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番外:北伐 ...


  •   偌大的周皇庭空荡而寂寞,烛火摇曳,闪着几点灼热的光。周世宗柴荣坐在王座上静静擦拭着手中的长剑,神情肃穆而威严。
      玄朗跪在殿外安静地等待,此刻夜已经深了,他却一丝睡意也无,浑身的肌肉紧绷着,双眼盯着殿内,耳朵竖起,连风声都不愿放过。
      终于,他听见里面传来那声熟悉的召命。几乎同时,身体已快于意识先闯入殿中。
      “阿朗,南方已平,朕再无后顾之忧了……”
      低沉的嗓音暗示着一股子隐忍的情绪,听到挚友近臣的耳中,不言而喻。利剑清脆的长吟响着一曲绝唱,玄朗低着头,许久没接话,眸中的情绪看不真切。
      等不到回应,世宗亦无指责,竟叙叙聊起了旧闻:“清泰三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
      “会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晋都东京,灭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
      “显德元年,刘崇亲率三万大军,以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直指潞州,契丹趁机派援军七万犯周,朕御驾亲征,止贼于高平。然,贼心不死,数日扰吾北境,烧杀抢掠无数……”
      世宗的语调没有起伏,言语却直刺人心。玄朗跪在玉阶上,惨痛的往事一桩桩一幕幕浮现眼前……
      断不敢忘,少时浩劫,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思及至此,纵使心中还有别虑,亦不愿再忍。
      玄朗深吸了一口气,拱手抬头,终于给予了世宗一个坚毅的眼神,快意道:“臣已吩咐大军城前列阵,只待陛下一声令下,生死不悔!”
      如此一番豪言,让上位者动容。世宗走下王座,与玄朗咫尺而立,忽而笑了,轻声道:“卿果不负朕望,乃真英雄也!”

      显德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周世宗柴荣再次披上自己瓒金的战袍,一柄长剑直至晴空,号令众将御驾亲征。
      “朕在此立誓,即日起倾全国之力,北伐契丹,还吾幽云,寸寸河山,分毫必争!”
      豪言壮语不敌雄心万丈,玄朗看着烈日下的圣主,依稀忆起少时笑谈,恍然如梦。
      那时,少年风华,开口便是惊人之语。
      “可恨贼人凭一己之私将幽云拱手让人,使吾中原一方百姓独限外境,耻也!危矣!若哪日吾有号令群雄之能,定要亲手将敌人统统赶回北境,还吾十六州净土!”
      原先以为痴人做梦,没想到有一日竟能美梦成真。
      显德六年四月十六日,周世宗率军抵达沧州,召集各部援军,直驱北上。
      四月十七日,大军到宁州,守军王洪望而生畏,弃城投降。
      四月二十日,世宗已路、水两路进军,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兵锋直指辽“南京”幽都府前哨——益津关;令命赵匡胤为水路都部使,沿京杭大运河南围而上,响应陆军,逼近瓦桥关。
      两关兵将,无甚抵挡,怯于周军威势,呈书投降。
      接着,从淤口关,再到瀛洲、鄚州,世宗几乎是以一种“破釜沉舟”之慨一举夺城,三关三洲十七县,一万八千多户百姓尽归周境。一时间,山河撼动,举国欢庆。
      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使命至此已完成了三分之一,世宗设宴瓦桥关,对众将士敬道:“契丹霸道,犯吾疆土,欺吾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吾大周男儿,皆是热血忠勇之辈,明日便随朕出征,破契丹,取燕云,复汉地中兴!”
      这一番热血至此,激起群情激愤,纷纷高呼复声:“破契丹,取燕云,复汉地中兴!”
      那一夜,或许是五代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夜,若非天地不仁,突生变数,或许故事便会就此改写,断不会叫诸多英豪饮恨,叫万里山河痛哭。

      许多年以后,届时已成为新朝明主的赵匡胤,一直未曾忘记旧友的遗愿,他毅然拒绝了臣下“广运一统”的尊号,怅然问:“汾晋未平,燕蓟未复,称一统可乎?”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番外:北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