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55章:迎春 ...

  •   大比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辛世济好巧不巧地吊在二甲榜末,跻身“进士出身”,算是大喜,他便在京都一家小馆子摆了一桌,宴请几位好友。
      年嬴拎着一包东西姗姗来迟,对在座的各位赔笑道:“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又晃晃手中油纸包,“上次世济兄不是说那家糕点好吃,这次恭贺你高中,我就每样买了些过来,那家生意太好,排了半天队才买上。”
      “年老弟快坐,我们也刚到没一会。”辛世济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吟吟地招呼年嬴。
      墨青朗则起身让座:“年世兄,请。”
      “呵呵,青朗贤弟客气,年某就却之不恭了。”
      吴广贤也说着趣话活跃氛围,“那家糕点的确味美,我今个又能跟着沾沾光了。”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墨青朗三人不断向辛世济贺喜敬酒。十年寒窗终偿夙愿,辛世济来者不拒,频频与同窗好友碰杯,可谓是主宾皆欢也。
      酒酣耳热后,辛世济散开糕饼包装,“来,都尝尝,喝酒喝的嘴发苦,改改味儿。”
      墨青朗拿了一块栗粉糕,尝过之后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月末,又逢余氏派人到鸣雁书院给两个儿子送东西,墨青朗拿出一封信叮嘱家仆带回去交给小妹墨青染。
      展信之后,墨青染心绪难平,生出一个大胆猜测。大哥怀疑写意楼里有人泄露了点心方子,她却觉得能做出相近口味糕点的很有可能是荷香。没曾想她来了京城,还真是灯下黑,当年怎么就忘了让振远镖局在京都查探一番。
      不日,墨青染出门后先支走了二哥墨青云,随后打发阿梧去魏先生家告了假,便吩咐阿魁驾车直奔京都的松风书院。约莫两三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书院对面。
      望着不远处以金粉雕饰,镶珠嵌玉,极尽华丽之能事的书着“松风书院”四个斗大字的红木匾额,墨青染无语地想,炫富炫得如此高调,还真是招摇哪。
      这松风书院的前身原是国子监退下来的三位大儒合办的小私塾,十几年发展下来成了今日的松风书院。比之官方书院,松风书院因坐落京都繁华地,一跃成为大盛朝私学中的翘楚,那些未能考进官学家中又颇有恒产的子弟多爱来此进学,是以,民间百姓常戏称松风书院乃贵族学堂,有才无财莫进来。
      问了一名从书院出来的学子后,墨青染终于找到了那间卖糕点的铺子。铺面是用茅草混合着泥砖简易搭成的,此时门前正大排着长龙,生意的确很好。
      墨青染等到买东西的人都散去了,才带着喜鹊上前。
      “姑娘,想买点什么,我们店的如意糕卖的最好,要不要来一份?”铺子里的伙计热情地推荐。
      “好,就买如意糕。”墨青染点点头。
      伙计扭头冲里屋喊了一声,“妹妹,外头的如意糕没多少了,新的做出来没?”
      墨青染透过帷帽的缝隙悄悄打量着卖东西的伙计,认出他就是当年的解差阿路,本还不确定的猜想这下能肯定了,阿路口中的“妹妹”十有八九就是荷香。还真是世事无常,当初他是官差荷香是犯人,如今两人却相依为命讨生活。
      “再稍等一会儿,就快蒸好了。”
      熟悉的女声传入耳中,勾起了一种叫“回忆”的东西,墨青染帷帽下的双眸变得模糊起来。
      回到马车上,墨青染迫不及待地拿起如意糕咬了一口,是荷香惯用的做法。如意糕的外皮多是糯米粉做成,荷香却喜欢在糯米粉中加入一定份量的藕粉,做出的口感更为软滑香糯。
      翌日,阿魁照着墨青染的吩咐来到铺子商谈,“这位大哥好,在下名叫阿魁,恕小弟冒昧问一句,大哥贵姓?”
      李新谨慎地打量着阿魁,半晌才道:“免贵姓李。”
      “李兄,是这样的,不知你还有没有印象,昨天有位姑娘带着一名婢女来贵店买了份如意糕。”阿魁边提醒他边道,“不瞒李兄,那位姑娘不是别人,梅花镇的写意楼不知李兄听没听说过,那位正是我们写意楼的东家,她偶然路过此地买了份糕点,尝过之后称赞不已,就生了爱才之心,特意命我前来探问李兄一家有没有兴趣到写意楼做事。”阿魁又不遗余力地游说,“我们写意楼的生意如火中天,现在正是广揽人才的时候,东家说了,李兄一家要是愿意去,条件什么的都好商量。”
      “这……”李新闻言心里有点想法,只是还不敢贸贸然相信陌生人,便道,“这事我一个人还做不得主,还要与家里人商量一下。”
      “应该的,应该的,李兄好好跟家人说说,机会难得,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阿魁最后冲李新拱拱手,“李兄好好想一想再做决定不迟,小弟就在写意楼恭候李兄佳音了,先告辞了。”
      李新目送阿魁走远,忙关好店门,回到里屋找妹妹商议。
      已经改名为李迎春的荷香听罢,思虑了一会道:“我们当初选择进京就是想找片‘大林子’避避风头,最后在此地落了脚也是觉得这周围乃书院范围三教九流的人少,虽说这几年都风平浪静的过去了,但凡事总有万一,不被人发现还好,若是不巧被有心人识得,哥哥的身份倒还好,就怕我会有麻烦,还会累及哥哥。如今得了这么个机会,我们倒是可以借写意楼这棵大树躲一躲,不仅能糊口裹腹不愁吃喝,而且再不用抛头露面日日担心被人识破。”
      李新听了连连点头,“妹妹分析的极是。”又搔搔头发,嘿嘿笑道,“我就是粗人一个,真是比不得妹妹这样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心思就是细腻。”说着,李新又看了眼自己的右手,眼神暗下来,苦笑一声,“他奶奶的,老子以前虽不是好汉也算条莽汉,如今却成了这副倒霉样子。”话音刚落,又不好意思地赶紧伸出左手打了下自己的嘴巴,朝李迎春咧嘴傻笑道,“呸,呸,这一不小心,以前的口头禅又溜出来了。”
      李迎春白了他一眼,打趣道:“亏我们在书院这住了许久,哥哥怎么还是没什么长进。”又道,“话说回来,那写意楼虽然常听来买东西的学子们提及,应是不错的地方,但我们还不能尽信别人所言,不如先亲自去瞧瞧。”
      “好,那我们明日就去趟梅花镇。”
      翌日,李迎春兄妹在写意楼附近悄悄观察了小半日,见这酒楼客似云来,门前招揽客人的店小二逢人三分笑并不以貌取人,兄妹二人相视一眼,皆认为这写意楼应是个好去处。
      待二人走进写意楼内,李迎春一抬头便瞧见大堂墙壁上挂的满满当当的菜单牌,心中不由讶异非常,居然跟莫家的做法如出一撤,转念又想,天下之大,想法巧合也不足为奇,更甚者,人家即便就是借鉴了莫家的手法也未尝不可。
      “二位客官想吃点什么?”周掌柜上前,笑着询问。
      李迎春冲周掌柜行了一礼,详细道明原委。早被墨青染叮嘱过的周掌柜忙将二人带去后院包间。
      兄妹二人隔着流苏帘栊向墨青染行礼后自报了家门。
      听到荷香现在名叫李迎春,墨青染暗自轻叹,迎春是她前身最喜欢的花,虽不比牡丹富丽,也没有芙蕖清雅,但它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极强,她独爱的就是迎春花那股不服输的生命力。“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就是对迎春花最好的写照。
      物是人非,无法相认,走过场的考核还是要的,墨青染遂吩咐道:“迎春姑娘,你先去灶房做一份桔味糕和八珍糕给我尝尝。”
      “是。”李迎春屈膝行礼,退了出去。
      “李新,上次见你,发现你的右手似乎不太灵活。” 墨青染委婉问道。
      李新躬身回道:“不瞒姑娘,以前干活时不小心弄伤了。”
      墨青染心知李新的手伤八成与水匪有关,只是现下还不是探问的时候,便岔开了话题,“噢,既是这样,我写意楼还缺一个守夜人,这份活计你可愿做?”
      李新本来还担心这位东家会嫌弃他是半个废人,如今一听连他也愿意一起雇佣,忙不迭地应下来,“愿意,愿意,小的一定好好干。”
      不一会,李迎春端着新做的糕点走了进来,喜鹊接过去呈给墨青染。
      墨青染随意尝了尝,就道:“嗯,李姑娘好手艺,以后就留在灶房专门负责外卖的糕点,至于住处,刚才你哥哥应下了守夜的活,若不弃,后院偏角本来备下给外地伙计的住房还空着,你们就搬进去吧。”
      “谢谢东家。”兄妹二人本还忧心着日后的住处问题,听了这话不由大喜过望,赶紧跪地感谢。
      择日不如撞日,李迎春和李新合计之后决定现下就回去将铺子关了,今天就搬进写意楼。
      他二人这些年没一天放松的,时刻做好了逃亡的准备,是以,他俩的东西少的可怜,没甚需要带走的,满打满算也只整理出两个小包袱。
      李新又四处检查一番,见没什么遗漏了,便对李迎春附耳低语道:“妹妹,你看那件东西要不要取出来带走?”
      李迎春闻言朝屋内某个角落扫了一眼,想了想,斟酌道:“暂时留在这里吧,那东西也不知是福是祸,再连累了写意楼就不好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