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23 ...
-
孙曹两军又相持月余,多有拉锯,却没有大事,直至刘备军传来捷报,道是关羽切断了曹军北面的补给线和退路,是时候发起总攻了。
周瑜命甘宁从夷陵发兵,自己则亲率程普、吕蒙、凌统、周泰等与曹仁克期大战。吕蒙凌统为先登,周泰继之,周瑜自己重伤未愈,便和程普坐镇指挥。
曹仁出师不利,退回江陵,江陵除了北道,出口皆被孙军兵马所堵截。
这一年来,北军被慢慢截断蚕食,不能如原先计划的那样首尾相救,联动不足,反而荆州北部诸县多有士民归附孙刘联军,曹仁驻守的江陵逐渐陷入孤立。
曹仁之所以成为名将,曹操之所以放心将南路交给他镇守,他对形势的判断能力自然不错。他自知大势已去,又得报李通已经从汝南赶到,拔除了关羽在北道设置的鹿角马障,前来援应,曹仁便下令弃城北退,突围向襄阳而去。
历时一年的南郡之战最终以曹仁弃守而告终。曹操六军齐发意图包围周瑜以多吞少的大战术以失败而收场。周瑜再次以少胜多,仅用一年就攻占了荆州的必争之地——南郡的郡治江陵,建树极大。
战后,吴侯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南郡太守,食四邑,治理江陵;以程普稗将军兼江夏太守,食四邑,屯据沙羡县;吕蒙升任偏将军,但因他身处军中,故而遥领寻阳令。其余众人各有封赏。
刘备早先趁乱袭取的荆北诸县已被曹军夺了回去,倒是荆州南部的四郡望风归降了刘备。刘备遂命赵云驻守桂阳郡防备叛乱,派诸葛亮驻在长沙郡调税赋。然而刘备仍未全据荆南四郡,四郡仍有原有的长吏和驻军驻在,外加周瑜的奉邑有一半在长沙郡,仍然属于吴侯辖下。
南郡既定,刘备就来找周瑜要南郡之地。周瑜公事公办,说自己“只不过受吴侯委派署理南郡大小事,不敢僭越。但既然刘豫州开口,在份内能帮忙的,瑜岂敢推辞”,便划出南郡的位于长江南岸的油江口给刘备。
刘备在油江口立营,屯驻在此,将地名改为“公安”。然而刘备心绪难平:虽然荆南四郡广大的地域归附自己,可是一没精兵,二无粮饷,占着这边缘之地,望着周瑜据守战略要地,一筹莫展。自己已经年近半百,当年一同起兵的,不是如孙曹各霸一方,就是如二袁至少辉煌过一时,而自己却被赶出了北方,坐镇这小小的油江口,何日才能大展宏图。
诸葛亮前来述职的时候,就对刘备建议道:“主公为何不去问吴侯要地呢?主公不妨说刘景升旧部在刘琦病故之后,有不少前来投奔主公,这新城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将士,主公又不忍心令他们背井离乡,迁入荆南四郡。”
“知我者孔明也”,刘备留诸葛亮详谈计议,君臣二人一如既往有默契,如鱼得水。
周瑜听说刘备去吴县见孙权,担心刘备使出什么诡计,便上疏给吴侯劝道:“刘备是当世枭雄,麾下拥有关张那样的虎将,必然不会久屈于人下。愚以为宜将刘备请到吴中,给他华美的宫室、各种美女和赏玩,让他声色犬马流连忘返,从而分开刘备和关张二人。一旦挟制住刘备,便可派我这样的人,指挥关张,拓展疆域。然而,假若同意割地给刘备,让这三人聚在一起,恐怕如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刘备诣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主要目的自然是在于取得南郡,尤其是南郡的郡治江陵,以实现隆中对。
孙权早知其来意,盛情留刘备连日宴饮,却唯独不在借地的事上表态。直到刘备踏上归程,孙权还是没有表态,却一路热情不减,甚至亲自乘坐飞云大船,与张昭、鲁肃等十多位重臣追送他,并邀请他到飞云大船上,为他饯行。宴后,众人皆出,孙权独留刘备叙话。
刘备深知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孙权虽然做了近十年吴侯,但毕竟年不满而立,血气方刚。子曰:“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更何况他吴侯乃是万人之英、江东之主,能不争强好胜吗?可是就在他的同辈人周瑜连胜两大战役,又因雅量高致,而名满天下时,他吴侯率军攻打合肥,直到曹操败退时,还没攻下。结果曹操派了张喜领着败军残将支援合肥,军力不过千余,在蒋济几封诈书之下,他吴侯就不战而退了,岂不是一大笑柄?刘备心生一计。
刘备便趁这最后的时机,状似衷心感叹道:“公瑾文筹武略,都是万里挑一的,更何况他器量广大,连中原都听说了,恐怕他很难久为人臣呀。”文韬武略俱为一时之冠,有这样的下属为帅,吴侯高兴还来不及呢,更何况他还是吴侯敬如兄长的心腹重臣,可是为什么他偏偏心胸宽阔!幕府诸将僚属要时不时有点小摩擦小不睦,他吴侯才能方便制衡,可他周公瑾连程普都能折服,士众归心,实在太危险了!
刘备凭借自己知天命的洞察力和经验,看着孙权得意表面下一闪而过的不是滋味的神色,心中再满意不过了,看来大事可成。
别后,孙权拿刘备的请求和周瑜的上疏咨询僚属。孙策早年的旧臣吕范坚决支持周瑜的意见。吕范这么做让孙权不禁联想到他和孙策周瑜的故交旧情,孙权未免更反感了。
此时鲁肃提出相反意见:“主公万不可挟制强留刘豫州。您虽英明神武,是当世人杰,但曹操威势太重,您现在初定荆州,恩信尚未大行,刘琦的一些旧将归附刘备,眼下应当协助刘豫州稳定荆州民心,多为曹操树敌,是不战而胜的上计。”孙权深以为然,让鲁肃渡江去江陵劝说周瑜。
散席后孙权见吕范还杵在那儿,自然明白他要再度谏说强留刘备的事。鲁肃出身豪族,却质朴节俭;吕范过去家贫,连娶妻时都被妻家藐视,可如今用度绮奢,屡屡惹人进言弹劾他僭越,孙权都按下不表;孙权自忖如此偏帮吕范,吕范却不能与自己意见一致,实在来气,不禁感到吕范那身锦绣刺目得很。
孙权慢悠悠开口道:“子衡啊,孤想起小时候,你为先兄典主财计,孤凡有任何私求,你都不忘汇报给先兄,先取得他批复。有次冬天小妹病了不肯吃药,孤找你拿些蜜糖,你也非得上报先兄,得了首肯,才肯拿些蜜糖给孤。”
“范不敢专许,不过是尽职而已”,吕范立即长揖,埋首于双臂间,得到允许前不敢抬头。
“孤知道你是尽责,所以孤从未怨过你,相反更信任重用你。当初先兄创建基业时,唯有你与伯海对他不离不弃。你身为士大夫,外加手下已有兵众,却甘愿为先兄解下儒衫,换上袴褶,手执马鞭,典校军中琐事,与先兄同舟共济。此番你又随公瑾破敌有功”,孙权顿了顿,却出人意料问道:“子衡,这江东究竟我是主,还是先兄的英灵作主?”
吕范闻言大骇,赶紧跪地,“自然是至尊为我主!我全凭至尊吩咐。”
“前面子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孤猜想子衡也没什么要反驳的了吧?若无其他要事,告退也无妨”,言毕孙权挥挥手。
吕范如鲠在喉,但也只能从这个自己从小看大的主公面前恭顺地退走。
【EG番外】赐衣百领
蒙:至尊又按照惯例赐您百领衣衫。
瑜:那就也按照旧例根据尺寸不同分赐给将士吧。怎么一副为难的模样?
蒙:这回的赏赐,全都是您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