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一卷的药膳食谱 ...
-
哼…… 嗯…… 呵…… 啊……
亲爱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本书第一卷孟冬寒气至到此圆满结束啦!该学的都学了,该死的都死了,该拿的都拿了,该铺垫的我也差不多都铺垫啦,下面将进入他们更加精彩彪悍的热血青春!一直以来,我要多谢、多谢大家的支持!继往开来,在往后的日子里,请大家仍然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捧个人场,多多点击多多留言多多推荐啊!
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本书中出现的可操作滋补药膳菜谱供大家同享,读书辛苦有空补补!吃吃更健康,你好我也好,爱玲珑爱十七爱自己爱生活!哦也!~~~
鲜肉松酥夹:补虚养身,适于营养不良、肢寒畏冷人士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400克
辅料:鸡蛋150克,泡打粉15克,猪肋条肉(五花肉)300克,
调料:白砂糖3克,猪油(炼制)150克,盐8克,胡椒粉2克,襄荷5克
做法:
1. 将面粉过筛后倒在案板上,放入泡打粉和匀,中间刨成坑状;
2. 放入鸡蛋、白糖、猪油、香兰素,用手搓透至白糖全化;
3. 再将面粉和匀,折叠三四遍,便形成松酥面皮待用;
4. 五花肉剁茸,加入盐、胡椒粉、老姜粒,用油炒熟成鲜肉馅,冷后待用;
5. 将和好的松酥面皮出条下结子,用手压成面片,中间夹上鲜肉馅成半圆形,圆皮上刷上鸡蛋浆;
6. 放在油锅内炸制成淡黄色至熟后即成。
制作要诀:
1. 松酥皮在制作时,应掌握好面皮干湿度,面皮不能太软,否则出的成品就会变形;
2. 面也不能太干,太干了口感不好,也影响成品质量;
3. 本品有油炸过程,需备猪油约1000克,香兰素适量。
黄鱼饺:延缓衰老、补虚养身、健脾开胃、适合贫血人士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大黄鱼350克,肥膘肉150克,荸荠100克,小麦面粉250克
辅料:韭黄20克,
调料:姜5克,盐4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淀粉(豌豆)10克,香油10克,鸡蛋75克
黄鱼饺的特色:
乳白柔润的黄鱼肉包在圆鼓鼓的饺皮中,尽享鲜鱼精华!
做法:
1.先去掉黄鱼的头,再沿着鱼的脊椎骨将鱼肉平批下来,去掉腹肉,再去掉鱼皮。
2.肥膘洗净后蒸熟切成细粒。
3.将黄鱼肉、马蹄、韭黄分别切成粒。
4.在鱼肉中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姜末和少许水搅拌均匀。
5.再加入淀粉拌匀,最后加入肥膘、马蹄、韭黄粒拌和即可。
6.将面粉、盐2克、水30毫升、鸡蛋混合在一起,揉搓成面团,再将面团分小块,再擀成面皮,备用。
7.擀好的面皮中包入馅,捏好,包成饺子,以常法煮熟食之。
杏仁川贝粥:补虚养身、健脾开胃、适于营养不良人士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杏仁10克,川贝母6克,
调料:冰糖10克
做法:
1. 杏仁去尖皮,焯水烫透,备用;
2. 川贝去泥沙,洗净;
3.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 锅中加入约1000亳升冷水,将粳米、杏仁、川贝放入;
5. 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
6. 粥将成时下入冰糖,调好口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食物相克:
粳米: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杏仁:杏仁不可与板栗、猪肉、小米同食。
川贝母: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燕麦山药粥:此膳适用于脾肾两虚患者,每日服用一次。
材料及制法:
燕麦片50g、鲜山药100g。将山药切片,与燕麦片加水共煮为粥。
清炖羊肉:补虚养身,壮腰健肾,适于肢寒畏冷人士食用
制作材料:
羊肉500克,葱25克,清萝卜少许,香菜25克,味精、盐、姜、醋、胡椒粉适量,香油5克。
做法:
1、将羊肉剁成2.5厘米见方的块,将用刀拍破,葱一部分切丝,一部分切断;清萝卜切两半;
2、羊肉用开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内,加入姜、葱段、萝卜、开水(以没过羊肉为限),再放在锅内的小铁架上,锅内加适量的水(盆的下部分应跑在水中),盖紧锅盖,烧至肉烂时撇去浮油,捞去葱、姜、萝卜,吃时加入葱丝、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盐等调味。
山药炖羊肉:气血双补、补虚养身、健脾开胃、壮腰健肾,适于肢寒畏冷人士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羊肉(瘦)1000克,山药1000克
调料:大葱5克,料酒3克,盐4克,花椒2克,八角3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 将羊肉洗净,切成长6厘米、宽5厘米的块,放入沸水锅氽一下,捞出备用;山药去皮洗净,切滚刀块备用;大葱洗净切段;姜切片备用。
食物相克:
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青果萝卜饮:用于咽炎属阴虚者,证见咽干、咽喉肿痛者,有滋阴利咽生津之功效。
原料:鲜青果30克,鲜萝卜60克。
制法:上2味水煎取汁。也可加米煮粥
常熟叫化鸡:江苏菜 ,打开黄泥,满室飘香,入口酥烂肥嫩,原汁原味,风味独特,并有温中、补虚、清阴之功效。
原料:
嫩活母鸡一只(重约750克)。火腿25克、冬菇15克、冬笋25克、鸡肫25克、开洋15克。盐12克、绍酒30克、酱油25克、葱25克、姜25克、八角5克、玉果3克、丁香3克。
制作过程:
将鸡宰杀治净,丛右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治净,放入盘内,加精盐、绍酒、酱油、葱姜腌制1小时。将丁香、八角一并碾成末,加玉果末和匀,擦抹鸡身。将配料均切成豆粒大小的丁下锅加调料炒成馅。荷叶用水泡洗,酒坛泥砸碎,加水、盐拌和,摊在一块湿布上。将熟馅塞入鸡肚内,包上网油后再用荷叶包裹,外面用玻璃纸包好,细麻绳扎紧,放在泥布上,四角拎起包紧,然后揭去湿布,放入烤箱内烘烤4小时。将鸡取出,砸去泥,拆去荷叶、网油,后装入盘中,浇上原汁,食时佐以葱白、甜酱。
七宝素粥:古书多有记载,又称七宝五味粥,与后世腊八粥近似。有助于消化,晨起喝粥,可以调理肠胃、温中补气、津肾润脾。
材料及做法:
核桃仁(胡桃)、松子、乳菇(乳蕈)、柿饼(柿)、板栗(栗)、小米(粟)和小豆(豆)七种,合称“七宝”,熬煮成粥;而“五味”大概是指其中的核桃仁、松子、乳菇、柿饼和板栗。
京东肉饼:气血双补,适合低温环境作业人群、营养不良者、增肥者食用。
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500克,牛肉(瘦)500克
调料:姜15克,豆豉25克,香油75克,盐10克,黄酱25克
做法:
1. 将白面粉加入温水250克和成面团;
2. 将牛肉剁成肉末放入大碗中;
3. 碗中加入豆豉、黄酱等调味品拌成馅料;
4. 白面团饧后揪成大面剂,用手按扁后加入馅料,制成饼状;
5. 锅烧热后刷一层薄油,放入饼坯烙至两面金黄、馅料成熟即可。
蜂蜜玫瑰凉糕:补血养气,滋养容颜
制作:蒸好糯米饭,备豆沙,可自制,也可买现成的红豆沙(这个会更甜,如果不喜欢太甜,加点黑芝麻粉可中和甜味)。
取一小碗,铺上保鲜膜,碗底用勺子就可铺好糯米饭,铺一层豆沙,然后用糯米饭盖上,再放适量糖玫瑰,最后用糯米饭盖严,把保鲜膜外沿包住饭,轻压实,整好形,再把保鲜膜上层打开,把碗倒扣盘中,如果喜欢还可以撒上果仁或黑芝麻,喜甜再浇上蜂蜜。
糖玫瑰制作:加工前,将花瓣全部取下,不要花蕊及花蒂,净花瓣用淡盐水稍浸泡,可去除可能含的残留农药,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也有一定的杀菌作 用,同时花瓣是要晒干,稍萎缩的,大概晒二至三天,就可收集,用白糖或红糖腌起来,至花瓣出水后,装入蜜封玻璃瓶中,存放于阴干处,这样储存期长,不会受潮。
红糖桂圆姜枣茶:补血益气、养心安神、驱寒保暖
材料: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
做法:(2-3人份量)
1、枣子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细细丝。桂圆去壳。
2、除红糖外,所有原料放小煮壶里,加水至壶4/5处,煮15分钟后关火。
3、红糖放在自己饮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枣茶,不需搅拌即可饮用。这样头几口就能喝出枣子、桂圆、枸杞本来的淡淡甜味。
乌梅糖
《经验方》载,此品有解表和中生津止渴功效,夏季经常食用,可防治中暑发热、口渴、呕恶、腹泻等症。
制法:白砂糖500克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乌梅肉200克,苏叶细粉50克,调匀,即停火。趁热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压平,用刀划成小块。冷却后即成棕色砂板糖。
酥琼叶
宿蒸饼薄切,涂以蜜或以油就火上炙,铺纸地上散火气,甚松脆,且止疾化食。杨诚斋诗云:「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形容善矣。
笋蕨馄饨
据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采笋蕨嫩者,各用汤瀹15炒,以油和之,酒酱香料作馄饨供向客,江西林谷梅少鲁家,屡作此品,后作古香亭,下采芎菊苗荐茶,对玉茗花直佳,适也玉茗似茶,少异高约五尺许,今独林氏有林,乃金石台山房之子,清可想矣。
云英面
其方法是:将藕、莲、菱、芋、鸡头、荸荠、慈菇、百合,混在一 起,选择净肉,烂蒸。用风吹晾一会儿,在石臼中捣得非常细,再加上四川产的糖和蜜,蒸熟,然后再入臼中捣,使糖、蜜和各种原料拌均匀,再取出来,作一团,等冷了变硬,再用干净的刀随便切着吃。
梅花包子
其外观精美,小巧玲珑,放下如梅花,夹起似灯笼,皮薄馅多,灌汤流油,鲜香爽口。佐以香醋、大蒜食用,则味道更佳。史籍记载:北宋时期有享名“汴梁第一的玉楼山洞梅花包子”,形制风味,被誉为“琅缳妙品”深为时人所嗜爱。
我找不到菜谱,不过吃过!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开封,一定要去吃吃“黄家老店”的鲜肉灌汤包(才8元钱一笼啊),注意啊,不是市中心鼓楼广场的“开封第一楼”,而是“黄家老店”,店址在城墙外!那味道好的我已经没法用言语形容了!
香薷饮
药用价值大,如宽中和气,治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或冷物过多,或硬物壅驻,或食毕便睡,或惊忧恚怒,或劳役动气,脾胃不和,三脘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遍体疼痛,胸膈满闷,霍乱呕吐,脾疼翻胃……统统都在香薷饮的治疗之列。尤其是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只要饮上三服,发了汗就可痊 愈。常饮香薷饮,还可益脾温胃,散宿痰停饮,能进食,辟风、寒、暑、湿、雾露之气。
配方: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砂糖少许。
制法: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加糖调味。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雪泡缩皮饮
具有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的功效。特别是霍乱之后服热药致烦躁者,极宜服这雪泡缩皮饮。
成份是:缩砂仁乌梅肉净;苹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两;干葛白扁豆去皮,炒,各二两。
二陈汤:
主治疾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它对“伤酒”无疑是能起化解作用的,即使不伤酒,倘每早起来喝上一盏二陈汤,也会提神养身的,
其成份是: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煎点时,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