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密语 ...

  •   自乾元十六年平京之围后,平京已经安妥了十二年。午门外的朱雀大街是平京第一热闹之地,乌衣巷更是皇亲国戚的宅院聚集地。当巷第一座便是昌平侯严宽的府邸,挂着文帝皇帝手书的烫金匾牌,庭院深深,富贵逼人。也是因着如此,乌衣巷口倒是人群稀少,两株硕大的梧桐,在盛夏时节铺天盖地,遮住一片暑意。
      巷口徐徐驶出一驾马车,马匹是普通的马匹,车架也普通,通体漆成黑色。驾车的是位四十来岁的仆人,旁边坐着个十岁上下的书童,长得倒眉清目秀的。马车后面还跟着几个骑马的健壮仆人,应是马车主人的护卫。周围摆摊做小生意的一看,便知道是乌衣巷中哪家的夫人小姐出城游玩。看着方向,是往安定门去的,该是去西山脚下的昆明湖。
      马车里坐着一位二十来岁的妇人,身穿深色对襟,带着俩孩子,女孩子看上去五岁上下,男孩子瞧着稍小,正掀开帘子偷偷瞅着外面的世界。
      “母……娘,”男孩儿细声细气,顿了顿才接着说:“昆明湖大么?有后海的湖大么?”
      妇人笑着回答:“倒是没后海那般大,但是胜在湖水清澈见底,景色别致。”男孩儿似懂非懂,女孩儿显然见识过,小声跟他解释道:“可以看到水里面的草啊,鱼儿啊,游来游去,可好玩儿了!”
      “哦,跟我养鱼缸的鱼儿差不多吧?”
      “那不是,爷爷曾说过,别看这水清,里面深着呢。”
      妇人宠溺着揉了揉儿子的小脸,“瑾辰说得对,那里看着清楚,水可深。你可别只顾着玩儿,知道么?”
      “儿子知道。”男孩儿一本正经说完,转头便对女孩儿做着鬼脸,把女孩儿逗乐了,趴进妇人怀里撒娇:“姑姑姑姑,安奴哥哥使坏!”
      妇人见他们玩的开心,很为平时孤单的儿子感到高兴。马车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侍卫们冷峻的脸上也不禁挂上一抹阳光。

      下了马车,盛夏的阳光刺透斑驳的树林,男孩儿身上还罩着一层紫纱衣,显得厚重些。女孩儿则蹦蹦跳跳往远处跑去了。妇人摸摸儿子的脑袋,笑道:“跟着瑾辰去玩吧,听展护卫的话。”男孩儿脆脆应了一声,追了过去。几个侍卫不远不近跟着,妇人也在后面远远相随。
      女孩儿三个月才跟着刘光义从幽州城回来,自小在边关长大,却长出这般水灵的模样。当初她在幽州城出生,喜报传进宫中,更得了景阳郡主的封号,一应封赏却与两位公主无异。如今回到平京,偌大的翼国公府,刘光义和儿子刘伯韬都在幽云镇守。刘太后自然将她接进景和宫,好生将养。
      这日无事,刘太后换下宫装,带了两个孩子,先去翼国公府看了看其余几个小男孩,又问了府上的夫子,这才带着他们出城游玩。
      一行人在湖边散着步,两个孩子玩闹的声音不时传来,一众侍卫由衷开心,他们的主子何时这般开怀过?刘太后想着这孩子自幼多病,从未曾这般玩耍,一时间想起往事,神思恍惚起来。她下意识跟着两个孩子,不知不觉走到旁边儿的小山下。这山上修了个草亭,隐隐有谈话声传来。抬眼看了看在湖边互相戏水玩的孩子们,侍卫已经跟在他俩身边以防落水,便放了心。
      “先生真的无心仕途么?先生大好才华,埋没可惜。”一个年轻点的声音,掩饰不了焦急。
      “子熙,我本天地间浪迹者罢了,此次进京,不过是完成当年的承诺。”另外一个声音响起,倒是普普通通,透着股清冽的感觉,恰似这昆明湖。“如今朝廷稳定,无非是十来年后一场动乱,偏偏我却不愿趟这浑水……”
      “先生噤声!”另一人稍微大声说了句,“此番言语怎么如此这般说。如今天下承平,正是我辈大展宏图之时。国公爷宏图大志,我汉人重复荣光不久矣!”
      “子熙!”那人似乎怒极,另一个就不敢再说什么,过了会儿,才听得他继续说道:“国公爷自然是文武双全,可远的不说,近的文不如张学士,武远去于翼国公。何况品性上再输一成,如此领袖,何谈重复汉人荣光?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另一人并未反驳,但如今朝中加封国公位的,仅仅两位。刘太后身边的侍卫神色都有些不自然。但刘太后面色未变,但心下却乱了。
      “子熙,今日一别,今生便不再见了。庄某虽并不愿入仕为官,但也做不来不忠之人。”随机脚步声响起,像是下山来了。刘太后不动声色带着人往一边避开,又招了招手,“跟着那个姓庄的,查清楚。”一个侍卫领命,隐去身形。不一会儿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下山而来,粗布衣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眉目清远,颌下几缕黝黑的胡须,年岁在不惑上下。他下得山来,看到不远处妇人正在伴着两个总角小童玩耍,想起当今天下,不由得叹口气,对着湖光山色发了会儿呆,随即转身离开。

      今日玩得累了,皇帝用过晚膳,便早早安歇。太后替他放下帘子,安置好香,示意福双好生看着,才回自己寝宫。路上,今儿白日派出去的侍卫已经回来,边走边低声回话:“启禀太后,那人姓庄,名简,字明溪,望海郡金华人士。四十有三,未曾娶妻。此次进京是二十年前跟人有约,前来赴约。住在南关街上的留人聚,打算后日离京。”
      “庄简?庄大家?”太后立刻联想到名满天下的第一才子。当年太祖皇帝曾以帝尊,书信与他请他进京,未曾想庄简封还太祖皇帝亲笔信,言此生寄情山水,不愿入朝为官。文帝在时想起此事,也多次为不能与当世大家一见而可惜。连如今位极人臣的张昌松,也对此人文章心折不已。难怪有此眼光见解,原来是他。但再一细想,连这个几乎不在朝堂的人都看出来了有些人的狼子野心,如何自保?如何保住太祖文帝打下的江山?如何保得住德仁太子血脉和儿子的性命?
      这天晚上刘太后一夜未眠,第二日早早便去了西暖阁。福双正在服侍皇帝洗漱更衣,刘太后进来后挥了挥手,虽然感到奇怪,但她还是带着所有人出去。
      刘太后温和地给皇帝擦好脸蛋,扶他在镜前坐好,站在儿子身后给他梳头。“母后,您今日怎么来这么早?儿子并没有不适,母后不要担心。”
      镜子里的皇帝稚嫩的脸上还有些睡意,但担忧却溢于言表。刘太后给他梳好头,拉过儿子,看着那双清澈的眼睛,问他:“安奴,你可知为何母后给你取这个小字?”
      皇帝自从登基后,这个小字已经许久不曾被唤起,他认认真真回答:“儿子知道,父皇母后希望儿子身体康健,安稳长大。”
      “嗯。”知子莫若母,皇帝虽然只有六岁,但是从小懂事。可如今必须要做决断了,她蹲下身,狠狠心,继续问:“安奴,母后今日与你说的话,再不能让旁人知晓。以后你大了自然明白,你可愿意?”
      皇帝点头,睁大双眼,他还以为是为了他的寒疾。
      “你,你是想寻个地方跟母后安安稳稳过一生,还是想像你父皇一样,做个真正的好皇帝?”刘太后低下声音,一字一句,目光灼灼等着他回答。皇帝脸色迷茫了下,倒是问了句, “母后,父皇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做了事情便要有始有终。儿子不已经是皇帝了么?”
      刘太后失笑,看着儿子脸上似懂非懂的神色,道:“对,咱们李家的男儿,怎能知难而退?”
      她放开心里的担忧,笑着对儿子说:“安奴,母后要为你寻一个好老师,像你父皇当年随张丞相那样,学得一身治国好本领。可时机不到,你可不能声张。”
      “好!”皇帝喜笑颜开,又想起什么,问了一句:“那能带着瑾辰么?”
      “你很喜欢瑾辰妹妹?”
      “是啊,母后。”
      “那便带着她吧,可不能欺负妹妹哦。”刘太后揉揉儿子的脸蛋,牵着他去用早膳。整一日,这孩子都是一副开心的样子。胡宗鲲诊脉的时候也极高兴:“太后,皇上倒是越来越有起色,比当日臣预想的要好很多。那余毒臣本想着得二十年才能祛除,如今看来,十年多久可以!”刘太后给刚刚喝完药的皇帝擦擦嘴角,点头:“多亏胡太医。”她又问了问些,抚着儿子的额头,眼神中流露出的浓浓慈爱不言而喻。整整六年,作为一个母亲,都在为这个孩子忧心,尤其每每看着这孩子越长大,越像那个孩子,内心总不由自主带着更多怜惜,无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着他一生平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密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