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况在远行客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导读: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岑参漫游河朔。暮秋时节,在山中行走一天的岑参,面对着夕阳有感而发,将秋景的衰飒和远行的辛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感伤羁旅的心境。

      赏析:
      远行客
      孤身策马,风尘仆仆。
      行了一日又一日,疲倦的马儿再不复矫健飒爽,终在日暮时分不负重荷,累的卧伏在山坡上。即使心中再焦急,也只能停下来稍作休息。极目远眺,却见夕阳落在山前的长河上,波光粼粼。山风了无牵挂,在空落落的山林中急行,随风而动的飒飒林叶声,让人恍惚间以为有人正穿林而来。然而,这孤独的路途中又怎会有他人相伴?凉雨初霁,石路无尘,陪伴着诗人的,或许只有满山的空翠之色,和那早已疲惫不堪的瘦马了吧,你看,连夕阳都毫无眷恋,义无反顾的西坠而去。“山风”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使人如临其境,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然而在此时此地,这种“幽致”之境所映衬的却是岑参孤独、惆怅的心境。
      漫游河朔是岑参早年重要的经历之一,对岑参诗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初春即从长安出发,直到笠年二月才回到长安,在这次长达一年多漫游中,岑参结识了许多好友,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苍茫的华北平原景色开阔了岑参的心胸,路途中痛饮高歌的生活成就了他的豪情壮志。
      随着秋天的到来,岑参也踏上了归去之途。或许是悲秋的情绪作祟,或许是路途的漫长所致,南归旅程中的岑参失去了漫游开始时的兴趣和兴奋,只是急切的渴望早日归家。晚秋时节,一个人穿行于山林之中,飘泊零落之感愈加浓厚,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一种孤苦与寂寞之情。
      岁暮时节,万千思绪飘散在萧索秋风中,剪不断理还乱。天色渐渐暗下来,置身于万籁之中,侧耳倾听,这世间如此热闹,却都隐隐含着一丝丝悲凉之意。又或者,悲凉的并不是世间万物,而是诗人的心境。“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化用了一句诗,即屈原《离骚》中的“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鶗鴂就是杜鹃鸟,传说因其叫声凄厉,一旦鸣叫,百花凋谢。诗人巧妙化用,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同时,回想着昨夜风中杜鹃鸟凄厉的叫声,面对着颜色衰败的矮矮蕙草衰,这秋日里常见的景色、常听的声音又巧妙的描绘出一个动静皆有的情境,也进一步的刻画出诗人悲苦的心境。
      岁月长,衣裳薄。漫漫的人生路上,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奔波。我是那人间远行客,不知所途,不知终点,身心俱疲,却只能裹紧衣衫前行,不曾停歇。“道路阻且长”,途中自然多苦辛,却无可奈何,且行且远,只是为了心中那不能忘却的念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