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章 坠入大海的星辰(十) ...

  •   我是乘晚机离开江南的,刚好又是靠窗的位置。坐下后我习惯性地靠在椅背上,闭目冥想,整理这几天充塞着脑子的场景、片段和思绪。
      蓝樱和应老师跟我谈了这十几年母校和大多数同学的状况,我的同学已经分布各行各业:报刊杂志的编辑、记者,作家,中学教师,大学教授,领导,公司职员,企业老总,留学移居海外……虽层次不一,大多事业有成,生活状态良好,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的“王老五”和“无业游民”。
      临别时应老师说:“文青啊,我盼望你带个人来见我,见全级同学。我这把年纪等不了太久啦!我很欣赏你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但生活在世俗社会和人群里,会找到很多温暖。搞艺术不一定要做梵高。”
      蓝樱也说:“有空要常回来呀,我们班有十几个同学留在这座城市呢,你来了我们轮流请客。要是你高兴来这里安家,我们就一起当地主,呵呵,继续对酒当歌!”
      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短短的几个小时带给我的是那么多,让我一点一点捡拾遗落了的金稻穗,回归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我,让我重新找到信念和希望。
      总以为自己是一个独舞者,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只有表演者没有观众。现在发现,在千里万里之外,我拥有着那么多的热情观众,他们曾拍出最响亮热烈的掌声,尽管知道山和水会把这些赞许化为乌有,仍不忘关切和支持。我文青算什么呢?一个普通的学生、同学、作者,我不曾给予过什么,竟得到这么多,我羞愧于自己的悲观,羞愧于自己的怯懦避世,羞愧于自己的自怜自艾……
      “现在请乘客们系好安全带……”空姐柔和明亮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睁开眼睛,看着前方不远处的空姐姣好整洁的面容,那是面对客人永远都微笑的面容。明亮的眼,洁白的齿,粉白的脸,胭红的唇,珠圆玉润的声音。那是让人想到春花秋水,明星皓月的女子。她们背后的故事是否也这么明媚?
      还有我周围的那些乘客,那些年轻的年老的,健康的残疾的,世界各地的,作为一个存在着的“生命”,他们毫无差异,平静安然,作为一个活动着的“灵魂”,他们又有着怎样千差万别跌宕曲折的心路历程呢?
      《华严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一个完整独特的自我世界。但无论如何,每颗心都会悲喜,每一张看似幸福的笑脸都有辛酸苦痛的时刻,这是所有生命的同一性。由于这种同一性,所有的生命又是一致的,不应该感到孤独,不能让自己脱离同属的世俗社会这个家。而我只关注了生命的独特性,忽略了它的同一性,只沉浸在一己的世界里,忘却了外面漫漫人海中共存的悲喜哀愁——那正是一种对付个人不幸的巨大力量……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很有理想很努力“工作”不负人生的人,可现在觉得自己多么羞于说出这句话。
      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到底在追求什么?
      苏伟英说,年少的时候她追求知识和文明,就考取了大学。读大学的时候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就嫁给了辛德康。婚后她追求和谐的家庭和坚韧的品质,就与辛德康一起毫无怨言地肩负起了辛家的生活重担。生活舒适后她追求自由与独立,就选择了离婚。在安安失魂落魄的时候,她追求女儿的健康快乐,就接受了同性恋……她的父母被穷日子逼怕了,就追求不愁吃穿的生活,她妹妹追求父母的快乐,就在父母的要求下嫁到了外国,辛德康追求改善家庭恶劣的生存条件,就去艰苦创业,建立大公司……
      那么,我的追求是什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我真的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吗?我真的做到了“简单,纯净,不起波澜,或者波澜不惊”吗?我真的就是这样“存在”着吗?
      我自欺欺人,我困惑、无奈、悲哀,我逃避。我的灵魂深处依然住着两个魔鬼:孤独、忧郁。
      我追求什么呢?
      爱情,我追求纯净真挚的爱情。我好像一生都在追求这个,一生为情所困。我没有爱情就无法快乐,甚至不想活。我就是一个这么不争气的女人,要用一生书写一部小说,一部鸿篇巨著,它的书名叫“爱情”……苏伟英说:爱情是每个女人终生都要追求的东西,但真正能拥有长久甜美爱情的人很少。安安和你能这样相爱,我应该祝福。
      安安,能够跟你相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在茫茫尘世,有一个美好的爱人在心里就应该感到幸福和满足了吧,可我不满意啊,我要看得见,摸得着,相伴相随的爱人。安安,我不仅要你住在我心里,还要随时牵到你的手,听到你的声音……我是个贪心的爱人,因此一直无法真正快乐……
      “文青,你喜欢星星还是灯光?”
      到篱笆村没多久的一个夏夜的晚上我跟安安在楼顶看星星,那天没有月光,辽阔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汇成了星星的海洋,璀璨而浩渺。篱笆村及周围的散落的山村则亮满着灯光,有电灯,也有油灯或者烛光。灯光并不繁密,但由于距离近而显得好像满村满山都是的。天上是星星的海洋,地上是灯光的河流。都很美。
      “你呢?你先说。”我看着安安的比星星更明亮清幽的眼睛。
      “我喜欢灯光。”安安柔声说。
      “嗯?为什么呢?”我很好奇,哪个孩子不是更喜欢星星的呢?
      “灯光温暖啊。”安安清澈的眼睛如月下的湖水。
      “嗯,我也更喜欢灯光。”我心疼地抱住这个五岁的孩子。温暖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安全,孤独的孩子必然爱温暖的灯光而不是璀璨的星光。我小时候就特别贪恋那昏黄的灯光,看到它心里就不害怕了,就有着落了。后来家里换上了光管,我还失落了好久,光管发出的光那么惨白冰冷,它没有灯光散发出来的仿佛带着爱的拥抱似的温暖。
      “但如果在家里,我就更喜欢看星星。”安安用柔柔的小手拨弄着我的长发,调皮一笑。
      “为什么呀?”我也“调皮”一笑。
      “它漂亮嘛,哈哈哈……”安安抬头看着星空,露出甜美无忧的笑。
      “这样呀?那我也一样!”我们就抱在一起哈哈笑,笑够了安安就说要回家讲故事了,“看星星看了那么久,都把我们看冷啦!”她说。
      我知道的,其实五岁的安安也在潜意识里知道的,孤独寒冷的时候爱灯光,拥有了温暖以后就会爱星光。跋涉在群山或者荒漠或者海洋的人,灯光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心灵向往的家。住在温馨家园或者置身爱的世界里的人,星光是他们的梦想,是他们拥有了温暖世俗生活以后的审美追求。心灵孤独的织女向往人间的灯火,下凡找了牛郎。拥有饱满爱情却向往仙界的嫦娥偷吃了灵药,上了碧寒宫,在碧寒宫的寂寞生活里,又看着人间的灯火惆怅,于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太远或者缺少任何一个,人生就无法完整,心灵就无法快乐。苏轼对月“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最后对自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豁达,可这种豁达实际也是一种无奈,像我自以为“简单,纯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地“存在”一样,是无奈中不得不有的□□和自勉。
      实际是,我们都没有真正的快乐。当安安只作为一个梦存在我心间的时候,我不可能真正快乐。
      “没有你,我就像被丢弃到一个凄凉的荒野,我不能没有你!”这是安安十六岁的时候对我说的话,也是我常常在心里对她说的话。
      这就是我的艰涩理想,我的艰涩的爱……
      我望向机舱的窗外,思绪与怀想让我再次感伤起来。辽阔的夜,厚厚机窗外的黑沉沉的夜,如果温暖掬在我手里,如果灯光和星光就在我一俯首一抬头之间,黑夜就是一床让我酣睡的厚厚的大棉被,而不再是一只巨大的无望的眼……
      我看到了星星。
      我看到了灯光。
      我看到了群星。
      我看到了万家灯火。
      辉映在眼前。
      辉映在脚下。
      灿烂,辉煌,温暖。
      溢彩流光。
      我的脸湿了,整张脸都湿了。
      机窗外面的星火在我的泪眼中斑斓如烟花。
      只要我祈祷,只要我追求,幸福就在眼前。
      安安,我祈祷,你安好。我祈祷,我们的重逢不再遥远。我追求,让我们一生都快乐,不再分离。
      我答应过应老师和蓝樱,答应过你妈妈,我会回来,我一定会回来,带着我的爱人,一起回来。回到现实的快乐世界里来,不再只沉溺于梦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章 坠入大海的星辰(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