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符都玄机门 ...

  •   玄机门南派的石刻大门前伫立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一袭黑衣,凝视着消失在竹林深处的石子路。被风卷落的榕树叶落在他身上,他也不去理会。

      直到耳旁的马蹄声渐渐清晰,少年宁静的脸庞才浮出一些笑意。竹林深处的石子路上开始出现一个黑点,顷刻间放大成一人一马,向少年飞奔而来。

      少年向前方招手,脸上的笑意一点点弥漫开来。“师兄,你终于回来了。”宫丞牧勒住马缰,纵身跃下,对着即将滔滔不绝的师弟一笑,便牵着马往石刻门里走。少年也顺其自然地跟在后头。

      “师兄,北派之行师父只令你前往,可把我闷坏了。他平日里尽叫我读些生硬的古籍,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可要变成那千年古木了。”少年一边紧跟着宫丞牧一边自顾自地抱怨,“况且师姐她染了怪病,师父将她禁在紫铭宫了。”

      宫丞牧突然停下脚步有些惊讶,问道:“怪病?可是全身散紫光,眉心出疹?”
      “师兄知道?莫非北派也有人患了此症?”

      “北派有不少人患上了此病。还记得贺师伯吗?他的入门弟子也染上了此病。大兴山下似乎也有此病蔓延的迹象。此次回来贺师伯命我询于师父,没想到师妹也患了此症。”

      两人正说着却见一鹤发童颜的老者迎面而来,两人皆躬身行礼:“师父。”

      老者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又抚了抚白须问道:“丞牧,把马给少陵,随为师下山一趟。”

      看着那两人远去的背影,王少陵不满地做了个鬼脸,心想:“师父真是偏心,无论何事都不告知我。”走了几步他又想起囿于紫铭宫的师姐,“哎,还得给师姐报个信。”

      紫铭阁是南玄机门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采用石柱木梁法,内刻九十九道秘传法阵。百年前是帮派始祖符国大将杨开的闭关之所,而后渐渐收为囹圄之用。

      此时紫茗阁内,身着红杉素纱,笼着一层紫光的女子来回踱步,她腰身的铃铛也随着她的步伐发出焦急的响声。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钥匙的碰撞声,女子一喜,飞身跃到门口。果然,王少陵一边推门进去一边说道:“师姐,师兄回来了。”

      女子朝门外张望片刻,问道:“师兄人呢?”

      王少陵一脸垂丧地回答:“还未进门便被师父带去山下了,等了一上午算是白等了。”

      女子回到房间中央,依着茶桌坐下,倒出几注白水。自从得了怪病,师父便对她的饮食严加控制,平日里连粗茶尚且难饮了。女子柳眉微蹙,又淡淡地说道:“总归是回来了。我也不至再被关在这方圆之地了吧。”

      王少陵转身想要离去,走了几步,像是想起些什么,又回头开口道:“师兄说北派也有人染了师姐的怪病,且不止一人。没准师父这次下山去是要瞧瞧九杨山下是否有人染了此病。”

      “师父倒是最爱操心的那个,整个门派几千人也就他有那个闲心去访察怪病,研究古字。”

      “师父不喜权术,可还有错了。”王少陵有些恼了,直直地回击女子的感叹。

      女子冷笑道:“师弟,难道你不想有一天接任掌门,权倾满门吗?”

      王少陵一本正经地看着女子,说道:“当然不想,我自是希望师兄接任掌门,关抚苍生。”

      女子忍不住“扑哧”一笑,“行了,去等你的师兄去吧。”

      直至戌时,魏阙千和宫丞牧才回到玄机门内。这日走访了山下数个村庄,也不见有散发紫光之人。

      魏阙千抚了抚雪白的须发,叹口气:“想必这怪病还不至蔓延,看来须将玄灵送至北派一同治疗。”

      “师父不如再多关她几日吧。”

      “为师知道你舍不得师妹,不如这样,你与她同去可好?”

      宫丞牧下意识是要拒绝的,此时正是南玄机甄选掌门继承者之时,他深知魏阙千不愿他卷入此类权斗之中。但是师伯蔡卓是当朝将军严顾泉的义兄,若是掌门之位落入蔡卓的弟子手中,南玄机难免成为朝廷的一枚棋子。

      “师父,徒儿尚且归来,许多门内事务还未处理。”宫丞牧拱手:“恕难从师命,还是让少陵陪同吧。他虽然表面上与玄灵口角不断,但也只是表象而已。”

      魏阙千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想做什么为师也不阻拦了。”

      次日,王少陵和杨玄灵便踏上了北行之路。

      “总算是出来了,师兄真是我的福星。”杨玄灵一手扯着马缰一手握着长剑,潇洒地飞奔下九杨山。

      王少陵紧跟其后,不满地望着眼前策马奔腾的身影,嘟囔着:“师姐你真是我的灾星。”

      “我们先南下去扬州的集市,再向东去八卦桃花岭旧址,然后绕道……”

      “师姐,我是送你去治病的,不是去玩的。”王少陵看着眼前的红色身影,有些无奈:“在玄机的时候还惜字如金的,怎么一出来就发疯了,话比我还多。”

      杨玄灵满不在乎地一笑,用力蹬了一脚马肚子,“驾。”

      玄机门的北派与南派不同,百年前符国大将军杨开卸甲后与其弟杨复共创玄机门。

      其弟生性喜欢热闹,便将北派建在符国都城符都之内,而杨开只嗜爱山水,便将南派筑于九杨山腰。

      于是南派渐渐闭塞,而北派更是圆滑。一个越来越隐没于江湖,一个则越来越涉足朝局。

      而这当今天下的局势则混乱如泥潭,天下人都有心搅动,但是混乱之中,没人知道谁出了手。

      此时符都王城内。

      “符国闫康帝上位二十七年,天下三分之势逾近分明。夷蛮策马北疆,符国拦腰中原,南越诸国啮噬东南。

      同年,玄机门所处九杨山忽现一石洞,四壁尽刻古文,字逾百万,天下哗然,长老魏阙千潜心研摩十余载未果。

      三十七年闫康帝驾崩,承乾帝上位。北夷后荒举足犯境,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将军严顾泉亲率七万大军平北,后荒不敌,窜逃回国。

      承乾元年,符帝亲赐“卫国将军”称号,赏千亩以建卫国府。

      十二年,符国同南越易国联姻,宁海公主南嫁易国世子易绍风。而后数年,天下暂定,波澜不起,至承乾十七年笔。”

      “谁!”

      李司史刚走进书库便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翻书声,警觉地喊了一声。走近,却见梁奚宇正随手翻着架子上的本朝简录,便躬身拱手道:“殿下,请恕微臣眼拙。”

      梁奚宇扔下手中的册子,说了声“无妨。”便离开了书库。

      与李司史同来的丞相宫钰看着眼前这个散漫离去的太子,摇了摇头。

      李司史感慨道:“太子真是愈发地傲了。”

      丞相轻声回应:“坐享天下之人,便是如此了,我等只需尽力辅佐。”

      门外,梁奚宇冷笑一声,便上轿回了东宫。

      “去,把满月楼的碧琴给本王请来,再叫些歌舞助兴的,本王要开宴。”东宫内梁奚宇兴致勃勃地对贴身太监吩咐道。“今晚东宫必要灯火通明,本王要与民同庆!”

      太监东福“诺”了一句便躬身退下了,他有些疑惑为何太子今日如此欣喜。吩咐给小太监们差事后,他便乔装出了东宫,直奔丞相府。

      “主上,太子今日宴请酒楼歌女,并无其他异动。”

      宫钰闻言点点头,脸上写满忧虑,道:“太子是储君,不应在丝竹萧瑟上分神,回去多提醒他思虑朝政。”

      “小的领命。”

      第二天,满朝文武都知晓了当朝太子去书库钻研史书的事情,皆颂其品性过人,知以史为鉴。

      这日,承乾帝在娴妃处听人谈起此事,大笑道:“奚宇果然是朕立的太子,他在大臣们心中的德望都快赶上朕了。”

      娴妃轻笑一声,细密的睫毛颤了颤。她不紧不慢地拈下一颗葡萄递到承乾帝嘴边,道:“陛下,太子只是去个书库就大获美名。昨夜东宫可是歌舞升平,这倒是……”她还未说完,就将剩下的半句咽进喉咙里。
      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够了,因为她看到皇帝的神情有了一刻的变化。

      这宫墙深深,她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