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堂中云涌 ...

  •   少年跪地行礼,谢主隆恩,眉目低低垂着,高案上坐着的皇帝随意地摆摆手,脸上挂着上位者固有的残忍和优越。待少年谢恩后退回座位时,熙川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他什么时候饮酒,什么时候停箸,好像定要从这个少年身上看到那片天空似的执拗。
      有时,他偏头与旁边的年青将领交谈,少年人的脸介于青涩与成熟之间,恍恍然犹如青云大师传道授业时口中念叨的云霄神明。更多时刻,他微微拢起的剑眉专注而冷漠地盯着面前青铜色的酒盏,几年关外风沙的磨砺并没有将他湮没于众人之下,却打磨得他更加惊才绝艳,他的杀名使得褚家军之名威震关外,人人皆传褚大将军教子有方,将门出虎子。
      ——————————————————————————————————————————
      侧对面席地坐着的是丞相家二公子南栎,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那张招人的俏脸却已经初现端倪,微微上挑的桃花眼清澈妖娆,竟比女子还要美丽三分。他始终懒懒散散地斜倚在席塌上,浑似全身无骨。当撞到熙川的视线时,他便朝她恶意地眨眨眼睛,用着口型对她说了句话,待看到她柳眉倒竖,恨不得吃了他的模样时,他的表情是显而易见的愉悦,而对面的熙川只觉得耳边不停回荡着他魅惑磁性的声线,唤一声,川霸王!
      自宴席开始之后,他就一直地晃动着手中的酒盏,时而饮一二口,状似无意地打量着在场的人。褚家子上前敬酒不过一个小插曲。他眼神毒辣,一下子捕捉到这人谢恩时暗自咬紧的牙关,乃至一瞬间蹙起的眉头。
      呵,他有些百无聊寂地晃着酒盏,看上去颇有些漫不经心。假意奉承也好,曲意逢迎也罢,南家不淌这趟浑水,褚家想要欲盖弥彰、暗渡陈仓,却也胆子太大。不过,倘窥见了权欲边的厮杀与纷争,这些细碎的小伎俩也使得无可厚非。
      他抿了口酒,瞄了瞄台上,却坐立不安起来。好个呆子,哪里水浑,你非得往哪里凑!不由颇有些气极,而身侧的父亲在耳听圣上口谕后,便低敛了眉目,神色肃穆,好似山雨欲来前的沉寂,大哥南仲更是敏锐,暗地里瞪了他好几眼,嘱咐他消停些。他苦笑,他还能怎么办,当惊觉长公主的那点秘密后,他便走不出来了。生局还是死局,全看那位的意思。
      东宫太子熙琅坐于席首左侧,面若冠玉的脸庞仍未完全脱出少年的青涩,不过他气质清雅如竹,温和有礼,在朝中人缘倒还不错。帝京的公子哥们,除却熟识的南栎和牧尘外,他并不曾与他人结交过密,仅仅维持着面上的相识,日常寒暄而已。一则天子正值盛年,疑心颇重,二来为了避嫌,皇后母家朝中势力不容小觑,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道理,他始终讳莫如深,倘被人拿闲言碎语传到上面耳中,说太子私下结党营私、谋权篡位,恐不是那么好收场的,而如今父皇下的这道留京的成命,着实有点意味深长了。
      看似风光无限,圣上口谕留下天子脚下,将来前途必定不可估量,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变相的警告了,褚恪在北边那块一手遮天不是一二年的事,冀山以北的百姓如今只知勇武无双、力克北戎的镇北军神褚将军,哪还管朝堂之上坐着的是圆是扁。
      近些年关北来的读书人进京赶考的也少,只有过路的商户口耳相传冀北关的欣荣,京都内知道这些消息的人同样不在少数,自然也会注意到这口谕的不同寻常。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观望,毕竟再多的荣华富贵也比不上身价性命重要。而对于熙琅而言,他即便不与褚家子深交,可这人还是要试探一二,虽不知其是敌是友,不过冲着他褚将嫡子的身份,就不由得他不深思了。
      很快,盛宴在歌舞升平的喜乐气氛中结束了。皇上搂着他新宠的妃子回了后宫,太监去回禀了身体抱恙留在椒房殿的司空后,太子拉南栎等人到一边略谈,熙川十分想留在原地多与台下那个少年郎多说说话,不过终究被侍婢劝走。大臣们各自聚在宫门口,互相拜别。他们心知肚明,这朝堂是要变天了,虽然心思各异,不过个人都维持着面上的寒暄,相继乘轿离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