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毕业 ...

  •   “我觉得那些看得见的不幸是确实存在的不幸;而看不见的,就像你刚才说的劣根性,就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看见,而且它是普遍存在每个家庭里的,只要是人人都有的缺点,那就会成为一种共性,就不会被责难,所以作为有这个缺点的个体本身也就不会觉得不幸。”园园说得倒挺硬气。
      深入的思考,会令一个软弱的灵魂胆怯起来,乐观的设想和偏执的理论都会被胆小者拿出来保护自己。
      “不觉得不幸么?争吵、嫉妒、愤恨、冷漠,人们时时刻刻不都在忍受着、对抗着这种不幸呢么?”李萱有点同情地说。
      “哎哎,你这论调可有点悲观了啊!”园园转移论点,想以此获得安全感。
      “这不是悲观,只是承认现实。”李萱也不想深入讨论人的劣根性。
      “经你这么一说,那我还真应该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既然人性的缺点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跟人的生命是连体的,相比之下还是物质安全感强些。”园园半开着玩笑说。
      “人本身就是物质的,也是依靠物质生存的,追求物质一点也没错。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物质经济建设也一直都是人类的主要工作。评价一国国力也是评价百姓的经济收入,也没评价百姓读几本书,发表过什么样的作品啊。”李萱笑着说:“其实我想说的是物质是人生存的必须,富有营养的思想也是生存的必须,因为再丰厚的物质也强大不了懦弱的灵魂,但人们总是太侧重物质的建设而忽视了思想的健康!”
      “是啊,因为物质是否强大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思想跟精神是穷是富的就没那么容易被发现哪!”园园笑着说。
      “是啊,这还是人的虚荣心理作用的呗!”李萱说:“所以我就不能理解了,两个跟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条件因素,人们为什么全力以赴地都奔着物质建设去,而不花些精力去做很容易实现的精神建设?”李萱说:“结果呢,就会发现,完成了非常艰难的物质建设之后,生活也不见得那么美妙的,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因为连自己内心缺乏灵魂的事实都发现不到了!”
      “其实现在的人们,无论你追求物质建设还是精神建设,别人总能找着嘲笑你,鄙视你,抨击你的理由!”园园说。
      “批判别人总比建立自己容易许多。”李萱轻松地说:“我觉得这个问题跟人们的传统教育意识有关,当然也有清高啦嫉妒啦之类的心理作用。”
      “什么样的教育意识?”这么个结论园园是喜欢的。
      “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意识里,都片面的提倡纯洁人性品质的教育,一味的教育人们宽和,善良,勤劳,朴实… … 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人性的。善良,宽和,勤劳,朴实,跟自私,虚荣,贪欲,懒惰是一样客观地存在在每个人体生命里的,而这些人性在每个个体身上,也会根据不同的环境或者个体本身对自我本性的控制能力,而展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应对生活状况。”
      “我们的教育总不能去鼓励和发扬人性的自私,贪婪和软弱那些缺点吧?”园园笑着问李萱。
      “呵呵,不鼓励和发扬也不能刻意无视或者有意隐藏啊。”李萱认真地说:“亦或者人为地抹煞掉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我觉得我们对人的弱点普遍缺乏一种包容的态度。”
      “你那意思是把人的劣性和弱点也放到讲堂上去啊?”园园笑着问她。
      “是,而且堂而皇之的。”李萱严肃地说:“鼓励全人类理性对待,这对于社会的文明建设,也许效果更好。”
      “你不觉得把人的缺点和弱点放在桌面上研究,就有被偏激的思维篡改是非,从而被大力提倡的危险么?”园园是个聪明的女孩。
      “人类社会里对人的劣根性一直持有感性的批判和刻意掩饰的态度,而人们对人性的这一自然特征也长久保持从不见光的习惯。我觉得那是不合理的,人们应该理性对待人性中的劣性,把它放在桌面上放在阳光下加以正视对待。”李萱说。
      “那么我们的课表里将添加一科目,就叫‘人的恶劣本性之解析’。”园园笑着说。
      “你这还是从道德情感角度看待人的劣性,难免有消极思想传播的危险了。应该从自然生理角度去对待,应该叫‘人性要素’。”李萱轻松地说。
      “哈哈哈,这一科目怎么教呢?”园园觉得很有趣。
      “不知道!“”李萱也笑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对人们欲望的引导上。人们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就好像一艘几百万吨重的货轮,调头没那么容易,是需要点时间的,调转急了还有倾覆的危险。”
      “只是引导?那些必要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知识干脆不教了得了?一切科学跟理论也都不用进步了?人类也不用代代相传了?”园园问,她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
      “具体的知识体系可以放在被教育者前进的路上,有需要,就会被捡起来。”李萱说:“不用泛泛的,人人都去学啊!”
      “听起来像打通关游戏捡装备。”园园笑了。
      “差不多。”李萱点头也笑了。
      “照你这么说,那我们还要不要追求那些美好的精神境界啊?”园园想用李萱的价值观对付李萱的论据。
      “当然要啊,只是不应该那么纯粹。那只是一个理想,是支撑人们精神的希望。我觉得,大概只有在极端的精神自由或者极端的物质丰富的条件下,才会产生纯粹的美好的人性吧。那像个无穷数值一样,仅仅提供方向,却不可能到达,起码在人类社会是不可能的。”李萱挺遗憾地说。
      “那么那些天生精神层面匮乏,没有受到很好的精神滋养的,思想浅薄又苍白的人呢?还有需要依靠物质填补精神空白的人群呢?如果既没有物质满足,又获得不到精神的慰藉,他们就陷入不幸的深渊去么?你得承认有这类人群吧?”园园喜欢这话题,便更找些难题来凑趣了。
      “是啊,有这类人群。”李萱缓缓地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欣赏到美的能力的,因为这需要两个条件,能体味美的心情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你刚说的这类人群分两种,一种是没有很多情感需求的,理性思想比重大,只知道劳作生存的人,这样的人对不幸的感知力很低,相对的他们也没有幸福的感知力,活着而已;另一种则是精神力量不足够支撑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人,这样的人就属于弱者了,没有自我救赎的能力,自私、抱怨、愤恨,软弱得支撑不了自己的生命,劣根性比重大,那是一种自身带有不幸种子的人,而自己却精心把它养大,最终却吞噬自己。那是一群没有幸福能力的人。”李萱平静地说,语气里说不清是悲哀还是同情。“其实人的精神才是人自我救赎的真正力量,就好比人在面对死亡的关头,物质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精神力量却可以帮很大的忙。”
      “照你这理论幸福美好的生活还存在么?如果不存在你趁早告诉我,我省点力气!”园园笑着说。
      “相对存在,幸福其实是人们一种对愉悦情绪的感知,是相对的。所以幸福也是一种能力,跟人类的其他能力一样,有的人天生就有,有的人后天也可以练就。”李萱笑着说。
      “什么样的能力?”
      “对抗不幸的能力。”李萱答。
      “我觉得我每天都在对抗不幸,经验丰富。”这姑娘自嘲似的抬杠。
      “你那不叫不幸,顶多算是不如意。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园园,你细算算,谁能逃脱了这八苦?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如果真是这样,园园,你说在痛苦里我们怎样获得幸福?”李萱温柔地问园园,那语气更像是问自己。
      “没有例外?这太残酷了吧?”可怜的姑娘被室友的幸福理论说得心情不大好了,“好吧,我只要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房子,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收入,普通的孩子,普通人的生活,总之跟所有普通人一样。我承认只要有人就一定存在那些人类的劣根性,我愿意跟这些劣根性生活在一起。我只要跟大家一样,就不会遭受责难和非议。这就是我要的普通的生活,不过分吧?”
      “你想要的这些比其他人并没有高贵到哪去,你认为是理应实现的,那也只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不判断而已。你的这些希望看似平常得很,实际上还是奢侈的,你想要的还是太多了,因为‘普通’这个词在不同人眼里程度还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会穷其一生追逐自己认为的普通的幸福生活。也许上帝是有宠儿的吧,你不会愚蠢到认为那可能是你吧?”李萱的眼睛盯着室友但更像是在跟自己交流。
      “照你这理论,人是不可能幸福的了,幸福只是拴在拉磨的驴眼前的那根胡萝卜,不是让你吃的,是让你往前走的。”园园的笑着说。
      “不,幸福是有的,其实幸福的密码只是在你对待不幸的态度上。”李萱说得很确定。
      “把磨难当娱乐?”园园不屑地问李萱。
      “好境界,只是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李萱笑答。
      “不是普通人能做到?那么你说普通人要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园园很想李萱给个简单明了的结论。
      “每个人都有资格幸福,幸福指数取决于物质和精神条件跟欲望的配比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需求越少的人越幸福。”李萱坚定地说。
      “你这理论是说幸福能够自己给自己的?”园园有些不屑。
      “只能自我给予!无论你的幸福是依仗于物质还是精神,外界环境只是提供条件,这都需要你做出选择和行为。幸福是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心灵的一个交代。”李萱说。
      “我觉得眼下我能做周立刚的女朋友就很幸福了,还用不着培养对待不幸的态度。”园园又在想自己的事。
      “我仍认为,婚姻是不应该脱离爱情基础的,爱应该是建立在一切物质条件上的第一婚姻前提。”李萱说。
      “我可以赞同你的想法,但我还不能强迫自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园园固执地说。
      “各人按照各自的性情做选择,所以各人也在各自的选择结果中经营自己的幸福吧!”李萱说,她感觉有点累了,面对一个价值观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同伴,说什么都是无意义的。
      “说了这么多,你还没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呢?”园园问李萱。
      “我前面说的那些一直都是在告诉你该怎么办!”李萱说。
      “不能更直白点么?”园园问。
      “你就当这是你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吧,跟周立刚成与不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你能得到你想要的生活!”李萱说:“接下来的路,何去何从你可以自己决定,无论结局怎么样,我想那都跟你的性格,跟你的选择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性格支配着自己的人生!”
      实验室里能够把空气的成分一一分解,真希望谁能建立一个分解情感的实验室?!精确地分析出某人的爱情成分,有多少成分是纯爱情情感,有多少成分是纯物质需求,亦或有多少成分是生理或心理需求… …
      李萱,这个爱思索的聪明姑娘,对人性有着最宽容的理解,对人生也有着豁达的淡然态度,在她的手里,似乎持有着最正确的生存理念,只是,这个没见识过真正的人类社会的缺乏实践的姑娘,未来在磨难面前,还能够用这正确的思想拯救自己跟自己的亲人们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