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乾兴之乱 ...

  •   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兴城,给这座烽烟后的巨城增添了闪耀银装,也遮住了曾经发生在这座城市的肮脏和丑陋。大雪的到给叛军的搜刮出巡带去了不少障碍,大兴城幸存下来的人们也能安稳地过年。只是这大兴城内能出逃的人皆都放弃了自己曾经温暖的家,朝着皇帝西逃的路线向还在大周掌控下的半壁江山奔去,剩下的老弱病残只能祈求上天垂怜求得生机。
      大兴是大周的首都,全天下三十州府供养帝京繁华一处,权贵富户皆聚集在大兴。世家名流的多情公子、绝色红颜大多住在这座华丽城市,时人也会风评大兴四大公子,酒中八大仙人,上京十大名花,花国翰林等风雅的事儿。
      如今大兴沦陷敌手,那孙家仪为解安可庆失去焦琯琯的憾事,除了掠夺后宫妃嫔去往洛阳,大肆向各大豪门教坊索要留在帝京的上京名花和花国翰林们,名门闺秀瞬间吹落枝头零落成泥。有刚烈如火的闺门丽质不待叛军上门便以身殉国,不愿家风受乌名节受辱;也有娇门贵柳为了家中老弱忍辱偷生,舍身饲敌换取家人基本生活支撑……其中女儿悲文不堪细表。
      大兴城内的叛军首领孙家仪是莽夫出身,对待家人降臣多吝啬好语多为喝骂,其也好美食美酒美人。崔观远作为降臣也被其指示搜罗美人财宝供其收藏,他为保护遗留在大兴城的百姓和世家亲眷,也亲自出面说服家中藏有美女珍宝的人家贡献给孙家仪。这些被贡献的美人作为送去洛阳的宫人保留了一丝尊严没有遭到强人侮辱,其他被叛军从家中拖拽的佳人就没了这份幸运多被践踏如泥。
      谢宝林在身体稍稍恢复后就在甄氏的带领下来到了兴庆宫靠近玉液池的宫室居住,毕竟冬日将至鸦雀也要窝冬了,玉液池里的肥鱼就是最好的粮食。偶尔从经过的叛军的话里,谢宝林他们也知道了大兴城内发生的悲剧,她也不由得抱紧怀中孩子暗自庆幸多亏了这个孩子,否则自己是不是也要像其他闺中好友一般陷落地狱。
      隆冬时节,荒废的宫室早没了叛军出入,甄氏的胆子要大了许多。她偶尔也带着小太监保忠和丫鬟豆芽捡取树木枯草燃火取暖,烹制烤鱼。
      “什么人?”
      一道呵斥的男声从墙外传来,甄氏三人顿时紧张起来,保忠机灵地持剑对立将二位女子护在身后。
      甄氏听到那声呵斥是标准的关中口音不带有一点胡味,猜测是叛军口中的袭扰侠客浪子,但是不敢肯定索性不做声见机行事。
      “哧啦”一声,宫室虚掩的破门被推开,一身劲装的黑脸男子持刀走了进来。他吃惊地看着眼前脏污不堪的老身弱子,从破烂的衣衫绣文猜测是兴庆宫幸存的宫人,不由得小心观察着三人动作,防备其突然袭击。“某是龙州李家三郎,不知几位是何人?”陌生男子自报家门。
      龙州李家这是大周世家之一,甄氏自幼跟随王皇后对当时的世家谱系略知一二,她屈膝行礼道:“奴听闻李家三郎丰神玉秀,敢问足下何来冒充?”
      那男子微微颦眉沉吟,转而笑道:“某素来黑面如漆,何来玉秀容颜,娘子真是幽默!”
      甄氏这才放下心弦,解释道:“非是奴家冒犯,实在是非常之时不得不谨慎。敢问郎君是一人还是有伙伴同行?”
      李三郎不在意道:“娘子谨慎是应该的。某是追寻猎物至此,如今大兴仍在敌手,吾与伙伴同来是为营救身陷险地亲人。娘子若是信任某,自可和某同去。”
      甄氏想起王皇后临去时提及若遇见谢使君会相求其救谢宝林,忙问道:“不知郎君同伴中可有陈郡谢使君的人同来?”
      李三郎是聚义社骨干之一,自然知道谢家派人寻找身陷兴庆宫入宫为妃的嫡出娘子。他说道:“某并非受谢使君托付,若是娘子知道谢家娘子消息,某自然也会通知谢使君人手。”
      甄氏赶紧行礼拜倒,“那奴拜托郎君与谢使君的人说项,”随后从怀中取出谢宝林赠给她的七宝金簪送与三郎,“这是娘子信物,乃是娘子当年入宫时使君亲手赠予娘子的,那石榴花顶上镂刻铭文乃使君设计。”
      李三郎接过金簪,细细打量着华丽的金簪,依照甄氏所述查看了花顶上镂刻的梅花篆字的“寳芝”,只这二字的遒劲、淡雅就知那位谢家玉树的风采来。“某这就送与谢家来人,只不知如何联系娘子?”
      甄氏看了此刻天色,道:“若无意外,奴家就在明日此刻见郎君。我们以鸦叫三声为号。”
      李三郎看了远处停歇的乌鸦,点头应是。转而四人分手散去。
      李三郎觉得事情重大,当即快速回到了聚义社堂口,将自己遇见甄氏的事情讲诉给了谢家的主事谢宝林的侄儿谢家大郎谢珣。谢珣得知小姑姑的消息,恨不得立即点齐人马进宫接出姑姑。
      立在一旁的呼延俪仙得知后,忙止住了激动的谢珣说道:“既然有了谢娘子的消息,大郎就耐心等到明日行事。只是这里毕竟还在孙贼控制下,大郎还要细细斟酌何人同去最是便宜。”
      谢家大郎不过舞象之年,比起弱年近乎妖智的呼延俪仙还是差了些火候,他起身朝蓝田县主拜谢道:“多亏县主提醒,是某孟浪了。”
      呼延俪仙不过七岁,尚有能力掌控着聚义社上下数百口人马,一面是其母玉山公主忠烈之节,一面又何尝不是靠自己运筹帷幄打理聚义社车马人口的开销,布置策划游击杀敌之计,赢得大家的拥戴。大兴城内豪门子弟游侠儿见过或听过县主之事,无不对其敬服叹其“智多近妖,恐岁寿有伤”。
      当下谢珣同聚义社几位骨干商议该如何同谢宝林接头,这头甄氏带着保忠和豆芽回到躲身的密室。甄氏让两个小孩去歇息,自己将适才发生的事情告知谢宝林。
      谢宝林听闻兄长派人来搜救自己,当即喜极而哭,朝着上天三清拜了三拜。谢宝林知鸦奴出生时辰不当,恐日后乾兴帝夺回大兴复国后对儿子不喜,她与甄氏细细说出打算,“尙食如今是我儿养娘,如今得救在即。有些心里话,我不得不与甄娘细说。当日圣人弃置我母子不理,我与圣人也可算是义绝。如今家兄派人来救,日后我欲出家修道,鸦奴与我同去。”
      甄氏不得其解,怎的好好的皇子不作了?
      谢宝林笑道:“甄娘,圣人弃城而逃,不负夫妻情谊,不顾父子之情,已将我母子视为死人。若不是皇后怜惜哪有我母子今日。依照如今乱象,只怕河西焦家化作白骨了吧。皇后膝下荣王尚未及冠,太子已经壮年且有嫡子三人,此去西巡圣人只怕也制不住东宫了。家兄忝为江南东道节度使,为齐国公器重,太子焉能不忌惮?太子或会分兵北上,陛下无可奈何。”
      甄氏认真思考着谢宝林的话,想起王皇后离去时的作为,也不无为皇后算计之深而感到害怕。
      “娘娘算计不无精妙,只是她到底算错了人心。”谢宝林笑道,“我到底不是重情的女儿家。入宫是为了报谢家养育之恩;圣人薄情,儿亦义绝,断了夫妻之义;入观修道,全了兄长救命脱困之恩。鸦奴赤条条来世不欠他人任何,唯独欠了甄娘,保忠和豆芽维护之义。若是甄娘不嫌弃鸦奴身世,就与我共同抚养成人吧。”谢宝林诚恳地望向甄氏。
      甄氏听到谢宝林的恳求,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做人奴婢,千万算计不由己,如今能有一位小皇子养在膝下如何不喜。她的确是心动了,答应道:“承蒙娘子看重,奴无所不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