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当家人 ...

  •   (其实说起钫家的四姨太那清荣,千桦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说她。这个女人表面看起来是沈家的小姨太太,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的简单。)
      (同样是留洋回来的,那清荣却和毓芳不一样;也许是作为姨太太的原因,她的打扮和其他的夫人太太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没有那三寸金莲。)
      (千桦说,那清荣也是满人,叶赫那拉的后裔,满人没有裹小脚的习惯。他佩服这个女人,是因为她做了连他都没敢做的决定。
      ——摘自何明亮硬面抄第二本,保罗司丹回忆录)

      (从黑白照片上看那清荣,她不像是姨太太,更像是儿孙辈的,关于她为何嫁进沈家,都说是为了冲喜,因此沈家给二儿子娶了这个四姨太。)
      (其实现在看来,那清荣和沈千桦之间的年龄差距,大概只有3岁左右。现在看来,3岁4岁的年龄差,已经算不得什么年龄差了,就好像我与沈黛青虽有9岁的年龄差,但我们的粉丝依然认为我们很像。
      ——摘自文宾达邮箱文档)

      面对钫家财政的漏洞,那清荣只能慢慢地去填补空洞,直到1942年初,钫家的财政漏洞才勉强填平。
      沈千桦看着账簿,不由得鼓起了掌,对那清荣说道:“清荣婶果然是有学识的新女性,这样的难关都被你熬了过来,看来,沈家的未来有望了。”
      老太太对那清荣这一年来的管理很是满意,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但是平静只是暂时的,五月一过,危机来了。这时候,张玉琴向老太太重新提出了两年前的那个要求:分家!
      这一次沈千桦坐在老太太的旁边,静静听着张玉琴提出的一切要求,最后,他提起从英国带回的钢笔,在协议书上圈点批改之后,将协议交给了奶奶。
      “玉琴,看来,是当年我太宠你和祖钫了。”老太太拿着协议来到张玉琴的面前,拐杖驻在地上的声音咚咚作响,“我很满意千桦批改后的内容,你最好点头,别无他选!”
      协议分家的内容很简单,由于铵家和钒家原本都在外地有分号,因此不再分割锦都家中的财产。至于锦都沈家大院的财产,老太太的批示是,老太太选择留在那一方,另一方就得带上家当搬离沈家大院。
      不用猜测,老太太的选择肯定是自己的孙子沈千桦。
      那清荣将当家人的各种印章、钥匙交给了沈千桦,然后回到钫家收拾东西,准备搬离沈家大院。
      “另外,老太太,千桦少爷,”那清荣又开口说道,“清荣个人希望,把千棣留在家中,让他和千桦少爷一起,照顾老太太您,好吗?”
      老太太笑了笑,回头看看孙子,沈千桦没有别的意见,只点头同意了,其理由是大哥沈千杉也一直是留在家中没有离开的,因此只要奶奶同意,他便没有意见。
      现在留在沈家大院中的,除了沈千杉、沈千棣之外,还有钒家的沈千榕。
      几日之间,沈家变成了孙辈当家,而这个当家人,就是沈千桦。
      这是1942年的五月末,沈家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扔到了沈千桦的手中,这一年,他23岁。

      (对于祖锡先生和沈老爷的死,我不知道千桦的心中是否还是有恨,尽管沈家已经分家。在分家之初,沈祖铵病逝,沈千杉得到消息之后,回家奔丧,至此,再没回过沈家大院。)
      (钫家虽然离开了沈家大院,但实际上新居距离沈家大院并不远。在张玉琴和沈千橒听说沈祖铵病逝消息之后,一家人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大火之后,我和毓莨曾经遇到过逃亡中的钫家姨太太梅花,说起沈老爷的去世,她算是吐出了当时的真相:
      (沈老爷在得知千桦海上遇难消息的时候,的确一病不起,但总还不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心想分家想独霸财产的张玉琴则伙同了女婿、三弟沈祖钒以及沈祖钒女婿栗邵,在借口为老爷治病的时候,将他勒死。沈祖钫当时已经吸毒已深,无法去干预,而沈祖铵则是明明知道却没有去阻止。)
      (这一切的结果千桦是无法知晓了,只不过,在此之前,他也已经猜中了九分。)
      (沈祖铵的病逝并非偶然,包括后来沈祖钒遇刺同样也不是偶然。千桦的一封书信,导致沈祖铵日夜收到良心和回忆的折磨,最终一命呜呼;至于沈祖钒的死亡,我更情愿相信他是死在千桦的那把伞骨刀下。)
      (至此,当年参与刺杀老爷的凶手已经只剩下了张玉琴、勇杰和栗邵。张玉琴本来心里藏着鬼,再加上街头巷尾对于千桦的传闻越来越神,终于有一天,当她深夜梦游来到沈家后山时,她终于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结束了这一生。
      ——摘自何明亮硬面抄第二本,保罗司丹回忆录)

      (后来我查阅到了当时法医的验尸报告,张玉琴是死于心肌梗塞,也就是吓死的。至于当时张玉琴到底看到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寻找他的人们,当时是听到了她在嘶喊着什么,大约是在求祖锡先生的原谅。)
      (如此看来,当年害死沈祖锡的人中,她和她的丈夫都占有份了。
      ——摘自文宾达邮箱文档)

      张玉琴的葬礼,沈千棣作为她唯一的独子,走在了送葬队伍的最前面。作为沈家当家人的沈千桦自然也来到了张玉琴葬礼的现场,敬上了三炷香,恭敬的三鞠躬。
      “哥,爹和娘固然有错,但是,现在他们已去,请你不要再怪罪他们了吧。”
      听着堂弟这样说着,沈千桦回头对他淡淡一笑,帮他理了理孝服。“我没有怪他们的意思,他们总归都是我们沈家的家人,所以,也理应供入沈家的祠堂里。”
      沈千棣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这笑容却是苦涩的,当堂兄转身离开灵堂的时候,他终于流下了泪水。
      “哥!”他不敢回头,生怕自己脸上滑落的泪水被更多的人看见,“你是沈家的当家人,需要弟弟帮忙的,请尽管开口吧!”
      沈千桦侧回头注视着他的背影,依旧淡淡地一笑。
      也许他现在还不知道,四个月后,自己的这个兄弟会为了他,奔赴刑场。

      (或许时间上就是这么巧合,42年,我的父亲病危,我独自赶回了英国,留下毓莨和极乐在锦都。当时的爱新觉罗家已经衰败殆尽,于是我将他们母子托付给了千桦和毓芳。)
      (千桦的那份“遗嘱”,是他在我离开锦都之前写下的。当时我并未认为那是遗嘱,反而觉得是千桦自己多虑了。当时千桦撤掉了锦都很多的业务,将属于锡家的资金悉数转移到了英国。而他写下的那份“遗嘱”,则是这些转移资金的记录,和对继承人的指定记录。)
      (然而,他却在继承人的指定一栏,写下了两个连我都陌生的名字,继承的最后期限,是2000年,如果在这期限之内没有找到继承人,或是继承人死亡的话,这笔资金将自动捐赠出去。)
      (除了这份遗嘱,他没有在其他的任何地方留下过这两个名字,他也叮嘱我,绝对不能在任何地方写出这两个名字,因为这将是继承人继承遗产唯一的钥匙。)
      (也许是他已经感觉到危机了吧,而我和他的这一别,竟然成为了永别。
      ——摘自何明亮硬面抄第二本,保罗司丹回忆录)

      (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动乱,所以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沈千桦转移锡家资金的这些举动,因此,也没人知道他的那份遗嘱。保罗先生将遗嘱带到了英国,几十年来,那份遗嘱和那笔遗产一起,静静地等待着继承人的到来。)
      (当我看到“沈烷煌”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感觉千桦先生实际上在和大家开文字玩笑,当所有人用锦都的方言读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烷”和“万”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当年李万昌和沈秋漓想冒充烷煌先生去提取英国银行中的遗产时,却被告知名字有误。)
      (所以,代坤,尽管我们都知道你叫代坤,但实际上,你的大名一定不是这样写的,因为千桦先生给你取好的名字,绝对不仅仅是这简单而常见的两个字,也许这是烷煌先生仿照千桦先生的方式,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吧。)
      (也许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和我一样,佩服千桦先生的深谋远虑吧。
      ——摘自文宾达邮箱文档)

      1942年末,对于沈家而言,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沈千桦的“砝码”。
      这看似只是一份装载牛皮纸信封内的文件,没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重要。
      沈千桦把它从地下室中带出来,在斟酌许久之后,他叫来了沈千棣。
      沈千桦原本的意思,是将“砝码”交给沈千棣的上线,而沈千棣犹豫半晌之后,依然决定让沈千桦留在家中,自己带着砝码去。
      “这东西,是我值得用命去交换的,千棣,你明白它的分量吗?”
      听着这句话,沈千棣点了点头。
      “我明白,哥,我会用我的命去保护它。”

      然而,这一次沈千棣的电报却被沈千柏无意间监听到了,在沈千棣带着“砝码”离开家的前一天,他悄悄地拆开信封,抽走了其中几页。
      这几页纸上的内容令他吃惊,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将消息报告了上级,他知道,现在这样的东西,无论是战争的哪一方,都会非常的需要。
      他苦笑了一下,怎么在此之前,他不知道自己哥哥能够设计出这样的“砝码”呢?
      但是他却不知道,消息正是从他的电文中被人监听了去。第二天晚上,当沈千棣带上“砝码”前去赴约时,不知不觉已经被人跟踪了。
      这是1942年的11月,沈千棣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两个月后,他的儿子沈秋浔就将诞生,而他却再也看不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