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大兴宫 ...

  •   李世民自登基之后,对有功之臣封赏颇多,他的旧属张亮被封为右卫将军、长平郡公。张亮出身贫寒之家,为人谦恭有礼,可是偏偏被长安城中一美艳女子所迷惑,那女子名唤李吟秋,为了此女,张亮不仅舍弃了糟糠之妻,成婚后,更是将府中大权皆交与悍妻。张亮之功荫及妻儿,李吟秋被册封为郡夫人。她原本是一户家境破败人家的女儿,幸而生得娇俏貌美,又机灵泼辣,在长安城中算是艳名远播。遇到张亮后,她见张亮对她有几分真心,便承诺张亮休妻之后便嫁与他。
      李世民即位,张亮受封郡公,李吟秋也跟着夫君一飞冲天。她原本就有几分自命不凡,如今在府中呼风唤雨,众人皆对她俯首帖耳,在外面也是前呼后拥,听尽恭维之言,更加不可一世起来。
      张亮有一处田产,与息王府受赐的田地相邻。因长安官宦人家有不少为田地闹出纠葛之事,张亮特别交待负责此处田产的家仆,勿要生事。此事不知为何传入李吟秋的耳内,她登时大怒,深怨张亮懦弱。当初张亮因李元吉兄弟被关押,李吟秋连惊带怕,几乎吓出病来。李世民登基之后,她听说李世民对两王的家眷一直礼遇,只道是李世民心慈手软,心中很是忿忿不平。她便私下嘱咐那名照看此处田产的家丁,要他不要听张亮的胡言乱语,尽管听从她的吩咐,一定要在罪王家仆面前“立立威风”。
      有了主母的怂恿,那家丁便信口污蔑息王府驱车从张府田地碾过,以毁坏张府良田为由,浩浩荡荡带了二十多人,向息王府家仆问罪。
      息王府众人皆听从郑观音之令,一直谨小慎微,见张府寻衅滋事,也只是一味辩解。张府家仆见吵嚷无用,便动起手来。息王府这边见事情不好,一面抵挡,一面派人向郑观音报信。
      郑观音听了下人的禀报,并未多言,只命人将此事速速报与京兆尹。
      张府众人是有备而来,待官兵赶到,息王府这边已是伤亡惨重。因事情涉及息王府和张亮,京兆尹只得将此事奏明李世民。
      此事为东宫旧部薛万彻知道后,他一时气愤难当,便又带人狠狠教训了张府闹事的家仆,打断了他的一条胳膊。
      魏征一来维护旧主,二来为了朝纲清明,也上书李世民,称“国之重臣更应防微杜渐,对府中人等严加约束。”
      张亮没想到家中妇人会做出此事,他自然不敢训斥李吟秋,但却未等李世民降罪,便
      前往宫中请罪。而薛万彻也自知有罪,便也前去请罪。
      李世民怒不可遏,称张亮“居功自傲,有负重恩”,罚俸三年,又命京兆尹依律严惩滋事之人。
      李世民自觉此事愧对寡嫂,又赞赏薛万彻的忠义之心,但薛万彻毕竟私自动手,且他还口口称称道“臣自知有罪,却并不后悔”,因此罚俸半年。李世民又命人送了珠宝两箱,锦缎数匹与息王府。

      事情过去几日,杨如烟方才听到消息。她赶到息王府,见到郑观音,愧疚道:“嫂嫂,我刚听到消息,来的晚了。”
      郑观音握住她的手笑笑:“这件事是我特别嘱咐不要外传的,没有什么事,我不会放在心上,如烟也不要放在心上。放心好了,张府吃了教训,兔死狐悲,其他人也不敢滋事了。”她拉杨如烟坐下,“不过如烟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事和如烟商议。”
      杨如烟紧挨郑观音坐下:“嫂嫂清讲。”
      郑观音端详杨如烟片刻,她这张脸还是那么年轻出众。她低下头,浅笑道:“如烟,四弟走了已经三年多了,你也该多想想你自己的事了。”她见杨如烟一脸惊愕,又解释道,“我,长广公主还有观国公都在太上皇面前寻找机会,不断劝解,如今太上皇已经准许你另嫁了,他说要在宗室之中为你选取合适人选。如烟,你不要意外——只有最心疼你的人才会为你这么做。”郑观音不是没听到那些传言,她自己比别人更知道李世民的情愫。虽然她对李世民不可能完全释怀,她对李世民的恨意远赶不上对杨如烟的疼惜,若是杨如烟能嫁与宗室其他人等自然更好,即使她别无选择,与李世民……她也不会介怀。
      杨如烟心乱如麻,也有几分尴尬,不由红了眼眶。以后的事她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真的是过得一日是一日。还有那些风言风语,还有李世民……
      郑观音心疼道:“如烟,我是真的将你当做妹妹,和你说话,我可能有些直接,你千万不要多想。如烟你还年轻,又没有子女,大家都能想到你以后有多难。四弟的女儿长大,未必能将你当做她们的亲生母亲——你一定要想明白了。我和你不同,我还有亲生女儿,我还有她陪着。”
      杨如烟动容地看着郑观音:“大家为我费心了。嫂嫂放心,不管我如何抉择,我都不会委屈自己的。”她真没想到这些亲人会替她这么做。太上皇嫡子的王妃怎能随便改嫁?她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说动了李渊,不管以后如何,大家的这份心意她都会领的。

      李世民派去的人赶到蒲州,裴寂已经过世了。李世民得知消息,久久无言。他独自坐了一会,命人准备车辇,亲自前往大兴宫,向李渊请罪。
      李世民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李渊责备。
      李渊沉默良久,最终叹口气:“世事无常,不管怎样,你的孝心我还是领了。起来吧。”
      李世民有些意外,他忙谢恩,起身见过李渊。似乎李渊的白发更多了,裴寂一事于事无补,早知如此,他当初决不会意气用事。他不知如何安慰父亲,思索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到:“父亲若是有兴致,儿臣陪父亲下棋如何?”
      李渊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应允道:“好。”
      父子正在对弈,长广公主也来请安。她进入内殿,正听到李渊道:“我的棋艺,如今是远屈于世民之下了。”
      长广公主不由驻足观看,这个画面,她已经好久未看到了。李渊这几年苍老了许多,她真希望老父亲能颐养天年,多享天伦之乐。

      李渊还是决定将大兴宫让出来,李世民推辞不过,也就应允了。
      迁宫在即,李渊在长广公主和高密公主的陪同下,来到武德殿。
      武德殿与大兴宫隔开的宮墙依然还在。里面的居室依然有人打扫。
      宫人打开李元吉生前寝殿的房门,那熟悉的陈设又映入李渊的眼帘。李渊没有马上进去,他在门前站了良久,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两位公主搀扶着李渊步入殿中,陈设未变,但是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生气。李渊环视四周,只觉清冷入骨。
      李渊在榻上坐下,看到旁边的几上还放有棋盘,他忍不住伸手前去抚摸:“上次我来这里,还是元吉病了,我过来探望。元吉生前有一段日子,总是陪我下棋。后来他不在了,我很久都不敢与人对弈。”
      听父亲说得伤感,长广公主忍不住又流下泪来,高密公主也在红着眼眶安慰李渊。
      李渊老泪纵横,叹息道:“天下的父母谁能不疼惜自己的子女?我自问比寻常父母更爱护子女,尤其是对他们兄弟三人,甚至有些宠溺。给了他们那么大的权力,最后却害了他们。他们兵戎相见,我这个父亲难辞其咎。早在武德七年,我就应该出手制止,可惜,我不想委屈任何一个,几番反复,真是自食其果。”
      “父亲。”两位公主见父亲如此自责,都跪了下去。
      长广公主流泪劝解道,“父亲是个好父亲,我们姐妹一直庆幸,从小到大,父亲一直都对我们慈爱如故。玄武兵变,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过失,是许多人各有私心推波助澜的结果。可是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如今,侍奉父亲就是我和四姐的首要之事,儿臣惟愿父亲身体安康。”长广公主犹豫片刻,还是道,“儿臣还有一言,陛下是真心希望父亲大兴宫颐养天年,父亲为何一定要迁宫?”
      李渊摇摇头:“承乾大了,也该入主东宫了。不为世民,为了承乾,我也该将大兴宫让出来。”
      走出武德殿,李渊又向后看了一眼,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这里了,以后大兴宫的事他不会再管了。
      武德殿在初秋的清风中静静地矗立着,似乎在等待着新的使命。

      贞观三年,李世民入主大兴宫,开始在太极殿临朝听政。
      移宫不久,杨如烟依例入宫向长孙梓菡请安,首次在大兴宫面见故人,杨如烟心中也有些恍惚。长孙梓菡特意多留杨如烟聊了一会儿,特别提到李渊对李世民较往日亲近了许多。提起此事,她娴静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轻松。
      从长孙梓菡那里出来不久,杨如烟迎面便遇到一直等待她的李世民。
      杨如烟率先开口道:“我刚从皇后娘娘那里出来,我听说陛下和太上皇相处甚欢,很为陛下高兴。”她见李世民唇畔浮起笑意,又道,“陛下生性仁孝,实为万民之幸。”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第一句还像是真心话,可是第二句怎么像是恭维?还是一句很拙劣的恭维话,恭维别人也应该用心,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我听腻了的话?”
      杨如烟也笑笑:“第二句也是真心话。”她低声道,“陛下可知道,嫂嫂在太上皇面前也帮陛下解释了许多。”
      听到郑观音也帮他说话,李世民有些意外,他有些愧疚地将头别到一边:“这……我确实不知,有机会如烟帮我谢谢嫂嫂,我也会一如既往厚待息王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