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王朴 ...


  •   玄朗在看时,柴荣仍按捺不住兴奋,反复叫嚷着:“此子所言甚合朕意!如此雄才大略者朕定要重用之!”
      这篇《平边策》确实写得不错,他不仅为世宗提供了一个“先南后北”的三步走战略方案,还将双方优劣有理有据得摆出来,极具操作性。最重要的,写文的人极会揣摩人心,一字一句正合世宗之意。
      在陛下心中,早有称霸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广纳政见不过是为了再次印证自己的想法。
      玄朗虽然懂得他的心意,却无奈提不出更好的对策。而这个比部郎中也不知是哪里窜出来的奇人竟将这天下形势分析得这般透彻,若说是卧龙在世也毫不夸张。
      “陛下,这位大人所言极为有理有据,明日不妨召来见见,说不定真寻到了一位旷世良相!”
      玄朗此言道得诚恳,对于像韩先生一样的善用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儒士他向来比别的武将更为尊敬。
      君臣二人商议后,又细细将那篇《平边策》研读了数遍,竟是彻夜未眠,心悦诚服。
      翌日早朝,世宗先是装模作样地将诸臣皆夸奖了一番,然后才点出几个颇为欣赏的高才,最后一个提到的便是最让他喜爱的比部郎中——王朴。
      “朕读罢爱卿所奏,醍醐灌顶,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而坚者为难,易者宜先,难者宜后,则所以先吴而后并也。如卿之高才,当真举世无双!”
      世宗这般夸赞一人还是第一次,众臣一开始还有些不服,待传看过那篇奇文,顿时哑口无言,纷纷像隐在角落的那人投去钦佩的目光。
      作为儒生,王朴既不像武将那般鲁莽又不似文臣那般羸弱,他平日虽从不发表过多见解,心里却如悬着一面明镜,于世外而观,气度不凡。
      世宗心中欢喜,赏赐也十分丰厚,王朴上前领命,面上却无一丝喜色。
      他这副表现很快引起了上位者的注意,忍不住问道:“卿因何不悦?可是觉得朕的赏赐太过轻薄?”
      王朴一听这话,迅速拜身下去,朗声道:“为陛下排忧解难,进言献策本就是臣下的责任。如今陛下仅凭一纸文章便给予臣如此厚赐,断不是臣命中所能承受的福报……臣惶恐,望陛下收回成命!”
      这话说得实在新奇,世宗看着深伏在地的纤弱身形,越发觉得有趣,不禁笑道:“卿既言无功不受禄,不如再献一策,以不负朕此前隆恩。”
      世宗的提议让朝中众人皆是一惊,个个忍不住为王朴捏一把汗,暗道此人真是不识相,非要拂了陛下的好意,看如今他该如何收场!
      然而,旁人再着急也无用,当事人听后,只是淡淡一笑,竟真的拱手献策道:“既然陛下有言,臣正好有一策献上,姑且容圣上先听。”
      “卿且道来。”
      “是,陛下!自唐末以来,各地年年兵乱,民无以托遂多铸佛祷告,近年来甚有私道铜器铸造佛像者,境内寺庙逾三万余所,占地千万余亩,僧侣尼姑超十万之众。对此,臣以为佛家普渡众生,以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心中有就佛。向佛之人不必日日青灯苦守,唯有一颗真心向善便是修行。故而,若我佛慈悲能以身布施,将寺庙所占土地、劳力奉于朝廷,从而拯救更多的百姓,岂非善举一件?”
      王朴的话实在大逆不道,朝中诸臣多有信佛者,听到这样的话,几乎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辩驳。
      然而,世宗始终微笑着,他没有武断地打断对方的奏请,也没有立刻赞同对方的意思。良久,他泯然笑问:“卿是要朕效仿三武灭佛么?难道就不怕因果循环,降难于国?”
      王朴闻后,摇摇头拜道:“臣并非请陛下效仿三武之法,三武灭佛手段激烈,无辜死伤者无数,是为暴举。然,臣之对策实乃善举,归自由于信徒,返家园于良民。令天下共享繁华,佛光普照众生,而非限于一隅,妄称慈悲。”
      王朴的话句句箴言,叫人无法究其不是。周世宗静静地看着他,眼里有一股难以言说的不明意味。终于,在沉默片刻之后,帝王于上位抚掌大笑,颁下一部召令来:“释氏贞宗,圣人妙道,助世劝善,其利甚优。前代以来,累有条贯,近年已降,颇紊规绳。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敕天下寺院,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非敕额者悉废之。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烧臂、鍊指、钉截手足、带铃挂灯、诸般毁坏身体、戏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称变现还魂坐化、圣水圣灯妖幻之类,皆是聚众眩惑流俗,今後一切止绝。”
      此令一出,天下哗然,当即就有信徒奔走抗议,然而,世宗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学着王朴的说法,笑道:“佛家普渡众生,以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心中有就佛,佛像不等于是佛。朕只是对佛教进行改革,并没有毁灭佛教。朕此举,一是救佛,二是救民,佛民两便,有何不可且朕常听闻佛家慷慨,不惜以己身布施天下,而今不过奉损区区铜器土地,何足挂齿?若朕之身可布施天下,朕又有何惜!”
      如此,再无人多言。是岁,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仅余诏前三成。
      世宗执意灭佛自然引来巨大的非议,如此损阴德的事,也让身为好友的玄朗担心不已。
      “陛下以己身献天下,臣无可厚非,可是佛家常说因果轮回,臣担心……”
      后面的话不好再讲,然而上位者也已经心知肚明。
      柴荣笑笑,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叫人召来近日甚为得宠的左谏大夫王朴,笑问:“爱卿啊~赵将军担心朕灭佛损寿,卿精于术数,不妨为朕算算,之后朕当几年?”
      这玩笑话说得吓人,玄朗吓得脸色苍白,正想拦着对方戏说自己胡言,谁知那王朴却笑了,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三十年?”柴荣一听这数字,面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笑道:“足够了!足够了!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如此一言,让玄朗闻之动容,于是他再也不提什么因果的话,静静退出门外。
      有些人是比鬼神更无所畏惧的存在,他们此生为人便没想过来世重来,断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魄力,故而为王。

      世宗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既有了国策,又备好了粮草,自然再也不愿等。显得二年四月,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大周的军队再次出征,这一次他们的刀剑指向了宿敌——后蜀。
      虽然按王朴的计谋,应先取南唐,然而这之前,柴荣需要先拔掉秦、凤、成、阶四州。
      攻打后蜀严防死守的四州并不是上位者脑袋发热的结果,而是深思熟虑之后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四州地理位置特殊,是出蜀和入蜀的要地。后蜀势力强大,在进军南唐时若不事先遏制住这个劲敌,唯恐后院起火,届时遭敌人趁虚而入,丢了肥沃的中原大地,岂不得不偿失?
      为此,柴荣没少在战术上下功夫,不光用上了最得力的大将,还日夜亲自与众将商讨对策。然而,后蜀显然也知道四州的重要,无论周军怎么攻击,对方就是死守不放,源源不断的援军接踵而来,一场最想速战速决的战役最后愣是打成了“拉锯战”。
      这时,朝中的反对之声又起了,一个个贪身怕死的人口口声声怀疑起主上的决策。几番角力下,柴荣不得不暂时妥协,暂停攻击,选良将探之,随后再观而择路。
      朝中的紧张氛围很快渲染到军中,所有大将都开始屏住呼吸祈祷,谁都不愿背这个大黑锅。更有甚者,莫名其妙在训练时从马上摔下伤了腿,立请回家养伤,绝不趟这摊浑水。
      对此,柴荣恨得牙痒痒,又是这样孤立无援的时刻,他似乎自登基以来总会面对这种来自内部的窘迫。
      之前,无一不是玄朗站出来,助他闯过难关,为此那人差一点死在战场上。
      这一次呢?难道还要叫那人去冒险吗?若只是战事倒无谓,可是此番角力还涉及朝廷分权,若是此战输了,就连柴荣也无法保得玄朗全身而退。
      当所有的矛盾集于一点,其余的看法就变得非黑即白。身为帝王,他能做的只能将黑白柔和化为灰色,勉强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王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