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只道老太喊去食饭,桂玉会做事,忙起身扶着陈父去饭厅,陈父就着女儿的手臂
      起身,没再说什么,父女二人到了饭桌,望见一家围着八角石桌,融融和乐,老太也知晓发生了何事,一句句来磨合劝解,终究让两人消除情绪,最终是知晓阖家团圆最好。

      陈家共出三女二男,陈均明至今只娶过一房正妻,纳二房妾,妻陈刘氏已故,

      桂玉正房而出,二姨太林氏出大少陈容博,三姑娘桂茱,三姨太李氏出二少容斌,二姑娘桂华。

      陈家商贾出身,发迹后,陈均明迎娶苏浙大家刘家小姐,过往最轻蔑的莫过于这种南下经商,即便家财万贯,比不过钻进铜臭,唯图势利,

      当年父母婚事的艰难不想可知,刘家只看在老太太的面上才答应婚事,
      刘氏过身后,陈父亦是多年未扶正再娶。

      即便如此,桂玉对母亲的记忆仅凭听说,连她的语音面容都是一片模糊。
      散席后,老太寒喧几句,到了时辰各人也返屋歇息。

      桂玉在家歇了几日,换件蔚青旗装,披了件洋式长外衣带礼帽,直去陈家字号,
      陈家祖上本是作粮食买卖,赚了钱,继而往北扩展生意,后又作起生活杂品,又因前几年战乱,把这生意做到俄国去了,

      倒买一番,竟又大赚一笔,做出了苗头,如今陈家在贸布,杂品货居,古董洋行,钱庄都旁触,唯不敢丢了本行,依旧坚守做大。

      桂玉一去,就见容博在里头做账,喊了声“大哥。“

      容博抬头,见桂玉这番打份,也愣一愣,忙招呼她坐下,又到后头招呼一下伙计,
      才来桂玉跟前落坐,“大妹怎么来了,阿爸宜今同李掌柜倾生意,怕未有这么早回来。”

      桂玉也笑了笑:“那不巧了,原本是想来找阿爸的,晚黑返屋他老人家又早歇了,不好打扰,只好在这等下了。”

      容博也陪笑后,只说:“大妹去上海读书回来后,见谈果然是不寻常些,大哥打小就围生意转,二弟也被阿爸带着学做生意,家里只能出你这个读书人了。”桂玉捏着瓷杯,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唇,

      容博又接话:“阿茱见你在上海那边,也说要去陪你,这几日见你回来,也跟阿爸说了,让她也去上海待上些日子,阿爸也没说什么,只安排她去教堂那旁新建的女立读着书。我想阿茱去了上海也未必好,毕竟她也不似你…

      外家在那边有人……我想着,这件事大妹看着帮下忙,即是阿茱想,就教下她。虽这边的学堂比不上上海,但那资质却是差不到哪里。”
      桂玉见大哥把话都摊白了,不禁惊了一下,

      平日里容博说话是在生意场上练过一番的圆滑精明,如今却直直把话说出…这事又关乎桂茱,也是念妹心切,难怪会有这番话出来。

      容博见她不作声,急说:“大妹,大哥没其它想法,亦不是话责难你,毕竟一家人,阿茱又是老幺,可以的话就帮衬下。”

      桂玉见他恳切,只点点头,

      “我明大哥的意思,女仔读多点总归是有好处,阿茱还小,想见识多点又不是坏

      事,但大哥同二妈又放不下心,不如我去同她倾下,看她什么想法。”容博也点头赞同,连说麻烦了。

      到陈均明回铺,桂玉进内房与他闲谈几句后,提起这件事,

      陈父皱了皱眉道:“三丫头近来为这事求我求得紧,无怪容博又与你聊这些。我

      问过三丫头她妈,也不赞同女仔读那么多书,我打算送她去西郊那的学堂,资质是万万比不上南京上海,去那里读不过让她图个痛快,又烦她到时不同意,闹出个大头佛(麻烦),到时就多多麻烦了。”
      桂玉踌躇了一番,

      道:“阿爸,你看我去作阿妹陪读可好?”

      陈父瞅她一眼,不满道:“你读书还读不够吗年岁也不小,你是家姐,怎么也应

      在家待嫁,如今家里也不拘着你,这样抛头露面难免惹人垢言。”

      桂玉劝说:“我不过去那支教罢了,在上海那边的同学毕业后也不少去当先生,

      有些还是官家出身,何况小妹那是女立,先生们都是女夫子,哪有什么抛头

      面?阿玉就是在里头支教又是可以嫁人的,又能照看小妹,等到小妹毕业了,阿玉就可安心的相夫教子。”

      陈父听后,也没说什么,桂玉看他满脸不情愿,也不请求。

      返陈宅后,桂玉在房里思索了番,去了桂茱房里,问了问她对学堂的开设学科感觉如何,又提了提自己陪读支教的事,见桂茱听后是满脸恹恹,便不再提。

      再说这桂茱本想着自己若能若桂玉一般去上海读书,不定能跻进那贵流名门,

      上两年自己跟父亲赴徽州谈商时,见识了军阀军官小姐的上流摩登,别说上海

      这等大都市名流晚宴更是不绝,又想桂玉读的可是专设官家女子的私立女校,凭阿爸在上海的生意,送进去应是不成问题,实在不得让阿爸求一求家姐的外家,总是有办法进去的。可如今听桂玉一说,见她毕业后也只是回广州当个女先生,先前见她参加什么聚会也不过是靠着外家的能耐。心想自己没个官吏军

      长的显赫外家,又要离家这么远,有个好歹没人照应,广州这边虽没什么军官大头,那学堂里也有不少小姐是广东高官旁戚,更有身世是商业大亨的,

      思量一番,心思只得歇下。

      当晚桂茱就寻到二姨太那,说了桂玉的打算,道是家姐的一番心意,自己也不必

      去什么上海,在广东亦能好好读书。林氏听了,自然欢喜,细女能放下这念头自

      是好的,女仔就要乖乖在家待嫁,读那么多书又不得当饭吃,见她不执意去上

      海,也允了她在广州这边学些时日。一边又诧于桂玉的打算,细想这桂玉又是嫡

      出的,来作我这二房的陪读,可是赚足门面,虽然如今不时兴嫡庶之分,可那些

      官太最讲究这种,不说其它,就那三房有这大房陪读的待遇?

      二太寻思出种种好处,心道她家大姑娘就是会挑个好时日回来。体已了自家姑娘一番后,打好主意明早寻老爷作个主。

      次日午歇后,桂玉在阿太房内与李姑叠着元宝,备着拜神,城叔赶来同桂玉讲声

      老爷唤,桂玉就行去书房。

      陈均明见了桂玉,心想大女定是愿意去授学的,桂茱不再执意着去上海,二太又

      来请求让大姑娘去照看着小妹,容博也是赞同,陈父本不是迂腐封化之人,这事

      大房二房主意也统一,大女的婚事又急不来。就允了桂玉去教书,桂玉一听,也

      是一愣,本想着不能成的事,父亲竟是应了,心里有了着落,即刻回房写信给舅父,

      托他让上海曾教授自己的恩师寄一封荐语给南京女立,陈父也与教堂修女与校长打了照面。

      一月后,桂玉要到学校面见校长。曼丽初见桂玉,与她握了握手,望着面前女孩

      秀丽白净的面容,眉梢眼角尽是婉致,就是学堂里的小姑娘,哪里像是个女夫子。

      曼丽从南京初到广东,一口标准国语,同桂玉说道:“陈小姐在上海西南女校毕业的?”

      桂玉点头笑道:“是的,学的是历史课系。”

      曼丽笑着接道:“西南名校,胡先生也是历史教学里的教授了,陈小姐师承老先生门下,才不可忽,真是后生可畏。”

      桂玉连道几句不敢当,

      曼丽又问:“小姐可会洋文?”

      桂玉答道:“会的,虽不是专研,在学校也读过这门科。”

      曼丽点点头,

      解释道:“现在办学艰难,学校的投资大部分是教堂出的,南京那边出的也只是师资,想着陈小姐若会洋文,也好跟圣父修女们沟通,往认真里讲,陈小姐这样的年纪资历,即使是南京院校出来,顶尖也只能当个助教,只是校内空缺师资,这些便不讲究。”
      桂玉笑了笑,也不介意:“当然,等贵校正式运立,人才辈起,我怕还是得回助教做起。”
      曼丽笑笑,也给台阶她下:“小姐资历好,我也是从助教起熬了几年,如今刚来广州一句广府话都不认得,又得重头学起。”

      桂玉又是敬慕曼丽的自独自强,又是客气一番。

      老太听到桂茱去读书的事,满脸写着不满,但又是老爷家作的决定,只骂了几句二房不识事。

      桂玉办好了授课公文,悉解了学校情况,在这几日备了课案,与桂茱讲了些外文口语。

      桂茱比桂玉更晚上女立。三姐妹幼时都请过先生教习,桂玉十二岁去上海求学,

      寄居在舅父家,桂华桂茱就留在岭南家中。桂玉就读四年就毕业,桂华与桂玉同,年桂茱比桂玉小一两岁,国文基础都在幼时打好了,关键是外文功底薄,阿玉专课却是历史,专业课的分数也是不低。

      桂茱上课那几日,桂玉也去了学校上课,学校的外文教师在香港耽了几日还不能

      到,教国文的孔先生又担起的外文兼课,孔先生又是湖南人,讲国文时用的是国语,学生听不懂倒是能看懂,这一到外文课,个个是又聋又盲。若停了这科,过

      些时日,就是年末,这门课程又到年初就止,校内除了修女只剩桂玉会洋文,又

      因桂玉会广府话同国文,只能让桂玉去代教。桂玉刚授教,进程还不熟就同担两

      门科,对着那些官商家的小姐教课态度又要进退有度,忙得不可开交。

      十月中教外文的教师到职桂玉才松一口气。快到年底,陈父要去出饭局应酬,本

      是些官商借机合作的聚会,也要携带家眷,会上不乏些后生才俊,官家小姐,陈均明想让容博,桂玉陪同。

      桂玉听后,蹙了一阵眉,向陈父推脱:”那日中学里有话剧排练,要安排我去配词,阿爸,要不我年后再陪你 ?”

      陈均明问:“什么安排不都可以推掉?你又不是学生,怎么让你去演话剧?”

      桂玉也蛮为难:

      “校长给的安排,不好有推词,就应下了,说是散学观礼的演出……”
      。

      话未说完,给外头一声”阿爸”打断了。桂茱兴致蛮高的走进来,看见了桂玉,

      说声:“大姐也在啊。”转头就不理,

      对陈均明说:“阿爸,听大哥说你要去林厅长到参加宴会,正好可以带家眷,阿爸也带上我,听同学说她们会去呢,我们都约好了。”

      说完,挽着陈父的臂膀细细哀求。

      陈均明一听,看了一眼桂玉,

      对桂茱撒手道:“胡闹!你说去就去,想得这么称心如意。你没见我与你大姐在谈事,先出去。”

      桂茱心里忒不忿了,当她不明陈父想让桂玉去,学校参加话剧她比不过那些有面头的官家小姐,在家也要她让?

      桂茱红了眼眶,委委屈屈:“我知道阿爸不待见我,我要去上海阿爸不肯,如今阿

      爸安排我上学阿太也怪罪,大姐样样都好,读书又好,阿爸看重,阿太又疼爱,

      阿妈同大哥又称赞,阿茱做什么都错,连在家都不被待见,还有脸去什么宴会啊。”说完抽噎起来。

      陈父铁青了脸,骂道:“瞧这说得什么混账话,敢情家里没一个人待见你,呆不下去了”

      桂茱一听,赌气似的愈哭当厉害。

      桂玉在一旁,看父亲气恼起来,劝着桂茱:“怎么闹起脾气来了,愈发像个小孩,阿爸又没说不让阿茱去。”

      又去倒杯茶给陈父,说道:“阿妹虽有些不懂事,但好在懂得交际人情,跟同学又处得来,小女仔又没有那么贪顽,要求不算过份。”

      阿父摇着头,念叨几句:“不知所谓,不知所谓。”

      桂玉见他气已消了大半,对着还在呜咽的桂茱要训话,话要陪阿太打坐退下了。

      陈父训完桂茱,见她实在想去,又认错了,以往也带过她去这些餐会,也应了带桂茱同去,
      本也想带上桂玉,不想她又为难就作罢。

      那日排练后,曼丽找到桂玉,与她谈谈细节,说明这次散学观礼不乏南京与广东

      两边的教育官员参礼,包括投资的教堂信徒,到时只怕需要个翻译陪同,将近年

      关,教习外文的先生需赶回去过年,家住番禺的桂玉无疑使最好人选,曼丽又想

      到她又是未出阁的小姐,得需询问下桂玉的意见,若是这个人选没了,又得花一番大功夫。

      桂玉不忍见曼丽为难,私自应了下来,曼丽婉柔的笑着,不断道谢。

      桂茱参加完宴会回来后,见她颜带笑意,柔上眉梢,对陈父长辈们都孝顺,恭敬

      了许多。惹得二太不断夸赞阿女生性了,陈父也开怀了些。

      礼拜前天,学生都跟着外文教师与修女去了教堂,桂玉准备回去,刚出校门就有人叫住了她,桂玉回头一看,那人走到她面前,喊她同学。

      钟闻清好不容易见到学校有人走出,走近看见桂玉,愣了愣,

      桂玉一袭布衫,白莹的面容不笑带俏,娇娇艳艳,如三月梢梅,移不开眼,一见便落在心头,叫人要紧紧呵住,护住。哪堪漏闻。

      桂玉看自己一身布裳衣裙,也像学生装,难怪他误会。开口问:“有何事?”

      闻清回神,才礼貌问道:“请问贵校如今还未散学?”
      桂玉目掠了面前人,钟闻清身着西装马甲衬衫西裤,颈脖处还围一条脖巾,头发中分,用头油往后梳的一丝不苟,正是时下流行的归洋打扮,

      面目清秀,高挺的鼻,看着文质彬彬,眉目还带些稚气,显得年青。

      桂玉笑着答道:“学生们还在教堂,先生找人?”

      闻清答了一声:“是的,家妹在此就读。”桂玉颔首,一笑后正欲离开。

      钟闻清见状,急急的叫了声,见桂玉转头,心想又不好问女士的名字,只能介绍自己:“鄙下姓钟,名闻清。”
      桂玉一愣,倒没想他这样说,笑一笑:

      “幸会,钟生。”

      转身离去。钟闻清满是怅然看着桂玉走远。

      桂玉回见后便吩咐车夫回校门接应桂茱,自己回房看书了。

      桂茱跟着钟瑶走到校门,远远的就看见钟闻清的身影,桂茱与钟闻清相识是在上

      次宴会上,钟瑶介绍桂茱与闻清认识,钟闻清是个留洋而归的官家子弟,素念追

      求国外的民主自由思想,父亲原是民国外交部官员,调任来了广东。

      钟闻清在宴会上对桂茱印象不错,这次前来也不单只为接小妹回家,也想来打探

      佳人名声,只是刚遇见了桂玉,闻清见了桂茱也蛮心不在焉,不过却照足了绅士

      风度向桂茱打了招呼,并送了一束花。

      本来这在闻清看来只是极为普通的打招呼方式,女学生们见到这样的西式的礼仪,闻清长得又是俊朗修清,却觉浪漫不已,像极了电影里的浪漫绅士。

      桂茱也不禁红了脸,樱桃红绽,满是羞涩,

      钟闻清礼貌客气示意开车送桂茱,桂茱对他好感更甚,

      可见自家的车夫也到了,说句不再麻烦,与钟瑶,闻清告别后抱着花就离开。

      再抬头,天也近黄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