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发病 ...

  •   才是初秋,皇帝便已经穿上厚厚的冬装。谨身殿里,他一个人坐在高高的椅子中,百无聊赖地偷偷看着窗外。身边站着两个十岁上下的小内官,原是一胞兄弟,皇帝硬是求着母后派到自己身边。
      “慎郡王觐见。”门口的掌事太监郭兴报了声,李成乾穿着身素色的袍子进来,也是个半大的孩子。皇帝先是欣喜不已,随即像是想起什么,摆正了身姿,小脸硬生生做出严肃的表情,可话一出口,就漏了馅儿:“哥哥,你总算来了。”
      一旁的张昌松摇摇头,训道:“皇上,为帝王者,应重威仪。陛下珍惜兄弟之情是仁君之风,但不可做小儿女状。”皇帝忙回答:“丞相所言甚是,朕知道了。”张昌松看看时辰,将近午朝,又见皇帝兴致乏乏,知道孩子腻味了,便告退离开。
      他一走开,皇帝便跳下椅子,拉住李成乾的手道:“哥哥,我听母后说,你要搬出宫了,是么?”两个孩子一同长大,情谊深厚,更何况李成乾一向宠爱这个宝贝弟弟,为难地点点头,却见他掉下笑脸,闷闷不乐道:“那朕可以去看你么?”
      “臣年纪大了,住在宫中多有不便。”李成乾安抚似得笑着:“再说,太后给臣建的王府便在午门外的乌衣巷。”
      皇帝也知道此事不可逆转,跨着脸,闷闷道:“哥哥已经进崇文馆了么?”
      “回皇上,臣得崇文馆大学士安泰赏识,入崇文馆学习编书。”李成乾一把把皇帝抱起来,安安稳稳放在龙椅上,年少的脸上浮出认真的神色:“臣若不修习文武,将来怎么帮皇上坐稳这天下?”
      “皇上,叔父的话,你还记得么?”李成乾自小在文帝身边抚养长大,文帝驾崩时也在身边。皇帝想起慈父,糯糯的声音回响在谨身殿中:“做一个爱民、敬民、勤政的好皇帝。”李成乾知道这个弟弟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只是可怜他年纪这般小,却深受那莫名其妙的寒疾之苦,备受折磨。
      两兄弟一个坐在龙椅上,一个站在一旁,手把手教着写字,慢慢天就黑了。
      景和宫的掌事太监朱自芳来请皇帝、李成乾移驾景和宫用膳。皇帝今日贪玩,怎么都不乘轿,非要走着去。然而半路上走着走着,皇帝便摔了一跤,昏厥不醒。李成乾扶起来一看皇帝脸色青白,便知是寒疾发作。

      皇帝寒疾发作,送进景和宫时身上已经遍布青紫,宫中一片大乱。太医全都束手无策。李成乾心忧弟弟,一直在景和宫中等候。消息也传出宫外,除了带兵在外的刘光义,所有朝臣齐聚勤政殿,等候后宫传来的消息。
      “张院首,请您一定尽力救治。”刘太后只穿着常服,坐在一旁。张符其实已经没了办法,只是通过施针,想让皇帝苏醒过来,和太后母子说上最后几句话。“臣一定拼尽全力,只是皇上寒疾缠身,微臣并无把握。”张符话音刚落,人群中挤出来一个年轻的脸,喊道:“太后,院首大人,微臣想尝试尝试。”看他服色,是太医院的太医,约莫将近三十。“微臣家传有医治寒疾的祖方,或许管用。”
      别的太医还欲反驳,张符已经起身,让出位置,示意他上前。“启禀太后,这位胡宗鲲胡太医乃是今日才来太医院的,从未曾面过圣,失礼之处请太后恕罪。”
      “无妨,胡太医,请您诊脉吧。”刘太后岂不知张符前句话的意思,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只要能救儿子,无论什么代价她也愿意付出。
      胡宗鲲心里焦急万分,一直念叨着可不能辜负师父的交待。这时候凑近一看,皇帝面色发青,解开衣襟,瘦弱的胸膛上也尽是青色,已然发紫。他着急救人,看也不看说道:“温一碗黄酒来,上炭盆,让人都出去,留几个人便好。”
      刘太后挥挥手,示意听从胡宗鲲的吩咐,景和宫西暖阁顿时只剩下几个人。炭盆很快便拿了进来,不多时,李成乾端了黄酒,递给已经施针完毕的胡宗鲲。胡宗鲲从贴身的药囊中取出一丸药来,用手碾碎融进黄酒。扶起皇帝,把他半抱在怀里,对刘太后说道:“太后,臣已暂时打开皇上经脉,请您把药给皇上喂进去,皇上已无法吞咽。”
      刘太后自然明白胡宗鲲的意思,眼看儿子本来呼吸已然衰弱,施针后情况好了些,当下想都不想,含了黄酒给皇帝一口一口喂了进去。皇帝方才六岁,看着却瘦弱得如三四岁幼童。半个时辰后,张符先从景和宫出来,众人看他神态,便知道皇上的命保住了。
      看着儿子小脸苍白,毫无生气,但是气喘的症状缓解许多,刘太后心安不少。她示意福双照看好皇帝,又差人送等了半宿的李成乾回寝宫,方才觉得劳累。天已经将近破晓,张符已经带着诸位太医先行回去,按胡宗鲲的方子准备药浴。胡宗鲲站在景和宫正殿,正在庆幸来得及时,再多耽搁一日,怕是凶多吉少辜负师父重托,那可就无以谢罪。
      “胡太医,今日多谢您救命之恩。”刘太后站在胡宗鲲身前,福了个福。胡宗鲲哪里敢受礼,急忙躲了下,低声解释道:“太后言重,微臣受人所托,千里而来,幸不辱命。”他看了眼四周,只有福双朱自芳在跟前,便小心翼翼从怀里取出块玉,双手递给刘太后。
      这是父亲当年临走时候,跟自己约定好的信物。刘太后接过来后,坐在椅中,对朱自芳吩咐道:“让大家都退下吧,哀家要问问皇上的病情。”朱自芳跟福双出去后,刘太后方才问道:“父亲请您来的?他人呢?可回到平京?"
      “回禀太后,在下胡宗锟,刘先生半年前寻到昆仑,请师父救治皇上。师父派我跟随刘先生一同赶赴平京,为皇上诊脉。未曾想刘先生听闻皇上寒疾有救,欣喜之下,多年来劳累奔走积压的病根发作,油尽灯枯,”说到这里,胡宗鲲看了看刘太后,见她神色还算冷静,硬着头皮说下去:“便在我昆仑中去了。师父将刘先生葬在昆仑,还请太后节哀。”
      “爹爹……”霎时听得噩耗,刘太后一时根本没反应过来,等明白胡宗鲲的意思,她不由得全身抖动。到底是坚强的女子,朱唇染血,却没哭出来。她重新站起来,对着西北盈盈拜倒:“女儿不孝,劳累爹爹辛苦。不能给父亲送终,大恩大德,来世再报。”
      胡宗鲲只好跟着跪下,想了想,还是接着把话说完:“师父说过:‘刘先生于我有救命之恩,恩同再造,理应为先生守孝。’所以让宗鲲赶来救治皇上。皇上乃是胎里虚弱,加上……臣方才把脉,应该平日的饮食中加了冰蚕蛹,所以皇上寒疾缠身,久病不治。”
      “太后请放心,方才皇上吃的是师父亲手炼制的纯阳丹,已经稳住皇上心脉,压制住了寒毒。只是若要根治皇上的寒疾,需得习练本门心法。师父吩咐过,待三年后守孝期满,就来平京,正式收皇上为徒,但不列弟子谱。这三年先由宗鲲为皇上暂缓寒毒,授予本门入门武功,固本培元后,等师父来了平京,再为皇上彻底解毒。”历朝历代均忌讳武林人士以武犯禁,刘太后一直背对着他跪着,胡宗鲲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介意儿子拜一江湖人士习武。可想想师父,胡宗鲲又挺直腰杆,武林谁人不知昆仑王无忧?能够拜他为师,是多少习武之人的梦想。
      刘太后擦了擦脸颊的泪痕,站起身来:“胡太医,哀家知道轻重缓急。待皇上醒转,就拜托你了。你既是皇上师兄,还请胡太医无人时莫要拘谨。”胡宗鲲不由对这位相貌上优柔的女子肃然起敬,能在片刻间有决断,可不能以常人论断。
      当下两人就此中事宜细细商量,直到初阳高挂,胡宗鲲才回到太医院。一众同僚都围上来打听,张符也对他的那药丸子好奇。
      “那还阳丹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药,也就剩下十来颗。”胡宗鲲皱眉,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张符便道:“那方子呢?有方子我们就好配药为皇上治疗寒疾。”
      “方子失传了!”胡宗鲲一摆手,“院首大人,还阳丹也只是暂时压制住了皇上体内的寒疾,您是诊过脉象的,想要根治,谈何容易。”张符自皇帝出生便一直为他诊脉,几次三番救过皇帝性命,他为人忠厚,想了想确实如此,不由得叹道:“胡太医,今日你救了皇上,老夫代天下谢你。只希望天佑我大昭,可以寻出能为皇上根治寒疾的办法。哪怕能留点血脉,都是……唉!”
      次日,皇帝终于醒转。刘太后懿旨,胡宗鲲专为皇上诊脉,医治寒疾,可随意出入后宫。同时还有一道旨意下给张昌松,朝中大事交付辅国五大臣,皇上长居景和宫,治疗寒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发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