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前传-江湖戏子 ...
-
这是一个写在故事之前的故事。
有这么一个唱戏的,叫做钱老大。
说是唱戏的,那真是抬举他了,一没班子二没行头,走街串巷打个锣就开场,收几个赏钱混饭,说白了,就是个走江湖卖艺的。
要说功夫,这钱老大也有两把刷子,扮老扮丑打拳耍刀舞两个枪花都来得,连要饭花子的肉莲花都能唱得两句。可要说本事,这钱老大也啥都不精,门门道道都只懂那么一点儿皮毛,看个样子还成,真指着吃饭那得饿死。
钱老大高不成低不就,有一天算一天糊一顿是一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这么混过了大半辈子,眼瞅着便要到知天命的年岁了,还是没牵没挂没着没落的老光棍一条。
愁也是有得愁的,没老婆就认了,一把年纪没个娃儿,百年之后连个盖棺材盖的都没有,这可怎么好?钱老大就琢磨着,是不是跟他师傅一样,捡个徒弟来养老送终。
要说人的时运真是没个准数。这钱老大大半辈子没走过狗屎运,走道上连个铜板都没捡着过,偏生这天就撞了大运,想啥来啥。
钱府弄璋之喜,南北戏班请了两三个,府里开了流水席请全镇的人吃酒。钱夫人是南方嫁来,本地多听秦腔,十几年没听过家乡戏,这回生了儿子扬眉吐气,钱大官人特特请了个南腔班子内院里咿咿呀呀。可钱大官人却是个地道的北地人,自然听不惯,听了不久就得出来透透气,顺便灌一耳朵外院草台班子顺耳的高门大嗓。
盼了多久求神拜佛盼来个老来子,钱大官人意气风发自觉人生圆满再无所求,那是看什么都顺眼,正好赶上钱老大上台脱光了膀子打肉莲花,促狭抬场面,看得人人眉花眼笑。大老爷看得开心,赏得大方,又听说钱老大也姓钱,哟五百年前是本家嘛,来,赏双份儿。
大老爷赏得乐意,钱老大拿得欢喜。真是多谢师傅您老人家当年捡了我,多谢您让我跟您姓,钱啊,多喜庆啊,这么一个姓字,足足多了五百文哪!
揣着红包,钱老大跟其他戏班子的生旦净末们一道去厨房后边弄了几盅酒吃,沾着喜气多喝了两杯,略趴了趴,走得便晚了。
出门的时候,天都快亮了,镇上鸡都叫了第二遍。内院那唱南方戏的班子也才收拾出门,这通宵达旦的,挣得也是辛苦钱。
走江湖,哪碗饭不辛苦呢。
下了台阶,钱老大团了一把石狮子上的积雪,抹抹脸醒神儿,就看见石狮子肚子底下有个布包。
谁丢东西也不能这么丢。钱老大捡了布包打开来,瞅一眼,赶紧又裹上了。
包里是个娃娃。
咽口唾沫,钱老大把那包袱又拉开一条缝。
不哭,不闹,白生生的。
钱老大哈两口气,搓搓手,想想又多搓几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敢伸手去摸。
老光棍的手糙得堪比老树皮,还是搓过雪团子的温度,娃娃顿时给摸醒了,咧开嘴直哭,哭声细的活像刚落地的小奶猫。
这是个娃儿。活的,男娃儿。
钱老大当时脑子里就想,成了,这下孝子盆儿棺材盖儿都有着落了。
……………………
钱老大捡了个娃儿,取名钱多,小名儿多多,充分表达出了钱老大对这个孩子未来的美好期望。
小多多长得漂亮,眉清目秀白白嫩嫩,又乖巧好带不磨人,哭都细声细气的,钱老大逢人就说这娃有福相,是个命好的。
戏班子里写剧本的秀才看过几页梅花易数,瞧着这孩子的面相直摇头:“男生女相,天生白头,主一生劳碌孤苦,亲缘浅薄,情路坎坷,不是个好面相啊,也是个苦命人。”
秀才其实没考过功名,根本连秀才都算不上,但秀才是戏班子里唯一一个识字的读书人,又能诌几句戏本子,那就值得供起来,说一不二。
钱老大跟着戏班子到南边来讨生活,跟着大伙儿混饭吃,自然不敢当面反驳,只好背后咕哝几句:“少白头怎么了?少白头的人长寿哩!”
是了,钱小多看着没几个月,那一头胎毛就全是白的,后来剃了头,长出来的头发也全是白的。
所以戏班里的人面上附和钱老大几句,心底里其实还是信秀才的说法多些。这么小就白头了怎么能不命苦?不命苦,怎么一点儿大就给丢雪地里,让钱老大捡进戏班子呢?
鸨儿龟公优伶窃盗娼妓,下九流的行当,戏子歌妓都是一个地位的,命好给人娶进门也是当妾,通买卖,奴籍。班子里的小学徒,一多半儿都是从人牙子手里买的,再有剩下的,便是戏子伙夫们家生的,或是跟钱小多一样,捡的。
不命苦,谁吃这碗饭?吃这碗饭的,谁不命苦?
可钱老大坚持认为,小钱多就是他的福星。不光他,连他婆娘提起钱多也是一口一个小福星。
说到钱老大的婆娘,那也是个有故事的角儿。钱老大能讨到她,还真多亏了钱多。
婆娘姓花,诨号三娘,出身风尘,风光的时候也连着当过几年的花魁娘子。但凡有点脑子的花魁娘子,定是趁着年轻赶紧巴个金主,花三娘也不例外。花魁只能做小妾,金主家里早有大房,花三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当下努力宅斗,东风西风蹉跎了好些年。
然后落了败。
也不知是不是给押着喝多了避子汤,花三娘一直没能生出个孩子。金主家里不讲究的很,人老珠黄就拉出去卖了,只一人一身衣裳,连头上的插戴都给婆子们拔去做了私房。亏得花三娘机灵,藏了点散碎金子才不至于净身出户。至于藏在哪儿躲过了搜身,那可就不是正经人该打听的说道了。
人牙子得了好处,便也不苛待她,由着她挑挑拣拣,只不敢落在近处,往远了卖就是。吹拉弹唱楼子里的姑娘也是要学的,花三娘也能唱几句,扮个彩凑数儿帮手打杂总能做得,戏班子过路的正合适,就跟着了。
女人单着过终究不易,不然守寡也不用立什么贞节牌坊了,花三娘连寡妇都不算,自然还想再找个男人。半老徐娘又是从良的,也只找得上些鳏夫老光棍,一来二去就相上了钱老大。要说这钱老大倒也长得身强体壮,无甚恶习,就好个几口黄汤也是喝饱了就睡,虽穷些,也能混的上温饱,更有个现成儿子。
花三娘自己好歹也还留了点钱,并不很嫌他穷,又盘算着自己不能生,有个现成儿子,自小养大好好待着,孝顺养爹孝顺养娘都是一样的。
到底是当过花魁的料子,自己还带着嫁妆,钱老大光棍那么些年,一把年纪也没什么可挑剔的。这么着,钱老大儿子有了,老婆也有了,一下子从头无片瓦脚无立锥吃了上顿不晓得下顿在哪儿的穷光蛋,升格成了有家有口撑门立户吃饭有人送被窝有人暖的一家之主。
因着这么个缘故,钱小多小的时候,很是受宠。钱老大管着教小学徒们武把式,人缘颇是不错,连带着小钱多走到哪里都有人逗笑,混几口零食甜嘴儿。
钱多长到到四五岁上,钱老大的婆娘老蚌生珠,竟然又怀上了。
这下可真是意外之喜,钱老大乐得半个月嘴都抿不上,钱小多福星的份儿越发坐实了,一家子恨不得把这招福的娃儿供起来。
喜劲儿过去,就该愁了。
毕竟年纪大了,又被药伤过底子,这胎怀着生了都是险的,穷人家请医问药哪有那么容易,也没那么些银钱,只能休息养着。
钱老大更加卖力干活,努力养家,好在钱多也能帮忙做些家事了,分担了不少。一家子辛劳并快乐着,巴望着三娘那吹气球一样长起来的肚子。
“男女都好。”钱老大傻笑着说。
世上的事总不会一帆风顺,有福有祸,乐极生悲才是常态。
几个班子搭台斗戏,恰是年节,人多拥挤,雇主克扣工钱戏台搭得偷工减料,竟给挤塌了。台上钱老大正客串武丑跟一班小子对打,引着他们翻筋斗,这一下多少都挂了点彩。也是倒霉催的,钱老大刚巧让根倒下的木头砸着后腰,老骨头,折了。
其实据看伤的大夫说,这腰折是折了,可伤得并不严重,腿脚只是麻木,还没到感觉全失一点儿不能动的地步,好生养着,有生之年还是有望下地走路的。
至于手艺功夫,自然是废了。
人既然没残,雇主付了诊金赔了几贴汤药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班主看在几年辛苦情面份上,又周济了些,剩下养伤的花费和一家的吃口,就都没了着落。
看这一屋妇孺可怜,班主最后又出了个主意。钱老大一家子都不算奴籍,这时候却是能卖出去应个急。戏子出身还不如农户穷苦出身,卖去大户人家当仆役那是不用想,也换不到几个钱,可卖给戏班子当学徒还是行的,班主知道的就有几个园子主家,正在给当家的角儿相学徒,省去牙人钱,还能多赚些。
花三娘的卖身契还是成亲的时候从班主那儿赎出来的,一家子这会儿家徒四壁,房子都是跟戏班子一起租住的。一个大肚婆娘一个伤病老头,全家唯一剩下一个全乎人,刚够得着灶台高。
都是下九流的出身,卖进园子里什么下场谁不清楚?这行当,有父母照顾的还好些,卖进去的,可不真个命贱不如草?只是,又能怎么办呢?
一家子对坐着哭了一晚上。花三娘摸出给肚子里的那个备着的长命锁,咬咬牙拿剪子绞成两半,用红绳穿了半个拴在钱多的脖子上。
“留着做个念想,我肚子里这个,男娃就是你兄弟,女娃就是你媳妇,男女都照顾你一辈子,你安心去,不管以后变成什么样……都是一家子……”
薄锁片儿断茬不齐整,挂在钱多稚嫩的脖子上,一擦就是一条红痕。
钱多哭得直打嗝,到早上都没止住,直到班主来接人,狠狠往他背上拍了两巴掌,才算消停了。一家子凄凄惨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也不敢耽搁太久。到底是卖出去的人了,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谁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