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 ...
-
孙策既已受封为汉室将军,便受诏命,进讨袁术,却恰逢袁术病死。袁术的堂弟袁胤怕守不住寿春,便带着袁术棺柩和军/队投奔袁术过去的心腹庐江太守皖城刘勋。刘勋粮少,就让堂弟刘偕陪着他们去问邻郡的豫章太守华歆借粮,哪知华歆所治理的豫章粮也少。
华歆想起来本郡的豪强宗帅们在海昏和上缭自立,不受他的管治,逃避赋役,但或许还能问他们借点米粮,于是就派了帐下吏陪刘偕一行去借粮。
宗帅们这回倒也豪爽,索性给出了三万斛米。刘偕见当地宗族如此富足,暗中起了贪心,回庐江后偷偷禀报刘勋,刘勋忆起之前孙策也与他修书说过海昏和上缭的宗帅如何富裕,贪念遂起,打算率领人马到那两地巧取豪夺。
原本孙策得知袁术死,便出兵攻打黄祖,意在报杀父之仇,半路听闻刘勋出征海昏和上缭,断定刘勋是去劫财,便派斥候去两县送信,报知那儿的宗帅坚壁清野。同时,委派堂兄弟孙贲孙辅前去拖住刘勋,暂缓攻打黄祖,径自与周瑜共领两万/人向庐江郡治皖城进发。
早先,孙策为袁术攻下陆康治/下的庐江,袁术本是许诺让孙策接替陆康担任太守之职,可是袁术一再食言,最终委派了自己的亲信刘勋出任太守,孙策如今总算得到了报一箭之仇的时机——刘勋大军被牵制在外;袁胤带来的人马中,有不少人在袁术病死后本就有/意投奔孙策,只是被刘勋吞并,辖制了行动;外加周瑜是庐江舒城人,家族的恩信著于庐江。此时孙军里应外合,如入无人之境,不久就攻拔皖城,控/制了庐江郡,兼并了投奔来此的袁术百工、鼓吹、及部曲三万/人。
孙策上表天子,荐李术为庐江太守,留下三千/人布防,便将其余人马带回吴中。而刘勋在两县宗帅坚壁清野之下未得好处,又亟闻失了庐江,正仓皇失措时,被孙贲孙辅所破,逃到沂县,筑垒自守,向刘表告急并向黄祖搬救兵。
攻拔皖城后,江东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吴侯的亲事。
孙策对周瑜戏言道:“桥公的两位女儿国色天香,但能得到你我二人作夫婿,桥公也该庆幸,姑娘们也该欢喜了。”
“看你那翘首期盼的模样!身为吴侯,君侯请自重。”
孙策执周瑜手诚恳道:“我这不是期待与公瑾亲上加亲吗?从此我们不仅是兄弟、是挚友,更是连襟,我的孩儿便是你的甥儿。”
吴侯大婚,从皖城带回的百工和鼓吹都有了用武之地。是日盛宴,孙策和周瑜都被下属灌得几乎不省人事,被亲兵们分别送去了洞房,其余将吏行有余力的,甚至欢饮达旦。
吕蒙自然替他们高兴,也乐得看热闹,后半夜醺醺然睡去,做了一夜绮梦,醒时他想起梦里公瑾的姿颜犹为清晰,他想自己大约是羡慕两位头儿各娶国色天香吧,但总觉得哪儿不对。
【番外】《子不语》
瑜:明明是伯符自己要娶妻,非要拉上我。
策:你说我怎能不拉上你?我娶俩太贪心,我娶一个,那谁配做我连襟?难道是某个满脸横肉的宗族豪强?难道是曹阿瞒?如此,家宴要倒尽胃口了好吗?还有,我娶,你不娶,你基得太明显,是打算出柜吗?
瑜:后世的史书说你“美姿颜,好语笑”,是在帮你掩饰口舌之利吧?你封侯难不成是靠毒舌?说不过你,拜你做大哥吧。
策:我本来就是你大哥!听说后世的笔记体小说选录的《子不语》里面,就把我们写成了不纯洁的关系呢!不过有一言甚为精彩——“彼盖世英雄”。
瑜:什么是小说?
策:这个……我也不知道呢!
瑜:这不就结了。赶快洗洗睡去吧。子不语,怪、力、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