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絮语黄昏-叩问 ...
-
第二十一章叩问
(古希腊哲学家,坚持灵魂轮回说,毕达哥拉斯。畜生的灵魂可以转生人体的议论。)
“啊!”一声尖叫刺破沉寂的黑夜,汪漫坐起身来,满头大汗。
本来睡得不熟的姜笛听见声音也跟着醒了过来,伸手轻抚着汪漫的背,“别害怕,被害怕,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汪漫闻声慢慢回身木然的看着身边的姜笛,动作慢的就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就在姜笛以为她会这样一直安静下去的时候,汪漫突然伏在姜笛的身上开始放声痛哭,姜笛伸出一只手抚着汪漫的后背给她顺气,一直重复着开始的那两句话,“别害怕,被害怕,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能够安慰到她,只是凭着本能想让她知道,无论怎样,自己都会在她的身边。
无所谓“不离不弃”,只想相依相守。
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汪漫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下来,张了嘴发出一个音节,声音嘶哑难听。汪漫自顾自的说着,也不管姜笛听不听的清,也不给他时间回答自己的问题,或许根本就没有人能真正的回答的了自己的问题,现在的自己只是想要一个倾听者而已。
“姜笛,你说人来自哪里,是上帝造的人,还是女娲用泥土造的人,还是在原始海洋中一个简单的单细胞历经上亿年慢慢的进化而来?我学的是生命科学,常常惊讶生命的奇特,总觉得不是进化就能够得来的。上帝真的存在吗?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去世后,我开始读《圣经》读福音书,像是历史一样的记录让我很确信上帝的存在,让我相信世上是真的有灵魂的,肉体凡胎不过是在世间的一个小屋子罢了。可是有些人又笃信着佛教,相信前世今生,相信六道轮回,穷极一生的追求佛祖,也有些人追求着真神阿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信仰的是唯一的真神,让我也搞不清楚那个神才是真正的唯一的真神了。甚至有好多人是无神论者,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的存在,人活一世,死后便不复存在。人死后到底去了哪里?那么多的宗教都有虔诚的信仰者,每一个都能勾勒出人死后的世界,可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对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六道轮回,死后重新投胎么?灵魂被黑白无常勾走,然后由阎王判定一个人生前的业果,所谓的因果循环,然后喝一碗孟婆汤重新来过?可是没有了前世记忆的人,和前世的人还是同一个人么?不管你为善还是作恶,下辈子总有人享福或者受苦,既然都不记得上一世的事情,那么作恶或是为善又有什么区别吗?我看过有报道四五岁的孩子具有前世的记忆,能想起自己前世是怎么样的人又怎么样死的,可又没有说他在死后是怎么样的,那孩子长大后又不再愿意提及前生的事情。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怎么解释这越来越多的人口?基督教中说的死后□□重新归为尘土,灵魂沉寂着等待末日的宣判,那真的有末日的宣判吗?也有的报道又说他们死过又复活了,看到的天堂那么美好,可是没有经历过得人怎么确定他们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坏人去地狱里受酷刑,好人去天堂享福,世上又哪里有公平的准则评判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紧紧靠着是否信仰耶稣的存在吗?人死后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漂浮在半空中看着人世间的所发生的事情么,也会保佑自己的亲人的吗?还是人死如灯灭,就像晚上睡觉那种一夜无梦的状态呢?人又是什么呢,从小时候懵懂不知世事,到上几十年学,然后找个爱人结婚生孩子,为下一代开始操心,每天有些小小的幸福,有些小小的烦心。老了受着病痛的折磨然后就去世了,不过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等到能记得他们的人也去世了,世上便再没有他们存在过的痕迹了。《活着》里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那么“活着”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像富贵一样坚持耕地,坚持每日三餐,饱受痛苦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什么烂理论,不会数学难道就不能学语文吗?人就是向死而生的,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人都不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却没有人知道死是什么。有的说人的特别之处在于人是万物之长,人是有灵魂的,那么小狗小猫,你对她好她也知道,你伤害她她也知道痛,他们也是那么活生生的,难道他们没有灵魂么?还有,那些植物人有灵魂么,他们日复一日的躺在病床上,身体一动不动就像死过去的一样,甚至都没有痛觉。实验室里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他们不停的新陈代谢,我们可以把两个小生命杂交在一起,用各种条件去伤害他们,你说他们有感觉吗。克隆人,人们都说有伦理问题,可是克隆动物难道就没有伦理问题了吗?现在的伦理问题还不就是人定义的,要是早先定义先生的孩子是爸爸,后生的孩子是儿子,不是现在的兄弟这般定义不就也没有什么伦理可言了吗,那些被造出来的人不过也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罢了,为什么又说他们的存在不符合伦理呢。人死后到底去了哪里,□□已经腐烂了,只有零星的记忆还在活着的人脑海里,可是等到所有记得他们的人也都死了,那么那些活过的人真正的活过吗?灵魂去了哪里呢?”
一叠声的疑问,姜笛一个都回答不了,不是不想回答,是自己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得不多,只能更紧的抱着他,让她感受自己在她的身边,感受自己的真实。“赵郁那么娇小,流了那么多的血,我叫她她却不回答我,就像当年他们一样。她是因为世间太痛苦了才自杀,她怎么那么傻啊,她完全可以扔下博士学位不要了,可以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啊。她说过家里人都知道她读博士,读了六年还没有拿出毕业证书她怕自己丢面子,怕家里人丢面子,可是这样子死了自己是不用在乎丢不丢面子了,可是家里人是生生的少了一个人啊。或许他们说的对,其实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可又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赵郁选择了逃避,你说她现在逃到了哪里去了呢?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又都去了哪里?他们是住在冰冷的墓穴里面吗?还是自由自在在另外的空间里生活,他们现在怎样的生活着?他们还记得我们吗?这些事情困扰了我很久很久,可是姜笛,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到最后只是喃喃的说着“什么都不知道”,语气里透着绝望和无助。
姜笛自始至终都在静静的听着汪漫语无伦次的话,没想到她竟将这么多的痛苦压抑在心底,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更紧的环住汪漫。
姜笛想了许久,终于低声道,“你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知道,而每个人到最后又都会自然而然的知道,所以我们现在不要拿将来早晚都会知道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好吗。就像小学的时候感觉初中的课程好难,但上了初中我们就都会了,小时候老想着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几年后我们也就长大了。你问的这一切,你困惑的这一切,这一切的答案最终你也都会知道,死后是怎样的,死后是怎样生活的,世上到底有没有神,这些问题你都会找到答案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享受现在的状态,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事情。就像小时候那样相信自己将来能当科学家,不管最终能不能实现起码小时候的自己是很开心的,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梦想也不会因为最终没有实现而变得没有价值,这就像现在笃定的信仰,即使死后证明是虚空的,可是也不会变得没有价值。所以我们就用力的享受现在的时光,等到时候到了再去看属于一切终极的答案,不要着急,我们早晚会知道的,就像我们早晚会长大。这样不也很好么?”
汪漫细细的想了姜笛的话,用力的享受现在的时光,等到时候到了再去看属于一切终极的答案,不着急,我们早晚会知道的,就像我们早晚会长大。就在姜笛以为汪漫已经重新睡着的时候,听到她暗哑的声音传来,“对啊,这一切的答案,在将来我都能够知道,现在我只要相信我愿意相信的事情就好了。我不能着急也不用着急,就像读了小学会读初中一样自然,我不用六七岁非得明白十六七才用懂的知识,我只要安心的享受属于六七岁的时光就好了。姜笛,你说的真对。或许我早该和你聊一聊的,你说的真的很对。”
醍醐灌顶的顿悟,困惑了自己那么久的问题,没想到就在姜笛三言两语之间释然了。
是啊,自己不用着急,早晚有一天所有的答案都会交到自己的手上,最终极的秘密也会揭晓,一切都不用着急,不用六七岁非得明白十六七岁才要懂得的道理,我只要安心的享受六七岁的时光就好了。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苦恼半生的问题,会在别人一两句话间便得到了解答,或许不是别人看的更透看的更深,只是时机到了,属于你的这个困惑便得到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