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寻找 (三) ...

  •   在那时候,我并没有类似于我以后要做什么科学家然后让地沟油变得不会致癌,或者做个类似于鲁迅先生这样的作家用笔来抨击这个乱糟糟的社会、再或者是当中国足球协会的会长来挽救中国足球一类这样的想法。我不多的精力仅仅能让我想想未来一两天内我该做些什么。
      比如说明天是星期天的话我打算要去哪里买一只什么样的笔,路应该是走三环还是二环,在什么时候去最好,然后在想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或者说明天天气不错应该去哪个公园看怎样的一群女孩在我眼前怎样的风情万种,然后我在用怎样的办法向美丽女孩搭讪,再然后思考那被我搭讪的对象会以怎样的态度对我。
      像这之类的种种……

      小学四年级的课程中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语文老师给我们出的一道土的几乎成了万年老鳖的作文题,题目是:我的理想。

      语文老师姓冷,至于名字是什么,很少有人会去在意。因为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而根据班主任的一些共性,我们这类人在私底下一致称呼她为“性冷淡”。
      性冷淡把作文题字字工整的写在黑板上,然后给了我们这些连理想和幻想都分不清的屁孩们一个晚上的时间用以酝酿酝酿。

      当晚我坐在我的破书桌前按照性冷淡的话苦心酝酿作文,费尽心机之后终于成就一篇佳作,但是在我反复的查看后,才发现这篇憋了半天才弄出来的作文真像当前社会里的个别校长一样,真不是个东西。

      根据艺术家的意思,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像受精卵一样,是思想这一精子与现实这个卵子碰撞后在死掉无数个脑细胞后的最终产物。
      而思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我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自己只差了点现实,所以当晚决定给自己一点残酷的现实以便“分娩”出最终产物。于是我苦心酝酿到深夜两点(在此之前我从未超过十点睡觉),才终于发现原来还有一种不用碰撞就能有最终产物的办法,那就是拿本作文选来参考参考。

      至于小明,他的脸皮早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下变得刀枪不入,就算天安门的城墙见了他都要甘拜下风的自甩出十几条街远。所以作文这种东西是可以不用写的,他只需要把头倒在枕头上,然后在做梦的时候梦到自己已经写好并且受到老师当堂表扬的场景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将自己昨夜苦心“熬”制的叫做理想的东西交到了“性冷淡”的手上。唯独小明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没有交“贡”,“性冷淡”在讲台上以睥睨的眼神俯瞰众生,大发师威,严厉痛斥小明的种种罪行,小明懊悔地低下头这才终于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残酷差距。
      “性冷淡”面对小明的示弱任然觉得要得理力训,可能是训的太兴奋,猛的说了一句:叫你爸下午来学校一趟。听闻这话的同学们大吃一惊,全班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垂头不语的小明,然后再看向我们伟大的语文老师,想看她怎样把明爸从阎王老爷子那里叫到学校里来,要是这事得以实现那将会震动整个科学界。“性冷淡”承受几十双吃惊的目光,压力很大,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相当于大师兄一样的通天法力,根本不存在从阎王老爷子手里要人的可能,于是在平复了一会心情后很无耻的说:小明同学,不写作业是一件很不对的事情,这足以说明你的思想态度不端正,你以后做人……说了一大堆的人生大道理。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很佩服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原因之一,就算是一件小事他们也能从中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看出更大的事情来。
      最后“性冷淡”几乎很公式的说:小明,下课后来办公室我有话跟你说。小明听后激动的真想大喊:说了这么久还要再去办公室,我跟你没话说。然后“性冷淡”又对着全班说:这节课全班自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不许说话吵闹,保持安静!接着端正的坐在讲台上,开始“品尝”我们辛苦“熬”制一整个晚上的最终产物。
      至此世界安静,天下太平。

      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处在各楼层转角的位置,这样的设计方便了老师们在上课铃响起时可以径直的并且很快地走到各自任课的班级,同时方便老师们观察整条走廊上学生们的活动情况,如果遇到学生在走廊打闹的事情发生只需要对着走廊大吼:×年×班,×××和××你们搞什么!一时间走廊上的人纷纷将目光看向这×××和××,看得那两人面红耳赤,众人又是纷纷猜测这两人的表情应该是被羞的还是气的,然后统一得出结论:是被气的。

      在那节语文课下课后小明依照“性冷淡”的话,来到办公室。
      “性冷淡”与小明一坐一站,一边品茗(当然老师是前辈绝对是在品的,而小明做为晚辈学生就只能尽情的享受这老师留不住而溢出的茶香与茶色)一边从小明学习的态度谈到小明未来的种种可能,最后“性冷淡”当场做出结论:不好好学习课本知识的人将来是一定不会有出息的。
      小明在“享受”了班主任亲身教育的六七分钟后,他突然的出现在教室的后排,将正趴在课桌上做着春梦的我叫醒,并且告诉我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性冷淡”传唤我过去。
      我为小明打扰我做美梦的行为感到不齿的同时心里升起对我即将所要面对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人)的担忧,尽管这只是预感。

      我们同时走出班门,处于走廊角落的教师办公室内的情形我们只尽收一半在眼底,而另一半隔了一层遮羞墙。这样的构造可见设计者是多么的用心良苦,这不仅可以保证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可以观察到学生们课余活动时的状况,还可以保证老师们在办公室里的隐私不至于被一群毛小子看见,以此方便于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做各种“私密”的事情。

      在我们走向那“是非之地”的过程中,我向楼下做出俯视的姿势,很凑巧的看到一个穿衣代戴领外表整齐的中年人也向我们所在的方向看来。从这里我可以看到此君脸上和煦的表情,再加上衣冠上给人的感官,无形中像在告诉周围的人:他是个正人君子。这也让我看了一眼后顿时很自然的产生这人是个好人的感觉,也因此对这人产生莫须有的好感。
      此君在看到我们之后快步向我们所在的楼层走来,这让我误以为他是冲我们而来的。我猛然有种不善的感觉,我把这感觉归类为是对此人是否向我们走来的未知上。这种不善的感觉像是放的屁一样也影响到就在我身边不远的小明,于是就可以看到一副很奇怪的情形:二楼的走廊上两个二货正神情紧张的看着楼梯出口,一副武侠小说里某大侠路遇未知强者的模样(能出现这种情况与那时正流行的金庸武侠剧有直接关系,当时热衷于此,因此成为大侠是在下那时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刻意培养侠者风范实属正常,若欲与怪罪,实在无奈!)。
      那人在龟速的时间里从我们身边经过,在此过程中此君对我们露出和煦的笑,这使我们原本的紧张土崩瓦解,对此人更是升起更好的好感。

      我和小明在看到此君进入办公室后,就按照以往被叫到办公室的经历很自然的来到了“性冷淡”的办公桌前。
      我习惯性的低着头,我看到身后不远处那中年人的身影,但是我没有空余的心思去注意他,此刻我暗想在我前边的人将会用怎样委婉的理由将我老爸“请”来学校,会以怎样的态度与我老爸谈论我所犯的事情(即便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我究竟犯了什么错事)。
      以我的认为,此人肯定会在我爸面前发表“不好好学习课本知识的人,以后是不会有出息的,作为孩子的家长我想您是很清楚的”这一类的言论,在此过程中我老爸也会如大多数的家长一样铁定会深以为是的产生把我带回家狠狠教育一番的冲动。存在这种冲动原本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我爸绝对会把这冲动积极地转变成实际行动。
      这一手请家长,是老师们惯用的非常高明的手段,美其名曰:借手打人,看菜用刀……这种方法:一、不用老师自己费力;二、不用老师们明白的直说,只要把孩子的家长叫来学校,再与其说些孩子最近在学校里的情况,家长们就会知其真意的露出我们很懂的神情;三、老师们更是可以打着“人道理性”的大旗,说出“不要实施家庭暴力”这样一类的话,以此让家长们对他们更是感恩戴德,即便他们是很希望家长们狠狠的去教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骨朵。但是无论怎样往往在第二天这昨天被老师“请”家长的同学会切实的体会到什么叫做“一腚开花”的真意,在痛“腚”思痛后才恍然大悟的明白“如坐针毡”的真正含义。

      然而让我感到不对劲的是,今天真的是很不对劲。“性冷淡”竟然不冷的对我笑着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很有真情实感,继续努力!
      印象中这是此人对我的第一次笑,并且是唯一的一次。而她的表扬中的“很有真情实感”这一句并不使我对她而增加多少的好感,因为在我的读书生涯里目睹几乎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作文写的好点的人都说过这么一句“表扬”的话。所以我理所应当的认为这句“表扬”的话是很不值钱的。
      当然“反感”这样的一个词眼,在那时并没有在我的心里产生,就因为这样我在经历内心对阴暗面的预测后竟突然的发现与之相反的光明时,产生一种快乐,只是这快乐是短暂的。
      况且我的作文也只是“参考”来的,也并不是像为了实现真正的共和那样,独立自主在实践中寻找真理而得来的。我暗自庆幸类似于作文选这样的书籍像牛屎广泛存在于农村土路上一样的存在于读书人的世界。当然这事能有这样的情况,也只是因为这“性冷淡”是第一次看到我的作文,之前并不清楚我的写作水平而已,不然,另一种场景也是可以想象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寻找 (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