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

  •   第四章
      清晨,睡够了的苏瑾懒懒的从床上爬起来,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窗外没有师兄练功的声音还真是容易让人睡过头啊,苏瑾心道。也是时候离开逢城去皇城看看了,他打着哈欠,开始收拾行李。
      也不知道那小孩怎么样了。想到这里,苏瑾摇摇头,想起了那双始终很冷静的眼睛。
      萧尧。
      上下唇碰了碰,苏瑾一字一顿的低声念出这两个字,嘴角牵连出一个微小的弧度。还真是个潇洒的名字,总感觉如果那个小孩的话,自己也许不用太担心,或许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细细收拾好包裹,苏瑾打开窗户,猛地被风一吹,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小二哥,来一份小笼包,我这就下楼。”苏瑾冲着窗外正在扫地的小哥喊道。
      “好嘞。”
      “今天还真冷啊。”苏瑾将包裹放在桌子上,左右手握在一起搓了搓。
      “可不是么,好久没有过这么厉害的倒春寒了。”小二哥端着笼屉放到桌子上,“包子还热乎着呢,客官吃着暖暖胃吧
      转身给苏瑾到了杯热茶,小二哥走到柜台后。客栈清晨生意有点冷清,小二哥无聊的拨弄几下算盘,忍不住冲正在吃饭的苏瑾说起话来。
      “前几天我那在清河上跑商的堂哥刚从皇城那边回来,说现下那边穿一层单衣还嫌热呢。咱这离皇城不过百里,虽说靠北了点,但四月里这么冷还是头一回啊。啧啧,早起咱去了趟码头,清河刚化冰通了河,这一冻估计又得封十天半个月的。”
      “你刚刚说什么?”苏瑾听到他说的话,眉间皱了皱。
      “啊?”小二哥看苏瑾表情有些严肃,有些茫然。“我说清河估计又要封河了。”
      “不对,上一句。”
      “皇城那边穿单衣还热呢。”小二有点摸不着头脑,“小兄弟怎么了么?”
      苏瑾匆忙把手上的小笼包两口塞进嘴里,剩下的让小二哥包了,拿着就走。“房钱已经结过了。”苏瑾背起包裹匆匆走出了客栈。
      “客官慢走。”小二看着苏瑾头也不回的走了,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了嘛这是,小笼包不好吃?那没道理还带走两个啊。他摇摇头,继续擦他的桌子去了。
      此时苏瑾却有些心惊。
      清河是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水量最大的一条河,虽叫清河,但河水不仅不清,还泥沙的裹挟量巨大,平时给沿岸城镇带来的防洪压力就不小。而现在逢城河段一冻,麻烦就更大了。
      因为地势原因,清河自西向东汇集入海,南北走向偶有变动也波动不大。而最特殊的皇城到逢城一段,则是自北向南流动。皇城在南,逢城在北。虽在北方,但逢城的气候一向温和,就算是冬季也比一般地区来的暖和,这样和缓的天气几乎使人忘了,这般南北走向的河流最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凌汛。
      所谓凌汛,就是上游的水道冰化而下游依旧结冰,上流的河水夹杂着浮冰向顺流而下,在碰到下游河面完整的冰面时而堵塞淤积,甚至造成堤岸不堪冲撞而决口的情况
      苏瑾记得,华夏历史上清河曾有过几次厉害的决口,而其中就有半数是凌汛引起的。自有记载以来最厉害的一次是在晋灵帝时期,清河决口,外族趁机入侵,中原混战几十载,最后齐太祖才得以平定下大齐江山。也是因为这次决口加上连年征战,根基不稳的大齐才在先帝时期遭遇了四胡之乱,直至近年才真正得以休养生息。
      可这春寒一倒,耕种也定受影响,前些天种下的庄稼怕是会受损了,这时若是河堤再出问题……。想到这里,苏瑾愈发加快了步伐。

      终于到达码头,堤岸上依旧是人来人往,船工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和往常一般无二。
      苏瑾站到岸边,只见河面还没有完全结冰,但不少商船已经被浮冰影响。苏瑾再仔细一看河堤,若没记错,他曾经在《水经集考》里读到过,逢城的这处河堤还是前朝遗下来的。虽说这是当时有名的巧匠所造,但毕竟年岁已久又缺少修缮,若是凌汛凶猛,怎么也挡不住的。
      “这码头的管理人员在哪里?我有话想说。”苏瑾看见一人身着官服,想来是个能说上话的小官,便马上走上前说道。
      “李大人岂是你想见就见的?”那人从上打下扫视了他一遍,看见苏瑾一身书卷气,黑发束在头顶,身着一袭月白色的束腰长衫。样貌自然是极好的,但从简单的衣饰来看,苏瑾绝非是那种惹不得的大家公子,口气里不免端着三分。
      这种书生那些所谓的大人自是不会见的。
      “哎,大人您先别走,小生真的是有事情要说,方才赶路有点急,冲撞了官爷,苏某赔个不是。”苏瑾发觉自己有些失礼,赶忙后退两步,身子微微弯了弯,同时向前拱了拱手。
      “烦劳官爷帮忙引见引见。”苏瑾说完,向那人手里塞了些什么。小官似乎没想到眼前这个漂亮书生这么上道,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猛然捉住了苏瑾塞完银子还没来得及抽回的手。
      “就这点儿?”话毕还用拇指在苏瑾的手背上暧昧的蹭了两下。
      手感果然不错,方才这人鞠躬时,从上方角度看去,那束腰的长衫将他的腰肢衬得简直不盈一握,现下自己手里抓着的这只手摸起来也手感极好的。骨节分明,却不粗糙。
      “这位官爷,苏某只是一介书生,手里着实没有这么多银子。”
      “哦?”那人说着,一只手伸过来抬起了苏瑾的脸。
      “你怎么在这里?”耳边突然传来一声询问,打断了正在思考是息事宁人还是直接暴力解决的苏瑾。
      那人放下抬着苏瑾下巴的手,转头看去,苏瑾趁机抽回了被人攥住的手。
      只见面前站着的少年不是萧尧又是哪个?苏瑾忍不住扶额。
      你——来——干——什——么?苏瑾张了张嘴无声的说。
      “你认识这小子?”小官问苏瑾。
      “呃,他是我……呃……”话没说完就没了声音,苏瑾实在不知该怎么定位和萧尧的关系。
      这时,一直站在萧尧旁边的男人出了声。
      “萧兄弟,你不是说来找你哥么,相必就是这位兄弟吧。”精壮的男人又道:“刘大人,这位小兄弟是我孟彪新收的弟兄,大人可要多担待啊。”苏瑾分明从那声“大人”里听出了一丝不屑。
      “哼。”刘大人看了孟彪一眼,冷哼一声背着手走了。

      “多谢孟兄给在下解围。”苏瑾微一鞠躬。
      “不用客气,先前听萧兄弟讲,你之前曾仗义相救,我孟彪一个粗人也佩服的很。如果不嫌弃,叫我一声孟大哥也好。”
      “那就,多谢孟大哥了。”孟彪爽朗的笑了几声,拍了拍苏瑾的肩膀。
      “不过,小兄弟你是怎么被那刘梓平盯上的?这人平时做惯了欺男霸女的勾当,上次被我孟家弟兄吓了吓才不太敢在码头上做太出格的事。”
      “不瞒孟大哥,我确实有要紧事想寻个在码头上能说得上话的官。”
      “哈哈,那些个金贵的官老爷岂是我们这等平民说见就能见的?别怪大哥说话不好听,你这样可摸不着官府的门。”
      “若是不嫌,小兄弟可以把事情给我说说。”
      苏瑾想了想,心道也好,孟彪这种常年在这里跑生活的人,自然会知道很多旁人不不清楚的事情。
      “孟大哥,近年来这码头堤岸可曾有过哪怕一次修缮?”
      “据我所知,应该是没有。”
      果然没有,虽在意料之中,苏瑾还是禁不住叹了口气。他将自己今早的听闻,在码头观察到的隐患和自己的担忧细细说了,就见孟彪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连自刘梓平走后就一言不发杵在一边当背景的萧尧,眉间都几不可察的皱了皱。
      沉默了一会儿,孟彪说:“逢城确实多年未曾有过这么严重的春寒,你这种担忧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仅仅一场春寒就如此恐慌,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呢?”孟彪明白苏瑾担心的有道理,但是在码头跑了这么多年,凌汛虽未听说过,发洪的年份却是见过的,会有这么严重么?他不禁有些怀疑。
      最担心的就是说了也没有人相信,比起别人的担忧,这些人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
      “不是危言耸听。”没想到萧尧这时突然出声道,“他说的有道理,防患于未然。”
      后面还有半句话萧尧没有说出来,现在的大齐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刚刚从战乱中走出来,虽然贫弱但政治清明的大齐了。照现下皇城的形势,如若清河一出状况,局势九成会变。当真到了那时,皇城里的那几位可有的忙了,不知他们会作何应对呢。
      而不管如何,一个动乱的局势都不是萧尧想看到的。毕竟若是山雨欲来,情况对于远离皇城的他来说,多了太多变数。
      总有一天他会回去,回到百里之外的皇城,拿回本应该属于他的东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