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番外 ...
琵琶出生在乡下一个贫苦的农家,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孩。她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靠租地主的地耕种来生活,地主压迫贫农,收取的地租很高,村里恶霸又欺负人,因此琵琶家境贫穷,父母生活压力很大,还经常被村里恶霸欺负,心情不好,她自然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而且在这个村子里,没有儿子的人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她的父母自然嫌弃她是个女儿,从小也不怎么疼她,她的日子过得很苦。
她母亲会弹琵琶,在她三岁时就开始教她弹,为的是将来万一有一天地主将土地收回,一家人靠卖唱也可以生活。她从三岁时,就跟着母亲学习弹琵琶、做针线,她白天苦练琵琶,晚上熬夜做针线,无论弹琵琶还是做针线,她只要练得稍微有一点不好,就要挨母亲一顿暴打,她要挨耳光,甚至还要挨鞭子。她从五岁起,就要学习打扫屋子、刷锅洗碗、做饭洗衣。从六岁起,她每天除了弹一会儿琵琶,还要干许多家务,夜晚,熬夜做针线贴补家用,纺纱织布缝缝补补,还担心干活干不好要挨父母打骂。
按照村里的规矩,女孩儿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只能等家人吃完饭后吃一些残汤剩馍,她自然也不例外。她的童年里,挨饿、挨打、挨骂、劳累是家常便饭。父母炕上放着鞭子,动不动就打她,她只要家务活或针线活没干完或干得不令他们满意,就要挨耳光和拳脚,甚至挨鞭子和棍棒;他们在外面如果受了地主或村里恶霸的气,回家也会拿她出气,痛打她一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琵琶从小就勤劳孝顺,温柔善良,尽管父母不喜欢她,经常拿她出气,她仍然尽心尽力侍奉父母,心疼父母每天干田里活的劳累,尽可能多为父母分担家务,每天,父母收工回来,她会为他们做好饭菜,晚上,她还会为他们捶背、捶腿、洗脚。她还下河捞鱼,回家后做鱼给他们吃。
邻家有一个和她同岁的小男孩,叫德胜。德胜英俊潇洒,高大魁梧,从小喜欢她。德胜家虽然也很穷,但他是父母唯一的孩子,还是男孩,所以他父母十分娇惯他,他的脾气也很暴躁。他对她很好,喜欢听她弹唱,每次她练习弹唱时,他都在外面静静地倾听;她去河边挑水时,他就帮她挑水;她去拾柴时,他就帮她拾柴;父母给他好吃的东西,他也会给她。
她生性孝顺,德胜每次给她糖果、糖葫芦等好东西她都舍不得吃,拿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吃。她也喜欢德胜,自从她七岁开始,每年他的生日,她都会给他准备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有时是她剪的纸,有时是她绣的花,有时是她做的小物件,还有一次是她为他做的一双鞋。
她平时的生活是忙碌而劳累的,几乎没有时间陪他玩,只有她去河边洗衣服或挑水的时候,他才可以在一旁守着她,陪她说话,这样的时光是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有时候她干完了活,要回家去,他会要求她留下来再陪自己一会儿,如果她听他的,她就会因为回家晚被父母打;如果她不听他的,他就会对她发脾气,但她仍然愿意和他在一起。
她性格老实木讷,温柔隐忍,平时因为忙着干活、忙着弹琵琶,没有时间跟村里其他孩子玩,村里有几个任性、不懂事的孩子,经常趁她出去拾柴、挑水、洗衣服的时候捉弄她,故意撞倒她,嘲笑她没有新衣服穿,嘲笑她是爱哭鬼,德胜如果看到,会冲上去保护她,赶他们走。
琵琶长到十岁时,已经出落成一个美好的女孩儿了,容貌虽然谈不上美丽,但也过得去,她会弹一手好琵琶,唱歌唱得很动听,会剪纸,能剪出漂亮的图案,还会纺纱织布、做衣做鞋、绣花缝补,她的针线活计、剪纸活计都是在村里做得最好的,做出的衣服、织出的布是最漂亮的,绣出的图案是最精美的。而且她非常能干,什么家务都会做,还能做出一手好菜。
琵琶长到十岁时,为了多挣钱帮父母贴补家用,她就开始卖唱,村里人谁家有红白喜事,她就去弹弹唱唱赚点钱。她十四岁时,家乡发大水,把村里的房屋、土地都淹没了,紧接着又闹瘟疫,她的父母和德胜的父母都得病死了,她悲痛欲绝。德胜为了生计上地主家做工,没少被地主打骂。
有一天,琵琶看见德胜脸上有伤,不由得关切地询问:“怎么了?是不是今天又挨打了?”德胜不耐烦地咆哮:“别管我!我怎么样与你无关!”
琵琶心中一痛,温存地劝:“以后你不要去地主家做工了,我可以上街卖唱挣钱,养活咱们。”德胜急了:“那怎么行?我一男子汉,总不能让女人挣钱养活我吧?”
琵琶流泪了,柔声劝道:“可是看你挨打,我心疼呀!我爱你!我卖唱挣钱养你只是一时的,等咱们攒下足够的钱,生活可能会另有出路。等父母的孝期一过,咱们立刻结婚,好吗?求求你......”琵琶膝盖一软,跪了下去,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德胜感动极了,俯下身拥住琵琶,吻了她的唇,琵琶心海中荡漾起一阵温暖、甜蜜和喜悦。从此,他们分别住在村里新建的两间草屋中,琵琶白天要么上街卖唱,要么采野菜、野果,晚上熬夜做针线活挣钱,她自己每天吃采来的野菜、野果,吃糠咽菜和窝窝头,却用挣来的钱给德胜买白米白面、蔬菜水果,还下河捞鱼给德胜吃,生活再艰难,她也没有冲德胜发脾气或抱怨过。脾气暴躁的德胜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冲她发脾气,她都忍受了,还柔声安慰着他。她就是这样一个柔顺的女子。
二人的生活就这样过了一年,德胜病倒了,琵琶为了给他治病,卖身到都统府为丫鬟,为了多卖些钱,她特意签了终身的卖身契,把银子交给德胜,告诉他:“好好养病,一年后的今天,只要你活着,你一定来找我,让我看你一眼,让我知道你还活着,好吗?”
德胜含泪点头,她最后吻了一次德胜的嘴唇,去都统府做丫鬟了,负责服侍巴哈的妻子晓君,从此,她的噩梦开始了。因为晓君是一个残暴、凶狠、以打骂下人为乐的女主人,常常打骂丫鬟。
她每天辛辛苦苦地干活,尽心尽力地照顾晓君,将晓君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为她做可口的饭菜,服侍得周周到到,尽心尽力让晓君满意,晓君却百般地折磨她、虐待她,天天打骂她,每天都有这样的时候:她正在屋里打扫卫生或干其他活,晓君就无缘无故地一把拽住她的头发,将她拽过来,痛打一顿。
晓君是巴哈的原配,巴哈当时有三个妾,一个是家世低于巴哈的官宦人家的庶出小姐,算是出身高贵的贵妾,府中上下称其为二夫人,晓君自然不能随便打骂、处置她;另外两个出身风尘,算是贱妾,府中上下只能称其为姨太,但巴哈宠爱她们,为她们撑腰,而且都给巴哈生了儿子,在都统府的地位也因此有所提高,晓君也不敢伤害她们。
一开始,几个妾室每天上晓君屋里请安立规矩,晓君趁机打骂折磨她们,但她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当面不敢和她对抗,背地里却向巴哈告状,巴哈当然不悦,免了她们请安学规矩的礼数,要求她们各住各的院子,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晓君不得再去打骂她们。
晓君给巴哈生了一儿一女,那位贵妾给巴哈生了一儿三女,两个贱妾,一个给巴哈生了一儿两女,一个给巴哈生了两儿两女。巴哈对晓君倒挺敬爱,即使纳了妾,也时常去陪伴她,虽不算十分宠爱她,但也不冷落她。不过他也关心、宠爱那几个妾,轮流去几位妻妾的房里过夜,雨露均沾,晓君当然嫉妒。那些庶出子女虽然在名义上尊晓君为嫡母,但也都是他们的生母将他们带大的,他们从小在生母身边长大,自然一心孝敬生母。
琵琶每个月都能挣到一两银子月钱,她一分不用,全都寄给德胜,她自己积劳成疾,浑身是伤,却从不舍得给自己买点药。她是新来的丫鬟,那些比她来得早、比她有体面的大丫鬟、老嬷嬷自然都欺负她,重活让她干,惹了祸往她身上推卸责任,还经常打骂她。
她每天除了服侍晓君,还要服侍那些大丫鬟、老嬷嬷,听她们吩咐差遣,明明应该她们干的活,她们却让她干,吃饭时要吃她们吃剩的饭菜,还要伺候她们,给她们端茶倒水、端饭盛菜,还要给她们当出气筒,忍受她们的打骂和刁难,她们只要心情不好就会殴打、辱骂她泄愤。她虽然从小就习惯了挨打,在去都统府做丫鬟前,却没被这样往死里打过。
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买进了一个叫碧月的丫头。碧月才五岁,才一出生母亲就难产死了,她被狠心的继母和惧内的父亲卖来当丫鬟,但她太小,什么活都不会干。琵琶很疼爱碧月,帮她干活,教她怎样干活,老嬷嬷打她的时候琵琶扑到她身上替她挡着。
碧月来了,琵琶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因为琵琶在服侍晓君之余还要帮碧月干活,以至于没有时间伺候那些大丫鬟和老嬷嬷、帮她们干活了,她们就变本加厉地打骂、折磨琵琶,每天都要毒打她多次,她脸上、身上都是伤,身体越来越虚弱,但她仍然尽力照顾碧月。
就这样,琵琶痛苦地生活了一年。到了她和德胜约定的日期,德胜没有来看她,琵琶心中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会不会德胜已经......她不敢再往下想,但她还心存一丝侥幸:会不会德胜是病得太重,走不动了,来不了?会不会德胜来了,但都统府戒备森严,他进不去?
琵琶心怀最后一线希望,偷偷溜出都统府,回村里去看德胜,但当她找到德胜栖身的草屋,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想必德胜是死了,她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她失声痛哭起来,失魂落魄地回到都统府,晓君又因为她擅自离府用棍棒打了她一顿,打得她起不来床。她经不起德胜去世的打击,精神崩溃了,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哭哭啼啼。
晓君听说琵琶疯了,命令身边的老妈子:“赶紧将她弄死,然后扔出去,我们都统府可不白养疯子呀!”碧月一听就哭了,哭哭啼啼地跪在晓君面前:“夫人,奴才求求您,别弄死琵琶姐姐......”晓君不耐烦地踢开碧月:“来人,把碧月拉下去杖毙,看还有没有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死奴才敢忤逆我......”
“怎么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巴哈进来了,原来,巴哈今日想看看晓君,陪陪晓君。碧月一见巴哈,立刻哭着哀求:“大人,求求您,救救琵琶姐......”巴哈扶起碧月,问道:“谁是你的琵琶姐?”碧月哭诉:“她和奴才一样,是夫人的丫鬟,她病得很重,夫人要弄死她......”
晓君气疯了,冲过来就给碧月一巴掌:“你这个该死的奴才,敢告我的状!”巴哈立刻拦住晓君:“不许打!”又问碧月:“琵琶在哪里?领我去看看!”碧月领巴哈进了下人们的房间,巴哈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琵琶,她已骨瘦如柴,面色惨白,气息奄奄了。
巴哈摸了一下她的鼻子:“还有气息!来人,赶紧给她请大夫。”晓君也进来了:“不行!她是个疯子,她有精神病!你能让一个疯子留在这个家吗?”巴哈想了想:“那我今天想将她收为侍妾,我看上她了!”晓君愣了:“你疯了?琵琶又不漂亮,又生病,你收她干什么?”
巴哈不理会她,只是命令下人:“赶紧为我的新妾请大夫,找几个丫头,给她脱下衣服,把身子擦洗干净,换一身崭新的绿衣服,再给她烧些热水,煮点鸡汤,布置一间新房让她住,今天晚上我就将她收房!”
就这样,琵琶病得奄奄一息,在人事未知的情况下被丫头们擦洗身子,换上绿衣服,被抬进了新房。巴哈让丫头喂她喝了鸡汤,派人为她请了大夫抓了药,她逐渐好了起来,碧月也跟着她,成了她的丫鬟。
琵琶一开始有些疯疯傻傻恍恍惚惚,后来康复了,是个正常又文静的女孩。巴哈也没想占她便宜,她嫁进来的前三个月都没碰过她。三个月后,巴哈见她康复了,准备把卖身契还给她,并给她一些盘缠让她走,反正她跟自己一无夫妻之实,二无收房纳妾的家礼,三无纳妾文书,无论名分还是实际上都不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妾室,完全可以离开自己。但她拒绝了,因为她已经爱上了善良的巴哈。
巴哈也很喜欢琵琶,见她不愿离开自己,就将她留在身边,并正式举行了收房纳妾的家礼,给了她侍妾的名分,紧接着和她圆了房。
从此,二人相爱了,巴哈宠爱她,但晓君却心生妒恨。琵琶是花钱买来的丫鬟,只有卖身契,无纳妾文书,算是贱妾,而且又没有生育子女,地位在巴哈的妾室中算是最卑微的,晓君当然可以肆意地虐待她,作践她。
每天,巴哈去上朝,琵琶做为新进门的妾室,就要去晓君房里请安、当差、立规矩,这下子,晓君比以前还能折磨她了。晓君一开始时只是让她干粗活,并百般挑剔、刁难,对她非打即骂,她一直毫无怨言,逆来顺受,从未在巴哈面前告过状,面对他时一直温柔体贴,强颜欢笑。
巴哈另外三个妾室见她刚进门,没有子女,出身卑微,性格柔顺,也百般欺负她,她每次在晓君面前立完规矩,从晓君房中出来,都要忍受那三个妾室的打骂、折磨和羞辱,她们对她颐指气使,像使唤丫鬟一般地使唤她。
巴哈是武将,在家的时候不多,他在家期间,每当他在她的房中连续多待几日,她就劝他不能太过冷落别的妻妾,她们毕竟为他生儿育女,他即使不爱她们也要对她们负责,不能让她们守活寡。巴哈听从她的劝告,就去别的妻妾房中过几日,然后再回到她身边,但无论如何,他在她房里过夜的时候都是最多的,他对她是最宠爱,对别的妻妾只是偶尔的宠幸,十几年来一直都是如此。
没过多久,晓君见琵琶老实木讷,胆小怕事,也不会告状,自己动动小指头她就吓得发抖,变本加厉地折磨她,其手段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晓君让她顶着烈日跪在院子里,两个膝盖和两只脚尖各顶一块尖锐的石头,使她连跪几个时辰后被晒得皮肤发红中暑昏倒;让她手捧蜡烛给自己照明直至蜡烛燃尽,烛油滴在她的手上将她的双手烫红;让她跪在雨里淋雨直至昏倒......那三个妾室也变本加厉地虐待她,辱骂、殴打她,支使她干粗活。每当她们看见她被晓君责罚,在院里罚跪时,就上前对她拳打脚踢,揪她的头发,扇她的耳光。
关于这些,她也一直瞒着巴哈,因为她觉得,家宅不和会令男子于仕途分心,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责任是在外面忙事业,不是保护妾室,而且她只是一个妾室,地位卑下,也没资格要求男主人庇护,巴哈能把她从一个丫鬟抬为妾室,已经是天大的恩惠,她实在不应该要求更多,实在不应该有任何怨言。而且,她觉得,自己应该伺候好他,不能给他带来任何烦恼。
终于有一天,巴哈下朝回来,来到她的院子里留宿,此时,她正虚弱地躺在床上,他来到她床前,关切地问:“你病了?”她勉强笑了笑:“老爷子,我没事儿......”他看见她手上都是伤,掀开她的衣服,又看见她身上都是伤,问她:“这是怎么弄的?”她不敢说是晓君和其他妾室造成的,只好回答:“没什么事,老爷子,您不要操心了,您赶紧好好休息,我让碧月给您烫壶酒......”他连问几遍,她都顾左右而言他,他急了,一巴掌将她打下了床:“今天不说出真相,我就打死你!”她仍然忍住泪水,不正面回答:“老爷子,我没事儿......”
那天的经历,对她来说如同一场噩梦,巴哈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见她挨了巴掌都不告诉自己实情,气得把她从地上揪起来,打了她好几巴掌:“你说不说?”她依旧忍痛含泪:“我真的没事,您不要生气......”他更生气了,踹了她好几脚,又顺手抓起一边的鸡毛掸子,连打了她好几下:“你要是不想被打死,就赶紧说!”她闭上眼睛,泪落如雨,心里流淌着苦涩的血液,但是她相信,他那么疼爱自己,不会打死她的。
丫鬟碧月心疼她,赶紧跪下来:“都统大人,奴才说,奴才告诉您,琵琶姨太的伤是怎么弄的!”紧接着,碧月将晓君和其他三位妾室虐待琵琶的事说了。巴哈听完了后,扶琵琶躺回床上,愤怒地说了一句:“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被虐待成这样也不告诉我!”他又命令随从:“赶紧给琵琶姨太请大夫!”
之后,巴哈训斥了晓君和另外三个妾室,然后立下规矩,将琵琶禁足在她所住的院子里,未经自己允许或自己没在家时不许她出来,也不许别人进去看她,请安当差学规矩的礼仪全部免除,饮食起居也都和家里人隔开。
当天晚上,大夫为她诊治、开药,仆役们为她抓药、熬药。他立完规矩后回到了她的院里,一直在忙着照顾她,他亲自为她清洗伤口,涂抹药膏,又喂她喝了粥,喝了水,吃了药,最后,又在她的嘴里放了一块蜜饯。她一直惶恐不安:“老爷子,您赶紧歇着吧,不要光顾着照顾我了......”他却说:“我不累,我必须要照顾你!”
夜里,她躺在床上,他坐在她身边,守着她。她怕他担心,勉强笑了:“您赶紧睡吧,明天还要上朝呢!”“我睡觉,谁守着你?”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酷和严厉。“叫碧月来守着我就行了,真的不用您。”“碧月还是个孩子,我早吩咐她去睡觉了,她明天还要干活呢!”“那您上床歇歇吧!”“我可不能躺在你身边,万一碰到你的伤口怎么办?你受了任何委屈都不告诉我,把自己作践成这样!”
她既感动又心酸,眼泪滚了出来,他俯下身,吻干了她的眼泪,又吻了一下她紧蹙的眉间:“赶紧睡觉,一觉睡醒了,身上的伤就不痛了。当然,如果你痛得睡不着,就陪我聊聊天。”“那您不睡吗?”“我跟随将军打仗的时候,经常一连几天几夜都不睡,所以我早就习惯熬夜了。”“那你扶我坐起来一下,好吗?”
他轻轻地、慢慢地扶她坐起来,又拿了个大枕头,让她靠着,她轻轻捧起他的手,放在自己的嘴唇边不住地亲吻,热泪都滴到了他的手上。他明白她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感慨道:“我今天打了你,你不但不怪我,还这么感激我!”“我当然不怪您!我知道您是心疼我!”她的身体太虚弱了,没过多久,她就坐不住了,他赶紧扶她躺下。
她坚持让他早点休息,他没有办法,怕她着急,就在她的床边,用几张凳子拼成一张“床”,自己躺在上面,还告诉她:“你伤成这样,我肯定是睡不着的,你要是有什么需要,比如要喝水,尽管叫我!”她感动极了。
从此,琵琶住在自己的院落中,虽然自由受限制,但至少不用挨打受骂,与巴哈的其他妻妾各过各的,连面都不见,没有任何来往。她刚被禁足的那段时间,因为受尽虐待,身心俱伤,虚弱不堪,巴哈细心地呵护她,每天白天上朝,晚上一回家就去她的院子,照顾她。他喂她吃药、吃饭、喝水,给她的伤口擦药,什么都为她做,而且都做得很周到。夜里,当她痛得睡不着觉时,他有时给她讲自己打仗立功的“英雄事迹”,讲他和喀海泰出生入死的兄弟之情,言语中满含对喀海泰的崇拜和敬重,有时给她讲话本小说,她喜欢静静地倾听,听得入迷了。
他在照顾她的同时,也愿意陪她聊天,问她喜欢什么,有什么愿望需要实现。她告诉他,自己喜欢唱民歌,喜欢弹琵琶,他就静静地听她唱歌,并说:“等你身子好些了,再弹琵琶给我听!”她告诉他,自己从小就羡慕村里的男孩儿,可以上学堂读书认字,可她是女孩儿,不能去,所以她的愿望是能识文断字,他就教他认字、写字,她学得很快,字写得也很漂亮。她自来就温柔娴静,丝毫没有乡下女子的粗鄙,再加上聪明好学,很快就识文断字,而且言谈举止温文尔雅,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识字后,开始让他买话本小说给她看,他就给她买了几本大书和不少小人书。这些书里所有的内容她都看过,但她最喜欢看描写爱情的内容。
有时她想哭,自己一个人偷偷流泪,他会训斥她:“你要哭就哭,又没人不让你哭,你犯得着这样偷偷摸摸的吗?”她一惊:“您不要生气......”他看到她那哀苦无助、惊恐害怕的眼神,将她揽在怀里:“我不是不让你哭,是不让你一个人偷着哭!你要是想哭,就趴在我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以后,只要我在家,你想哭的时候,尽管来找我,趴在我怀里哭!”她感动地扑到他怀里,大哭了起来,哭过后,她抬起头来,含泪带笑。
每次他看见她哭时,都会将她揽在怀里,让她趴在自己怀里哭个够,还会给她拭干涕泪;他最喜欢亲吻她的眉间和眼角,因为她总是蹙着眉,还爱流泪。过了半个月,她身体大有好转,他才去别的妻妾房里,不再专宠她,但仍然最宠爱她。
她从小就经常头痛、胸口痛、肚子痛、浑身无力、咳嗽,但她只是自己默默忍着,不跟任何人说,嫁给他后也是如此,因为,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但他很细心,只要看她一眼,就能看出她不对劲,主动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她总推说自己没事,可他仍然为她请医诊治。他得知她生病了却瞒着自己,非常生气,大夫走后,他会对她大发雷霆,责问她为什么不早告诉他自己生病,但也会尽心尽力地照料她,让她得到最好的医治和照顾,她的身体逐渐好转,变成了一个健康的女孩儿。
她身体恢复健康后,告诉他自己喜欢弹琵琶,想弹给他听,他给她买了一面玉石琵琶,还给她所住的院子起了个风雅的名字叫“玉石琵琶阁”。他们独处时,她喜欢弹琵琶给他听,他也很喜欢听,这是他们最快乐的事。
后来,她告诉他,自己想学骑马,学射箭,他也教她,她学得很快,也很好。她自从学会了骑马射箭后,巴哈每次出征她都随他前往,在军队中负责做饭洗衣、照顾伤兵,正因如此,她才有机会结识悠兰。
每当逢年过节之时,巴哈家中有婚宴寿席之时,以及家中平时宴请宾客之时,她会在他的允许下走出自己的院子,参与家中活动,帮家里做事,她帮忙打扫屋子、布置大厅、挂窗帘门帘,帮忙下厨准备菜肴、水果、点心,帮忙挂彩灯、贴窗花,帮忙摆放桌椅板凳,帮忙给客人上菜,招待客人,她勤快麻利,会看别人眼色,守规矩,干活干得又多又好,是个能干的姑娘。
白天他上朝之时,晚上他有应酬或在别的妻妾房中留宿之时,她为他做衣服、做鞋子、绣荷包、绣香囊、绣钱袋、绣朝服,也为整个都统府做各种针线活计,纺纱织布供都统府所用。整个都统府的女眷中,她不是最漂亮的,却是弹唱最好的、针线活做得最好的、厨艺最好的,也是最温柔、最惹人爱怜的。她除了做针线、干活、陪巴哈出征、服侍巴哈、弹唱之外,还喜欢看书。
他是个外表冷酷严厉但内心温柔的人,嘴硬心软,面冷心热,这一点她比任何人都深有体会,她是最了解他的人。她与他相处的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他的体贴、仁厚,也就越来越爱他。她在他的爱护下,逐渐变得爱说爱笑,不再像以前那样愁眉不展,动不动就哭泣。
她尽心尽力地伺候好他,详细询问他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根据他的习惯和爱好给他做菜、做点心、准备酒和水果,打理他的饮食起居,服侍他洗漱、沐浴、更衣等,给他扇扇子、捏肩膀、捶背、捶腿、洗脚,对他柔情似水,体贴得无微不至。而且,她也经常提醒他,男人要事业心强些,在外面时要一心一意忙事业,别总惦记家里,把精力多放在朝政上,放在与同僚的应酬上,多想想怎样能与同僚修好关系,怎样能把握住每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也愿意听她的话,越来越疼爱她,他们就这样过了幸福甜蜜的十几年。
这一章我描写了女二号琵琶,就是女主悠兰的闺蜜。我尽可能把她的命运描写得悲催一些,比起悠兰,她多了一份坎坷,多了一份自卑,多了一份多愁善感,但她内心深处也向往真挚的爱情,这点跟悠兰很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番外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