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木石姻缘<二> ...

  •   鲁迅先生说过: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这句话说得很精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本来林黛玉才进荣国府时,一度被奉为上宾的,可是没有多久,地位便逐渐下降,到抄检大观园时,竟一落千丈,王夫人当众痛骂晴雯是“妖精”,说她眉眼像林妹妹,这实际上就是痛骂了林黛玉。
      林黛玉何以落到受压迫的地位上呢?除了她非四大家族岀身,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这些原因外,根本一条是她和贾宝玉同家庭的矛盾中,站在了四大家族的对立面。
      这时候的四大家族已经面临衰落,百万皇商的薛家有富无贵,也正想通过与贾府的联姻,进一步攀附贾,王两大家族,为自己去寻找政治靠山,贾家在经济上已经发生了严重危机,为了家世的利益,特别急于要找一个像薛宝钗这样自觉而坚决维护封建秩序的淑女,通过配偶关系,箝制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发展,借以延续“一代不如一代”的贵族阶级门户,用“金玉良缘”去代替“木石姻缘”。
      无论是从当前的还是从将来的阶级利益来看,贾家统治者所看中的只能是宝钗,而不会是黛玉,因为黛玉在经济上既是依靠贾家生活,在思想上又不会把宝玉引到封建的“正道”上去。
      在这个意义上说,林黛玉是封建统治者切身利益的牺牲品。

      恩格斯深刻指出:在封建宗法社会,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

      在这种条件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

      当封建主子的心腹暗探袭人窥到宝玉和黛玉的秘密后,暗度如何处理的心理活动,就已预示封建家长的摧残迫害将接踵而至。
      凤姐利用贾宝玉因丢玉而造成的呆傻,暗设掉包儿的奇谋,欺骗宝玉就范,终于酿成了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悲剧,充分暴露了贾氏家长们那冷酷凶残,阴险毒辣的面目。

      按脂砚斋评说后来的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贾宝玉的愿望终于成了画饼,林黛玉也不能像杜丽娘那样死而复生。

      非常清楚,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本身就是一场阶级斗争,是全书政治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今天读《红楼梦》,不要如鲁迅先生曾经批评的: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脚色,乃至以宝玉,黛玉自居,那就要犯时代的错误。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压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贵族统治者,也已经被人民送进了坟墓,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思想和他们的爱情方式,也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他们的形象只可作为历史的借鉴,不能成为仿效的榜样,他们的叛逆并不包含着革命的性质,因此,他们最后的道路也决不是革命的道路。

      “无产阶级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

      因而,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决不能离开阶级观点来认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要批判地阐明它的历史意义,批判地分析它的消极影响。
      特别是由于《红楼梦》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曹雪芹在这方面又做了浓重的渲染。
      作为优秀的文学遗产的《红楼梦》属于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的观点来分析,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即便是在当时具有反封建意义的积极方面,也因时代不同而对我们只能具有认识封建社会的意义。

      “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因此,阅读中,要同曹雪芹以他所着力表现的这两个主人公划清思想感情的界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才能不受其消极的和有害的影响,而得到有益的历史知识,这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是尊重历史的辨证法的发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