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第三十四章 ...

  •   第三十四章

      演兵第二日。
      双方仍旧没有交战,时候已经是午后,刘衍胡乱地吃了几口饭,兴致勃勃地在地图前看着。这张图上已经标出了敌军的驻地,大雾今日还是未散,李相弼趁机将主力隐藏进一处雾气最盛的山谷。进出山谷的路有多条,谷底开阔,李相弼是算准了这里不利于刘衍决战。
      刘衍满意地盯着地图,他已经知道了李相弼的主力在哪,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进攻李相弼,只单单想打赢的话,办法有许多。他现在没有出兵,无非是想要计算一个胜面更大的时机。他现在正在一条大河边上扎营,还有一小队人马在北高峰做疑兵,李相弼的人马都没打过仗,斥候根本没有经验,自然比不上刘衍军中的斥候身经百战。刘衍为了能把李相弼的人马动向摸透,在这一带山林里远远近近撒出去了许多斥候,地图上也将每队斥候活动侦查的大致范围标记了出来,他们的消息定时便会传回来。
      刘衍看一遍地图,想起来现在计算时间该是丁乙队回报的时候了,可还未见人回来。
      “该不会被李相弼逮着了吧?”刘衍问道,仔细地估摸着丁乙队最后去的那块地方,那里几乎是这块地图上最远的地方了,已经靠近北边的官道了。
      “不能。”褚培良无所谓地说,“李相弼能想到把战场移到那去么?斥候遇到什么变故一时耽搁了是常有的事。“
      “李相弼不会想到去那,斥候还能遇到什么变故?你这话前后就矛盾。”刘衍不乐意地说道。
      褚培良无话可说,白瞪着眼看着刘衍。
      “问你也没有用。”刘衍啐了一口,“没打过仗的就是嫩。”
      “哟呵,敢情你是老将?”褚培良立刻说道。
      刘衍不理他,向着帐篷外头喊道,“元骐!元骐!”
      “怎么了?”褚培良挪了把交椅,靠火坐着,“至于急头白脸么?是吧小元韶?”
      那半大孩子不理他,正在努力看着地图,他的这些课才刚刚开始上,正赶上了这样演兵的机会,几天之间他就吸收消化了不少兵书上语焉不详的部分。
      刘衍瞪了处培良一眼,帐篷外一个人急走进来,正是比他大上了三岁的外甥元骐。
      “殿下唤我何事?”元骐进帐来说道,口齿利落简明,整个人也英气勃勃,与都中大家饮酒作乐时的贵公子模样已全然不同。
      元韶立刻转过头来很有兴趣地看着他,对他这样十三岁就上过战场的元氏英杰很是崇拜。
      “丁乙队还未回来。”刘衍说道,“我算着他们在将近一个时辰之前就该回来了,但现在还没有消息。据你来看,应该是什么原因?”
      “兴许是出了什么意外,路不好走,受了伤拖累的脚程。”褚培良立刻出了个猜测。
      元骐的目光转向了地图,“我们用的斥候都是军中老手,三人一组断无意外可言。”
      “哦。”褚培良吃了个瘪,缩了回去。
      “如果是遭遇了李相弼的人,我想他们三人也不会一起被逮住,他们本就不是完全在一起的,斥候有斥候的道。”元骐说道,“再退一步,即便真的出了被人逮住的事,他们也不会不想任何办法示警。丁乙队与戊甲队相隔的距离还没有达到哨箭听不到的程度,三个老斥候,在一声未发的情况下全被制住,这是不可能的。何况眼下并非真正的战场,李相弼的人也不能真的出手杀人,他们这些老兵油子,不可能那么守规矩见了李相弼的人就放下武器的。“
      “这就有点奇怪了。”刘衍琢磨着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越想越觉得不安。”
      “刘衍。”元骐唤了他的名字,“战场上主将若是觉得不安,就一定不是小事。”
      刘衍看了看他,心稍微定了下来。“派一支精锐百人队去查看丁乙队出了什么事。”
      “是。”元骐领命而出,不多时便已安排停当,重又进了帐篷,见刘衍还在看着地图,想了想问道,“殿下是否可以肯定这附近的驻军只有咱们?”
      刘衍吃了一惊,“北山驻军一向不到两万人,为了演兵前几天特意换防了,现在一万主力就在咱们和李相弼军中,此外大约还有三千原驻军驻防哨卡和观察演兵动向。我姐夫节制的禁军大约有六千人,都在行宫附近。”
      元骐略微思索了一下,“那就好。”
      “不会有人胆敢趁机发动叛乱的。”刘衍肯定地说,“这里距离京城不过一天的行程,京城左近驻军百万虽是虚数,几十万兵总是有的。”
      “是。”元骐也松了口气,“是这样。”
      可刘衍的神色却没有放松,方才舒服满意的念头再也不复存在,他转回头去不由自主又瞥了一眼地图,这次看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丁乙队的区域。他心中的狐疑越来越大,“他们会不会不是在山林中遇到了什么,而是在这更外的官道上,遇到了什么。你们看丁乙队的这片区域,本该是最无事的,因着我们的斥候人数够多,才会派人到这里来,否则的话这几处山梁根本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不派人过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外头的官道?”褚培良十足厌恶地瞪了一眼地图,“可千万别,千万别节外生枝。”
      “你们是什么意思?”元韶好奇地问道,他有点跟不上。
      “什么事都没有,小元韶。”褚培良厌恶地说道,“不可能有灾民暴动,也不可能有州县叛乱!”
      元骐什么都没有说,神色还算平静,却隐隐有了些准备迎接更重负担的意思,沉默更像是在续势。
      刘衍在帐篷里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想去外头透透气,谁知就在他刚走了两步就听见外头的战马重重地踏着蹄子。
      几个人脸色同时一变,褚培良和元韶都站了起来,刘衍掀开帐篷向外走去,他们几人都跟了出去。
      营地里有人惊呼,但却不像有人袭营的气氛,除此以外刘衍还听到一个古怪的声音,一时间他寻不到源头,只大吼了一声,“出什么事了?”
      “殿下!”一个执戟的兵士指着刘衍的背后大声喊道,声音里略微有些颤抖,“殿下看那!”
      刘衍几人一同回过头去,帅帐的后面是大河平静的河湾地,但现在平静已经被打破了。大群飞鸟遮天蔽儿而至,落在了河的对岸,似乎是要休憩饮水。
      几个人的面色一时都变得苍白,只有元韶虽然惊诧,但想的并不太多,他怔怔地看着鸟儿问他的兄弟们,“虽然是春天了,可还没春暖花开,这些候鸟是不是回来的有点早啊?”
      刘衍从震惊中醒过来,慢慢闭上嘴,深吸一口气,才低沉地问道,“你们看见鸟是从哪飞过来的?”
      “是……从北方飞回来的。”那个执戟的兵士粗着嗓子回答道,他是刘衍姐夫分给他的亲兵,原是戍北的边卒。
      刘衍和元骐互相看了一眼,元骐的脸色还是苍白的,他吞咽了一下看着刘衍。
      河边落的是杂群的鸟,刘衍认得出来,它们都不是离京城太远的鸟。但是……“今年北原的乌鸦南飞了几次了?”
      元骐深吸了一口气,“我听堂哥说是……三次了。”
      “这个冬天北原必定落了大暴雪。”刘衍控制着自己的手不要去碰自己的脸,他太紧张了,这个小时候的臭毛病都快发作了。“你们没有禀告父皇吗?”
      “今年太子主政,兵部的事情太乱了,实在没有能力顾那么多。”元骐停了停又说道,“何况乌鸦南飞的事,说起来太子也会责怪是怪力乱神,圣人不说之语。”
      “狗屁怪力乱神。”刘衍在紧张之中不知不觉就说了出来,褚培良看了他一眼,他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总而言之……”他下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喉咙发紧,他只是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你们在说什么啊?”元韶说,“乌鸦南飞是什么意思?乌鸦不是候鸟,不会南飞吧?”
      “因为是不离开故土的鸟,所以但凡要飞走,一定是出了连乌鸦都活不下去的事了。”褚培良给他解释道,“这是自然之道,其实并非怪力乱神。”
      “那……”元韶有点明白过来,又没有特别明白,“那是说北方的蛮子也要饿死了吗?”
      “要饿死的人是最可怕的,”元骐转过头去避开不愿意再看那些鸟,“每一次北境大战都是在北原大暴雪之后。乌鸦就是给我们报丧的鸟,乌鸦南飞三次,我们家必要流血,要是乌鸦南飞五次,我们家就要血流成河了。”
      元韶打了个冷颤,说是乌鸦他没想起什么,但说到报丧的黑鸟,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唱的许多童谣,一半里都有报丧的黑鸟和骑着灰马的神女。黑鸟先来报丧,接着骑灰马的神女便要来取走你最珍贵的东西。
      “这些鸟不都是乌鸦。”元韶看向那些晦气的鸟,现在他觉得所有的鸟都很晦气。
      “那是被大军惊飞的鸟。”刘衍说道,“不是被我们惊飞的,我们都折腾了几天了,能飞的鸟早都飞走了。这些鸟……不是被我和李相弼的军队惊起的,它们是这左近的鸟,可也不会是太近的。现在必须通知李相弼,我们必须要跟他合兵……”
      他的话没说完,空中就传来了一声犹如哭声的哨音,他猛地抬起头望向天际。远远的有猎鹰的影子盘旋掠过,鹰脚上绑着的哨音是他在熟悉不过的,犹如厉鬼的哭声一般的哨音。
      “丁乙队斥候示警了。”元骐低沉地说道,接着他的声音猛地变成了吼叫,“殿下!丁乙队斥候示警了!”
      元韶吓了一哆嗦,接着他才意识到,他周围这些本是和气的兄弟们突然都变得杀气腾腾,俨然是另外一些人了。
      “整军!”刘衍吼道,“通知李相弼合兵!向行宫示警!请圣驾速速回京。”
      “怎么?”元韶低声问道。
      “北方有城关破了。”褚培良颤抖着的手捏住了他的肩头,“你太小了,不要离开刘衍太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第三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