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她不安地望着梅疏钰,问:“姐姐,你到底怎么了?你知道我从不饮茶的,你也从不泡茶给我,今儿是怎么了?是不是那些腌臜泼子婆子又欺负你了?”
“没有。是我一个人品茶太单调,所以邀你共饮一杯。”
“这样啊!”
梅疏钰稳了稳心神,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书籍,双手送到柳儿面前:“这是一本诗集,是集众家之所长汇编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上好的启蒙书籍。我被贬非常室,身无长物,唯有这几本书跟我来到这座小院,你大小也算我的半个学生,我把它送给你,算是我的收徒之礼吧。”
“这?”柳儿又惊又喜,梅姐姐爱书如命,肯将心爱的书送给自己,可见是真真的将自己放在了心坎上。可是姐姐陋室寂寞,身边仅有几本书相依为命,自己又怎能夺人之好呢?
“别犹豫了。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不下十遍了,里面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它对我来说已无多大用处,还不如送给你,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梅疏钰一眼看穿了柳儿的心思,于是宽解道。
话说到这份上,柳儿也不再推辞:“那我就收下了。”
“收下便是!”
柳儿恭敬地捧过书,放在胸口贴着,无比喜悦:“洗浣房的姑娘们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偏偏不让这样认为,我要像姐姐一样成为一个大才女。”
梅疏钰苦笑,才女又如何,还不是困在一方小院,忍受欺侮:“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我要补充一点,不要做一名悲春伤秋的诗词才女,而要做一名内心强大独立自主的女人。”
从非常室出来,柳儿摩挲着诗集,爱不释手,她欢快地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鹅卵石铺成的小径通幽雅致,颇有趣味。两旁的木槿好似春日里,暗香浮动,让美好的心情更加惬意。蓦地,前方相携走来两个姑娘,由于天有些暗,看不真切面容,待走的近了,柳儿才借着微微的月光分辨出是夫人身边的念微和思微。
思微、念微看到柳儿,笑问:“妹妹那里去?”
柳儿忙将书藏与身后,回道:“回房。”
念微心细如尘,早已瞥见柳儿的小动作,她装作不在意的走上前,一把拉过她的手,一本诗集赫然在目。念微一愣,有些无奈:“少夫人为人寡言,鲜少与丫头婆子们说话,与你倒是交心。”
柳儿忐忑不安地说:“少夫人挺好的。”
思微笑道:“好不好,咱们说了不算,得世子说了算。”
“好了,好了!”念微打断话题,“我们不说这些了。”
柳儿黯然,梅姐姐知书达礼,貌若天仙,世子真是瞎了眼。
念微继续道:“我和思微正要去见少夫人。今儿少夫人的父亲龙庭卫统领梅青将军来了,夫人谴我去知会少夫人一声。”
“梅将军来了?”柳儿大喜,“那是不是说,少夫人可以……”
“别胡说!”思微忙喝住柳儿,“你自幼在侯府长大,是府里的家生奴才,怎么这点规矩也不懂?这些话是你该说的吗?”
柳儿吓得忙住了口,低下头一声也不敢吭。
念微见状忙打圆场:“思微,你也真是的。柳儿还小,做什么这么凶。好了,既然遇到柳儿了,我们也省的跑一趟了。就劳烦柳儿妹妹明儿见了少夫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吧。”
“是!”柳儿心一沉,不死心地问,“梅将军没说什么吗?”
“没有。”思微照实说,“梅将军略坐坐就走了。”
柳儿心下微凉,梅姐姐的父亲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说,实在令人寒心。
“我们走吧。”思微拉着念微就走。念微好笑地说:“这么着急做什么?说实在的,少夫人嫁过来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还没见过呢?听说少夫人惊才绝艳,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这么在乎,你去非常室啊!”
“死丫头,说什么呢你!”
柳儿静静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只觉得人情淡薄的很。玉轮升起,树影后移,月光将她的身影拉的那么长,那么冷……
非常室内,梅疏钰收拾了一个小包袱,从晾架上扯下一套小子的衣服换上,挽了男子发髻,用湿衣服绑住竹子,使劲向下压,直到最低点才止住,她扫了一眼简陋的小院,稳了稳心神,呼出一口气,准备松劲……
“咣咣咣……”
“梅姑娘开门”
“梅姑娘!”
梅疏钰一惊,院门外急促的声音催的人心慌意乱。她看看院门,又看看那堵高墙,无比纠结。若此时走了,定会被立刻发现,即便出了院墙,也逃不了多远,抓住后再想走就难了,还不如忍了一时,明日再走?几个月都过来了,也不急在这一时。权衡再三,梅疏钰只好松了手,快速地回房换下衣服去开门。
刚拉开门栓,门就被大力震开,梅疏钰后退几步,稳住脚跟,定眼一看,如姑娘不耐烦的脸近在咫尺:“梅姑娘开个门怎么这么慢?”
梅疏钰面不改色地说:“睡得沉,没听到。”
一个丫头扑哧的笑了:“梅姑娘的心真宽,落到这等地步,还睡得着。”
“大平,不得无礼。”如姑娘皱了皱眉,瞪了那丫鬟一眼。
梅疏钰看去,那大平长相极为普通,若是不开口,她是绝不会多看她一眼的。大平?她记得柳儿曾提过一次,原来是个这样的人吗?
如姑娘道:“听闻梅姑娘的手艺天下无双,曾经以一件绿梅争春赢得了皇后娘娘的大加赞赏。前日世子外出游玩,不小心将金麒麟斗篷挂了一道口子。这件斗篷来头非同小可。去岁皇家御猎时,皇上亲手打了一只黑熊,龙颜大悦,见世子穿着单薄,特意赐给了世子,并请了江南最好的绣娘配了孔雀毛织的金线绣的,价值万金。夫人见斗篷划了,甚为生气,唯恐皇上见罪,所以劳烦姑娘妙手回春,补上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