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清和的那句话,对赵高来说不得不算一个诱惑。
清和的身边现在什么人都没有,赵高若是有心趁虚而入完全不是问题。
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
反正手段什么的,赵高也不在乎。只要目的是将清和留在自己身边,就足够了。
思索间,忽然不远处传来“咣当”一声巨响,惊得赵高与清和二人慌忙地转了头过去看向那处。
原来是东西掉下来了啊。
清和不免松了口气。回过头来时却见眼前一丝衣角飞起,很熟悉的花纹,待她定睛一看却又不见了。
“……”清和不禁吞咽了下口水,害怕之情也油然而生,只好回头去找赵高,“赵高大人,能不能陪我一道?我……”
接下来的话就算清和不说,赵高也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迅步走到清和面前,大半个身子都挡在她面前。
清和亦步亦趋地跟着赵高,每走一步,感慨和悲伤都增加一分。
又往前走了一步后,清和忽然感觉到眼睛被一阵光亮刺中,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再次睁眼去寻找那位置时,清和看到了一面镜子。然后除了镜子,更令清和震惊的是,她居然在那镜子里看到某个熟悉的人?那飘扬的白发,清和想,她不会看错的。
清和回过头便去找人,急匆匆地环视了一圈之后终于在一根柱子旁看到了她刚刚觉得特别眼熟的衣角。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是这个时候?
清和怀揣着疑惑抬头看了一眼前面给她带路的赵高,悄悄地往后退了几步,又几步。
推到拐角处后,清和迫不及待地看了过去,对上的,果然是卫庄的双眼。她欣喜又担忧,又怕发出声响被赵高所知,只好连连克制自己。
赵高终于发觉到了不对劲,回头见清和已经距离他几十步远,奇怪地问了一句,“长公主在那儿做什么?”
清和一边看着卫庄一边回答赵高,“久遇故人,心情难耐。还请赵高大人,容我一个人呆会儿吧。”
“那卑职,就在这儿等长公主。”
赵高的意思是,他就这么站着,看着,等她。
这无疑对清和来说是一障碍。她微微皱起了眉,看着卫庄又不好说话,生怕被赵高发觉。
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她自言自语个什么劲儿?
最后清和将一手抬起,扶住了拐角的柱子,宽大的袖子正好挡住了清和向卫庄伸手的另一只手。
卫庄疑惑不解地看着清和向他伸出了手,犹豫了半分又思考了半分,然后尝试性地握住了她的手。
清和给了卫庄一个肯定的眼神,接着在他的手掌心上写了字。问他为什么在这里,问他是怎么从地牢逃出来的,问他韩国到底是怎么回事,问他红莲是否安好。
这么多问题,卫庄一个没答。只要她跟他一起离开。
离开?
清和从未有过如此肖想。指尖在卫庄的手掌心上停顿下来,她幽幽地看向了那个陪她一起来的男人。
那是赵高,是秦国的使臣,是来接她回秦国的人。
这就决定了清和的目的地,就只有秦国而已。如果她在这里跟着卫庄离开了,消失不见了。那么赵高会怎么样?办事不利,违抗王命,甚至于欺君之罪,都会是他的罪名。他对她那样好,她怎么能让他落如此下场?
清和刚想要收回手来,卫庄已看出了她的意图,不由分说地拽住了她的手腕。
清和一惊,挣了两下没挣脱开,这下是真的急的,想去喊赵高帮忙,可眼前的人是卫庄,是她的侄子,又怎么好叫他暴露。
脑子一动,清和终于想出一个不算两全的办法来。
“赵高大人。”清和忽地喊了赵高一声。
闻声赵高立即应下,“在。”
“其实,一路走来,我也曾想过要跑的。但是,我不能那么做。”说这话时,清和一直看着卫庄,“赵高大人对我很好,如果我消失了,回去以后遭罪的,一定是大人。我不能这么对您。更重要的是,如今,我是韩国唯一的长公主。我背负着的,是韩国的使命。所以,我要去完成作为韩国长公主的最后一件事。”
把韩国看作比自己更重要,这一点,他们是一样的。无论是站在这里的卫庄、清和,还是已故的韩非、韩王。
卫庄直直地望进了清和的眼睛里,那里没有后悔和遗憾,这样的话,他也就放心了。
手腕上的力量渐渐消失,清和知道卫庄是认同她了。
“走吧。”清和此言,一语双关。面对着卫庄,她勾着唇温柔地笑了出来。清和想,恐怕这就是她和卫庄的最后一面了。
转过身面对赵高,清和脸上的笑容不减,“去秦国。”
望着那一黑一白的背影,隐藏在柱子后的卫庄看着自己的手掌,闭上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这个姑姑做事,还真是……和韩非一模一样。
想到韩非,卫庄的眉间又缠绕上的几丝忧愁。
韩非亡故是在秦国,清和的目的地也是秦国。既然如此,不如就去秦国,一探究竟吧。而且,那儿,还有个人在等着他呢。他可是想见他,很久了啊!
一路从韩宫中走出,赵高的心情始终很复杂。
刚才清和所言,是真心的?他不觉得清和有必要骗人作戏,在那里的,也就只有他们二人而已。
赵高平视着往前走着,与他平行的是刚刚放下一段豪言的清和。
“听了长公主方才一席话,赵高很高兴。”他直视着前方说着,算是对清和刚刚的回应。
“是、是吗。”清和苦笑着,后又像是后知后觉地想明白了什么一般脸红着低下了头。
清和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妙。刚刚那番话,在她看来一是说给卫庄听的,二是不让赵高起疑的。但在赵高看来,她的这番话只是说给他听的啊!
什么对我很好,什么不能对你,简直就像叙说情愫一样。
清和觉得她要开始头大了。她烦躁地挠了挠头,就见赵高凑过来问,“长公主无碍吗?是不是刚刚在里头呆久了不舒服?”
清和的不舒服是有的,却也不是赵高说的那个原因。
“刚刚……”清和开口想解释,望着赵高那担忧的纯粹眼神又说不下去了。只是她想多了吗?或许他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呢。
清和这么劝慰着自己。
清和顺势地就着赵高的话说了下去,“是有点,所以我们快些走吧。”
回到桑海后,多日连绵的赶路令清和痛苦不堪,在客栈休息了好几天才恢复精神。
期间赵高无一例外日日皆来探望,起初清和还觉得介意,佯称累极,不想见人,搞的赵高立马去找了个大夫来。后来她想了想,这么躲着不见人也不是一回事。至少她和赵高都还熟悉些,以后有困难看在这情分上或许还能求他帮个忙。想到此,清和也就肯接受赵高的亲近了,他来她就同他说说话喝喝茶,兴起了再下下棋。
这样的生活对清和来说,还挺不错的。
可惜终究日子还是太短暂。
等清和的精神好了些后,赵高带着她上了小圣贤庄。
同掌门提起韩非一事时,伏念沉默至极,顿了许久才将缘由告诉清和。说自从韩非师兄去世后,庄内都不再提起他们的事情了,就连韩非师兄的师父,他们的师叔荀夫子都搬去了后山居住,不问世事了。
清和敏锐地抓到了一个关键点,“他们?”
伏念解释道,“是韩非师兄的同门师弟李斯,如今入朝为官,赵高大人,应该也识的。”
话题被伏念刻意引导至赵高,清和的注意力自然也转向了赵高。她看着他投视了一个确认的眼神,得到了一个点头的回答。
不过前朝的政事,清和也是了解不少的。虽是同朝为官,但若是派系不同,恐怕也是面和心不合。就算效忠的是同一个上位者,未必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将他人除之而后快。
在朝为官,与虎谋皮,就等同将自己的脑袋挂在脖子上,这一点,清和再清楚不过。
清和没有多问赵高,只继续让伏念说下去。
“虽……这话不该我一个师弟来说。但……韩非师兄过世,怕是和李斯大人,脱不了干系。”
伏念这么一说,令清和不得不将这个李斯记在心里。
“多谢先生告知,清和……还有一事相求。”
清和如此低三下四,伏念的态度更是放低了许多,忙说,“长公主请说。”
“是否,可以打扰荀夫子?”
“这——”伏念很犹豫。
平日里小圣贤庄没人敢违背荀夫子的意思。
见状,清和又低了低头,“事关侄子之死,还请先生通禀。”
“荀夫子,怕是见不了。不过。长公主此行,是否要去秦宫?”
清和虽然疑惑伏念为什么问起这个,但还是乖乖回答了他,“是。”
伏念微微抿了下嘴唇说道,“朝中有一女官名苍灯,与韩非师兄志同道合。师兄亡故后,苍姑娘曾到此求荀师叔原谅。所以师兄之事,苍姑娘一定知道不少!”
苍灯……
清和的记忆中浮现出那个小女孩的身影,不过十多岁,脾气也和孩子一样。
不过伏念所说让清和有了疑问。怎么看来,韩非之死,像是闹了很大的样子?朝中上下都晓得。那她怎么一路走来,都没想着要问赵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