园,经门楼进到大厅,又经中堂、后堂来到内宅小院。这小院共有五栋楼房!一栋主楼,四栋小楼。主楼是员外卧室和接待贵宾的场所。四栋小楼除一栋是丫环们居住外,其余三栋均布置成新郎洞房。整座小院也是名木种植,花草溢香。媒娘们观赏完毕,个个赞叹不已!都说:“庄园宏大气派,层次分明,有大户风范。”
郑员外请来老族长与媒娘们磋商,大婚聘礼的派定,迎亲仪仗人员安排。经过商定,因澧州、公安两地路途遥远,聘礼和迎亲仪仗都提前一天出发。并约定:大婚当日天黑之前,三处新娘都要娶进,风雨无阻,不得有误。媒娘们也都一致赞同。
员外郑清平一日迎娶三房娇妻,这一消息很快便传遍十里八乡。时值阳春三月,田野农夫春耕播种正一派繁忙。
是日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原野上鸟语花香,满目清翠景色宜人。迎亲仪仗清早起程,从各地朝着郑家庄赶来。乐工们一路吹打,轿夫们不停的吆喝着吉祥号子,加上小姐们五彩精美的嫁妆延绵里许,真是好一派喜气洋洋。
农夫们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四面八方涌来观赏这“三妻临门”的喜庆婚礼。这日傍晚,有松滋县老城里迎娶梅庆芳小姐的一路先期到来。庄上司仪人员按地方乡俗将梅庆芳小姐迎进大厅暂且安顿,等候三路新娘到齐后一并举行婚典。
少顷,澧州城的汪长芳小姐一路,公安县的王传芳小姐一路,几乎同时抵达。这下便形成了喜庆高潮。舞狮、舞龙是舞得满地打滚,鞭炮烟花响彻长空。孩子们围着花骄讨要喜糖,司仪倌将二位新娘迎进大厅。
此时已夜幕降临,只见大厅华灯早上,照得满堂生辉。新郎与新娘的大婚典礼是在中堂举行。司仪倌领着新郎及三位新娘举行三拜大礼,这一拜天地已毕,二拜高堂怎么进行?新郎本是郑氏家族上八代祖宗,他父母早已过世,哪还有高堂见在!就只能进行夫妻对拜了。
这夫与妻对拜,他郑清平一人要进行三次。这也是人们要看的精采之处吧!这时人们哄堂大笑,嚷着: 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大婚三日无长幼、尊卑,这是普天闹洞房的一种习俗,人们可适度的对新郎新娘进行刁难或游戏,以示同喜同贺!
礼仪已毕, 司仪倌喊话: 新郎、新娘入洞房!三位新娘随新郎款款走过后堂,来到内宅小院,进入她们各自的小楼花烛洞房。这时,人们也都跟着涌来。他们是想看新娘子长得怎样漂亮?只见新郎郑清平挨个儿将新娘盖头挑起,人们都惊讶的发出叫声:呀!真漂亮,呀!真好看,呀!真美丽。三位新娘子果然如花似玉,美若天仙。
她们身穿大红锦缎绣袍,满头配饰珠光宝气。两道柳眉下,珍珠般发亮的大眼,在水汪汪的眼眶里滴溜转动,樱桃似小囗显露出皓齿红唇。她们稚嫩的脸蛋上胭粉相宜,散发出胰脂的芬芳,沁人心脾。有老妇人还弯下腰去挑起新娘的裙裤;口里惊讶道:呀!真的只有三寸小脚。新娘们三寸金莲,扭动腰肢飘然而行,有如嫦娥奔月,仙女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