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卫庄走后的第二天,韩国下了大雨。
过了冬便是春天,连绵不断的梅雨季。
清和看着窗沿上被大雨打落的枝叶飘落的梅花枝默默将花瓶转移到了室内后才继续缝着手上的鞋垫。
昨天下午她已经做了一点了,虽然卫庄已经走了但就这么放着不做完对清和来说实在是太难受了。
四天的时间清和纳完了一双鞋,同时也迎来了韩王安最受宠爱的小公主红莲。
清和早就预料到她会来,红莲找不到卫庄自然就会找到她这里了,只是或许因为下雨的缘故,她等了四天。四天后,红莲也终是等不住了。
和红莲一起来的,还有韩非。关于卫庄的去处,他也想知道个明白。
卫庄的事情,对红莲清和半真半假的的说卫庄是出门游历,迟早会回来的。但这个迟早是多迟多早清和也没有明说,至少她的私心是希望卫庄再也不要回到这里。
清和的借口骗骗红莲可以,到韩非这里就行不通了。两人特意送走了红莲之后才关上宫门像密谋什么似得搞得神秘兮兮。
清和不确定卫庄去鬼谷的事情自己是否告诉了韩非,但理论上来说他是要为卫庄保密的所以无论韩非问什么清和都只说卫庄没有告诉她,尽管他们俩的关系不错。
一番问下来,清和也大概知道了韩非的套路。看来卫庄去鬼谷的事情,只告诉了她啊。不过,也算清和的时机掐的准,在卫庄离开前去了,要不然她现在就是和红莲、韩非一样。对于宫中凭空消失的卫庄什么事情也不知道。
韩非的心思缜密,他已经断定了清和一定有事情瞒着他,却不知为何不肯告诉他,而现在他就想找出原因。他的眼睛微转,空隙之余打量着清和的宫殿,发现了放在茶几上的一双鞋。大致的样式已经完成了,看起来正在收尾。
韩非顿时有了主意,对清和说道,“姑姑可是很长时间没做女红了,那双鞋的样式真好看,不知是谁有福可享啊?”
清和一愣,心里门清的知道她这小侄子是打算和她过招来了。清和知道要是她藏着掖着更令人侧目,索性命宫女将鞋子拿到了韩非的面前。
“那非儿又觉得姑姑这鞋子做的如何呢?”
“姑姑做的鞋子,侄子怎好妄加评判?”
清和一笑,韩非的那点小九九她早就看清了好嘛。
“但说无妨。”
“那侄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韩非小心地拿起鞋子来看了看,从鞋面看到鞋底,又触摸了一番材质布料后下了判断,“姑姑这鞋做的颇有诚意。鞋面翘而不尖,鞋底软而不虚,这青松绣工想必也是出自姑姑之手,两侧又配有碧珠以示华贵,自不会再让他人看不起。不知道姑姑是否要赠以意中人?”
清和全程微笑,看着韩非说的振振有词,为了夸她这双鞋做的好也是费了好一番心思。
“那你说,收到的人,会高兴吗?”
“当然了!收到姑姑做的鞋子还会有人不高兴?”
“那我就放心了!”清和将另一只鞋子往韩非的面前推了推,“非儿,送你了。”
“啊!?”韩非一下子变了脸色,诧异不已地回望着清和,清和看着他的瞬间变脸差点绷不出表情笑了出来。
清和干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故作严肃,“不是说收到我做的鞋子很高兴的吗,现在非儿的表情可不是这么说的哦?”
“呵呵,姑姑说笑了,侄子高兴还来不及呢。”韩非干笑了两声,脸上的表情愁大过喜。天知道他就想简单问问清和卫庄的去向,怎么就把自己给坑了呢?!
清和笑着,还想把韩非的坑挖的再深一些,“非儿要是喜欢的话,我再多做几双送你如何?”
“这……”韩非支吾了一声,这到底让他怎么回答才好啊?但很快他就想出了办法。清和做的这些本就是要送给卫庄的,既然卫庄不在就先由他的好兄弟收下,等他回来,再交给他不就行了?
韩非恭敬地朝清和鞠了个礼,代表着卫庄,“那就劳烦姑姑了。”
清和一顿也没想明白韩非的意思,不过既然他都答应了,自己也不好再推阻,怎么说都是清和自己提出来的。
清和伸出半臂托住韩非的手腕将他扶起来,“自然。”
自那后,韩非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受到一双鞋子,再接着清和似乎不局限于做鞋子了,还会送他外衣袍子之类的衣物件。恰巧被红莲看到,红莲还向清和哭诉姑姑只疼哥哥不疼她了,以致于清和送了她好几样女子喜欢的头饰发簪才安抚好她的情绪。
三年来,韩非收到了不少来自清和的馈赠,整理起来整整有一大衣柜。韩非无功不受禄就是帮卫庄保管对清和也过意不去,所以韩非一有空就四处搜罗着新奇的玩意儿带回去给清和。
红莲渐渐长大,对于卫庄似乎是不提了又似乎是忘记了,常常的往宫外跑。因她受宠也没人敢管她,偶尔遇到清和被说几句也撒着娇就过去了。
清和的年纪到了,本该前两年就要送去和亲但被韩非费力阻止才耽搁了下来。她和韩王安的那些女人关系都一般,这么一闹后宫里和她私下来往的就更少了。常常往她这里跑的也就韩非和红莲这两兄妹。闲暇的时间她就看看书做做女工打发时间,没人去打扰她还觉得清净。清和做的大多数都是韩非的衣物,偶尔想起来也做一两件卫庄的,肖想着他一年年长大该是何种模样。
三年来,清和一次也没收到过卫庄的来信。她变着法打听着韩非和红莲也是一样,看来卫庄对韩国并不留念,这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卫庄,清合的情绪很矛盾。她想见见他,却又不想他回到韩国,毕竟这个国家带给他的只有冰冷。
韩非的要务在朝政上,拯救韩国这件事韩非首当其冲。她妹妹虽然受宠,但反观他自己,在朝政上处处受阻,所以他要找寻出路。一个不受韩国限制的出路。
韩非想来想去符合他条件的就是现今最为强大的秦国所在的儒家了吧。
韩非准备离开韩国的事情告诉的人不多,一个红莲,一个张良,最后一个,就是清和。
清和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多诧异,只为韩非担忧。
此去秦国路途遥远,韩非一个没武功的独自上路,现今各国纷争四起战乱不断,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意外。
“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韩非的声音铿锵有力,话语中是满满的坚定信念,“姑姑,我是为了韩国。”
韩非此言一出,清和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阻止他的理由了。
“人性本恶,你此行务必多加小心才是。”
韩非知道清和这里是通过了,心情也放松了许多,“姑姑放心,我自不会像卫庄兄一样一走数年一个音信也没有。我会时常写信回来的。”
韩非和清和之间关于卫庄的话题聊了三年,韩非走后怕是没人来跟她说这些了。清和笑着拍了拍韩非的肩膀,“非儿长大了,自有你的打算。至于信……若是忙碌也不必如此。卫庄那边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不是吗。”
“姑姑说的是。”
韩非离开的那一天清和与红莲特意送他到了城门口。新郑的街头人来人往,韩非驾马而去,很快清和久看不到人影了。
清和长叹了一声,心中惆怅不已,韩非卫庄这一代一个个长大都有自己的主张,将来韩国的天下必定是他们主张,反观她和韩王安这一代,世事无成,真是讽刺。
回韩宫途中,二人遇到了张良,问着红莲关于韩非的事情,清和等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渐渐的思想就神游开去了。
“清和长公主觉得如何?”
被点名的清和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去看说话的张良,“什么?”
张良温和地重复了一遍刚刚的问题,“长公主觉得儒家如何?”
清和考虑了一会儿不知张良问话的用意,儒家所属秦国,身为韩国长公主的她在外自然不可乱说话。
“你是想问韩非选择的儒家,还是儒家本身?”清和说着也不等张良回答自顾自地说着,“若是前者,我相信韩非。若是后者,我并未接触过儒家,自不可妄加评判。”
张良浅浅一笑,“长公主的意思是,相信公子而不相信儒家吗。”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尔非吾,焉知吾之意?”
张良笑着,和清和对视的瞬间已经知道了她的意思。于是他刻意岔开了话题,“前几日我与祖父说,待我成年之后也想进儒家学习。”
“你也去?”清和皱了皱眉,不大理解地摇了摇头,“我是不知道儒家到底有什么好,让你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
离张良成年还有好几年,但韩非却是在两年后就会回来。这是他们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所以他给了清和一个回答,“等公子回来,长公主亲自问问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