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容 ...
-
与《容器》的结缘是因为在晋江首页闲逛,看到八仙榜上有这样一个名字,很感兴趣就点进来了。渐渐看,慢慢进入状态,被景何带入到她的叙述语境中。
读到某章,「作者有话说」里提到这个标题的意思,当初我就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的,平安夜看到最终章标题也是「容器」,那就由这个词开始说起。
文章的标题是最提纲挈领的一个词语,给「容器」扩充内涵,首先想到的是两个词「有容乃大」和「大器晚成」,《说文》中给出的解释是:「容,盛也」和「器,皿也」。
进一步联系文中种种,林成蹊这个中文系讲师的人物设定及塑造让我想到了一个对子:「器识」对「文章」,器量胆识兼而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林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人。这点与《纯情》中的简修纯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个人皆如玉,古人说玉石五德兼备,仁义智勇洁。两篇文章中的两个主人公又有所不同,林更靠近玉,而简则更趋同兰。
之前在网上看文章,见有读者留言说,高手尽出耽美界,一直觉得这话很有道理。网络本身就是个泥沙俱下的地方,只是有句话叫「沙里淘金」,自己陆陆续续在网上看了一些文,觉得果然高手尽出耽美。有时候也会反观看耽美到底是为了看什么,论坛上也看过类似的论题,看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高手之文,必定不止于此。
当年读书的时候看过一种说法,说【情】色是人类的禁忌,表现或者书写,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在冲破禁忌,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方式——虽然这个说法有点扯,不过细想之下似乎也有些道理。如果只是为H而H、为虐而虐的文,我自问看不下去,更毋宁说喜欢。水到渠成、刀过竹解的铺设行文在我看来才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的标准并不拘于题材或者体裁。
看耽美,或者是在看一种纯爱,就像尾崎南《绝爱》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如果是我的话,不管他是男是女,是猫也好是狗也好,是植物也好,我一定会把他找出来,然后,绝对会……爱上他!」——所谓难能可贵,或者也正是因为「爱」难,所以更加可贵。
还记得读《夜照青衫冷》时看过的一句话:「却原来爱里不是只有苦痛,所以才叫做欢爱。」
无爱之欢就是一种虐,有爱不言却只欢也是一种虐,就像《秋夜劫》一章,像《情人的尺度》一章。李贡延确实是个渣,我常常会想,一个人究竟怎么样的境地才叫做绝境——可以有个参考,就是拥有过什么,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家庭、事业、财富、朋友、爱好等等,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支撑系统由越多的部分组成这个人在遭受打击时就越不会被轻易打败。一个人的绝境就是抽离掉所有的支撑——看《容器》的时候觉得老天爷其实很眷顾李,这个人的种种行径,包括对简修纯所做的一切,也包括忘记了和林的温泉初遇,一切实打实证明他是个渣,老天爷却把林给了他,只要有林接着,李就不会跌到底。林给李的是容忍、包容,李刚开始却只把林当成器皿、器物。
我是先看了《容器》才回头看《纯情》的,对比之后的很明显感觉到作者的进步,相较于第一部作品,《容器》文字更加凝练,线索更加清晰,人物轮廓更加明朗,冲突矛盾的激起和平复处理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在打结和解扣之间的叙述速度分寸的把握也越发见出功力,行文张弛有度、环环相扣,故事性很强。反观《纯情》,则在抒写情怀和细节描摹上更为突出。两文同属一个系列,各有侧重又相互勾连,这样的架构设置让我很期待下一部作品。更加期待这个系列的完结,那就是像生活一样的一张大网张开来。
和景何聊天的过程学到很多东西,能够感觉得出她是一个较真的人,非常在意读者的感受。我一直觉得作者和读者之间最根本最真实的联系,也是唯一的联系就是文本,作者写出来,读者读了,仅此而已,这种联系无功利,却也最公正最客观,作者传递出来的东西,读者能够分明感受到,就像景何字里行间满满溢出的诚意。
也像景何说的:只要想做的事,就有耐心和恒心把它做好为止。
写文辛苦。顺祝笔健。鞠躬。
Ps:洋节快乐哈~~忽然想起去年有个朋友跟我说,圣诞老人是摩羯座的,嘿嘿~~
(入V的章节还在研究怎么购买中,-_-|||,先把长评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