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22 ...
-
曹仁听说进攻夷陵的六千偏师只有零星撤回,还失了三百军马,气得把战报狠狠掼在地上。尽管北国出产军马,但好几个卒子也抵不上一匹良马珍贵。更可恶的是进攻孙家江北先锋营的队伍不但无功而返,而且让孙军主力把营地稳固地安在了江北。
曹仁想:太可气了,原来周瑜派轻兵进攻江陵不仅是试探自己,更是以战养战,试炼轻兵,又让名将精兵看轻兵失利,更加摩拳擦掌,认为非己不可,舍我其谁,迫不及待想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江北大营中,数月以来,周瑜听战报传来道是关羽两度败给曹军,起先在寻口因文聘和乐进的进攻败退,后来又在汉津败给文聘和满宠,被烧了粮草辎重。又闻刘备所煽动的临沮、旌阳、中庐、宜城四县蛮夷在徐晃乐进的讨伐之下,随着关羽的败绩,已纷纷向曹军请降。而自己手下的部队时不时滋扰江陵,估计曹仁快等不下去了,必定是在等会师,好大举进攻。
周瑜激励诸将:“原本曹操留下六军,遍布荆州北部,乃至徐州汝南,是想牵制我、分割我,现在曹仁围不成、分不成,等得不耐烦,因此在江陵集结军队,等待与我军大战,这正是我在等的,再此瑜先祝各位旗开得胜。”
老将们自是深知周瑜的气势和用兵习惯。周瑜牵制江陵并打击前来驰援的各路曹军,一如三年前征讨麻、保二屯,围点攻城。曹操原定的分割江东兵并包围歼灭之的计划怕是要落空了。籍籍无名的小校和别部司马们这才明白周瑜的高明之处,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
兵者,诡道。既然不知道曹仁军队何日将至,不如以攻为守,周瑜不日令麾下诸将整编部曲,亲自跨马掠阵,袭击江陵。
曹仁乃是一员铁壁名将,守城固若金汤。大军尚未会师,却逢周瑜率军来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为守。江陵城上便矢石如雨,掩护大军杀出城去。
正因身先士卒,周瑜突然间不幸右胁中箭。左右十分惊惧,赶紧围上前,将他重重保护起来,吕蒙更是分开队伍,刺马掠上前去查看情状。周瑜伤重,下令退军。好在军队在江北多次与曹军交战,有了进退拉锯的经验,退军时在程普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并不因主帅中箭而颓然败退。
周瑜受创昏迷期间,虞翻因精通医理,特地请命于孙权,赶到江北营中诊视周瑜。
“仲翔前辈……”吕蒙等人迎接虞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别说了,快带我去看看”,虞翻风尘仆仆,但是顾不得修整,干脆地要求去中帐。
虞翻的脚程一如传说中地快,吕蒙心急在前带路,虞翻不顾一路来旅途奔波之苦,亦步亦趋,一点儿都不显疲态。
“公瑾他……?”吕蒙在周瑜榻边心切地问虞翻。
虞翻面色稍霁,答道:“幸好指挥得当、退军迅速,表疮及时获治。公瑾他一时昏迷不醒,乃是因为伤在筋骨,但不久后当可醒来。令公瑾千万不可动怒、动兵,须得将养。”
吕蒙握虞翻手感念道:“得前辈这些话,我们既放心,又担心。”
虞翻苦笑道:“是啊,谁不晓得公瑾他是不可能好生将养的。”
“多谢你一路赶来,我吕蒙感激于心。”
“哪里。我是目睹讨逆将军和公瑾一路开疆拓土的,当初攻击黄祖归来,途经豫章,还是公瑾举荐我去说服华子鱼,兵不血刃而获一郡之地,我也因此得以受吴侯驱驰。”
吕蒙昼夜照料,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其间周瑜清醒了一回,吩咐吕蒙关照诸将封锁消息,吕蒙握着周瑜双手,连连点头应诺。
周瑜又看着吕蒙憔悴的脸,勉强浅笑道:“看你蓬头垢面的样子,我大概知道自己不省了多久了,别照料我到后来把自己给搭进去。战况怎么样了?”
“我不过说服程公据守不出。”
周瑜吃力地颔首,表示可以。
过了旬日,周瑜好转,但军医和虞翻都千叮万嘱他卧床。正卧床间,周瑜见吕蒙匆匆进了帐中。周瑜问何事,吕蒙答道曹仁亲自来叫阵,这都好几回了,军士都快忍不住了。
周瑜吩咐道:“让亲兵准备我的战铠。”
吕蒙深知周瑜不能起来,可他也清楚,为了不输士气,不得不为之。“我来为大督准备”,说话间,吕蒙从辕门外亲兵处接过水盆杂物,置于案头,又扶起周瑜。周瑜浑身无力,勉力打理之际,吕蒙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外衣、明光铠和利剑。
吕蒙跪在几案前为周瑜穿上衣物。周瑜支住几案起身,任由吕蒙为他穿上铠甲和佩剑。
“子明你终究是要统事的,却将亲兵该做的事做得一丝不苟作甚。”
“这是蒙的荣幸。公瑾不仅是军中元首,更是我的六神之主。六神无主,还谈什么统事什么治国平天下呢。”
周瑜甚为感动。当年孙策和如今孙权给他的荣赐地位,无与伦比,可是君臣恩义,即便亲似骨肉,也不及吕蒙之贴心带来的震动。周瑜没说什么,只是握了握吕蒙的手。
吕蒙在周瑜松手后紧跟他出了辕门,十步开外,程普之下,凌统、周泰和各营司马俱在。
亲兵牵来周瑜的骏马,吕蒙心知周瑜无力上马,可是不能让吏士看出破绽,硬是强忍心痛,看周瑜跨马巡营。军士见到大督风采如故,群情激昂,前来搦战的曹仁见状,怕自己是中了计谋,即刻撤回江陵。
【番外】蒙蒙的报恩
瑜:仲翔来诊视我,还说感念我举荐,作者编得一手好故事啊。仲翔出身会稽豪族,家学渊博,学富五车,得到伯符任用是应该的,仕官于至尊也是应得的。
蒙:是啊,天子征辟他、曹家征用他,他也都不去。史书说曹子桓常为他设虚席以待呢。不过我总认为这个诊视的故事编得也不算空穴来风。
瑜:可以说说吗?
蒙:不然我后来称疾回建业,为什么借口仲翔精于医术,非要他随我军,好帮助他脱离流徙,还于建业呢?实在暂时没找到证据确凿的交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