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天上掉下个小舅舅 ...

  •   杨文彰从小没爹,只一位在X大教书的娘。身为母亲的刘珉同志外在端庄大方,内在满腹经纶,乃是哲学系第一美女加才女,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擅长家务,因此自杨文彰记事起,热爱哲学的乡下亲戚韩香就待在家中负责照料母子二人的日常生活。杨文彰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家庭格局,直到刘瑾的到来。

      刘珉抱着粉雕玉琢的刘瑾进门时,杨文彰正踩在小凳子上实验菠菜和胡萝卜煮在一起会是什么味道,听见有人进门的声音头也不回一下,皱着眉头问一声:“妈,你回来啦,阿香姐姐去图书馆了。”便专注于自己的美食大业了。

      刘瑾穿着一身绒衣,迈着两条小短腿哒哒哒地跑到杨文彰身边,瞪着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看他举着一把勺砸吧着嘴喝汤。刘珉在一旁笑,“圆圆真懂事,一点不认生。”杨文彰这才回过头,从板凳上跳下来,和自己的小舅舅打了个照面。

      刘瑾笑嘻嘻地看了杨文彰一会,偏着头问刘珉:“这就是方方吗?”刘珉也笑着回答:“是啊,他是方方,你是圆圆,他是外甥,你是舅舅,我们以后就在一起生活啦。”杨文彰感到一阵眩晕。

      七岁的杨文彰熟知刘珉的一切恶趣味,但是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圆圆”的小舅舅难以招架,只好一脸愤怒地瞪着刘女士,期待她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刘女士却牵起了圆圆的手到灶台边喝汤去了。直到阿香回来,杨文彰依旧黑着一张脸怄气。阿香揉揉杨文彰的脸,“方方,你又怎么了?”还没等杨文彰回答,就又麻利儿地进了厨房和刘珉一口一个圆圆逗起家里的新成员了。

      杨文彰不是一个小气的孩子,他瘫着一张脸,看着小床抬进了他的屋子,小衣服放进了他的柜子,一大堆玩具摆满了他的书桌。而圆圆正在他的床上被阿香逗得咯咯直笑,胖乎乎的身子滚来滚去,压皱了他今早整理平整的床单。

      等阿香和刘珉都离开了两个孩子的房间,杨文彰才慢慢走到圆圆的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瑾说:“我叫圆圆。”杨文彰心里鄙视地骂了一句笨蛋,又伸手去捏刘瑾圆滚滚肥嘟嘟的脸颊。刘瑾不甘任他随意揉捏,挣了几下却没挣开,只好也伸出手去捏杨文彰一张面瘫脸了。

      刘珉始终没有给杨文彰一个合理的解释,她只在把刘瑾领回家的第一天对这个孩子展示出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教导,以后的那么些年,刘瑾的教养重担就完全落在杨文彰的身上,而刘教授只是无条件的提供溺爱。

      杨文彰七岁时上的是小学二年级,就在X大的附属小学,刘瑾五岁,上的是X大的附属幼儿园。两所学校正好挨在一起,于是每天早上,家属院里的老师孩子都能看见,杨文彰一手啃着包子,另一手牵着也啃着包子的刘瑾上学去,他总是先将刘瑾送到班里,再自己去上学。家中,阿香开始整理卫生,刘珉则睡到七点四十五,再匆匆起床,赶去教室上前两节的课。

      方方和圆圆很快就熟悉起来,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谁也不相信能随时端出一大碗黑暗料理的刘珉与阿香。

      某日杨文彰下课后回到家中,看到阿香正端着一碗东西喂刘瑾。刘瑾躲来躲去,最后一头撞到杨文彰的怀里,委屈地说:“方方,你回来了,阿香要我喝菠菜汤。”杨文彰踮着脚看了一眼饭桌上一大盆黑不黑绿不绿的东西,牵着刘瑾的手躲进了厨房,认真严肃地对他说:“我给你下方便面。”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日都要在刘家上演一回,刘瑾由最初的听到方便面就流口水,到看着方便面兴致缺缺,再到闻到方便面的味道就恶心反胃,只用了短短两个星期。阿香的白煮蛋,稀饭和外面买的咸菜丝的搭配也让一家人再也接受不了了。

      这日阿香到隔壁李教授家拜师学艺,下课归来的刘珉带着刘瑾蹲在橱柜前里里外外翻了个遍还是没找到吃食的影子,刚犹犹豫豫地拿起方便面,杨文彰就进了家门,手里还提着四碗馄饨。

      阿香的手艺学了几年仍然停留在自由发挥的初级阶段,献身于学术的刘珉女士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十指不沾阳春水,杨文彰人小胆子大,拿着小本本跑到李教授家把炒菜步骤记下来,回家就敢指导阿香。当阿香和杨文彰合作完成的醋溜大白菜上桌,而且卖相不错,没有因放了酱油变得黑乎乎,味道可口,没有因撒盐论斤变得难以入口时,刘家一家四口几乎要感动地哭出来。从此公推杨文彰跟着李教授学做菜,回家养活大大小小四张嘴。

      刘瑾上小学时已经很黏着杨文彰了,因为杨文彰会给他看小人书,不像阿香,丢给他一本理想国。小男孩总是能很快地建立起友谊,刘瑾入住三天后就能跟着杨文彰到院儿里认识新朋友了。每当有人问杨文彰刘瑾是谁时,杨文彰都会认真地回答刘瑾是他舅舅,小名叫圆圆,在X大附属幼儿园念大班,最喜欢吃方便面,最讨厌菠菜汤,算数学得最好,儿歌背得最快。一整套说下来口齿伶俐,还没等别人反应过来这个小家伙是他舅舅,就被一大堆砸过来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孩子们没空去想圆圆爱吃什么,擅长什么,也不管圆圆和方方是什么关系,他们只在乎骑马打仗,扔沙包,或者跳房子时,自己的队伍能不能多一个人。

      杨文彰是很少参与这些游戏的,每到双休日,他还要到后面一栋楼里跟着美术系的王教授学写大字。王教授家的后窗跟下种了一大片爬山虎,夏天,挨着后窗户摆放的大桌上会铺上一张大毛毡,杨文彰就站在桌旁悬腕练字,这时刘瑾也乖乖地不再到处疯跑,嘴里叼着一根白糖冰棍,坐在桌旁翻王教授家里的藏书。他还小,许多字不认识看得懵懵懂懂,每当想问时,看着杨文彰紧抿着嘴,一言不发刻苦写字的样子就又默默地憋回去。等到客厅的钟“当当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或者五下,就说:“回家做饭吧。”和杨文彰收拾好书桌一起回家。上了小学的圆圆再也不称呼杨文彰方方了,而杨文彰也很少再叫刘瑾圆圆,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即使不喊彼此名字,也能知道是在对方是在同自己讲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