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六十五】赈灾 ...
-
室内一片平寂,只有炉火烈烈燃烧的噼啪之声,云靥正要离开,被景琰叫住,递来两个食盒,说是母亲给她与苏先生的。云靥笑道:“这已经是第几次啦?静妃娘娘不仅惦记我,连苏先生也捎带上啦?”
母亲一心将你当儿媳看,这是当然。这话景琰在心里想了一遍,还是没说。“母妃是念着苏先生待你的恩情,又珍惜这个难得的人才,她知道我们都不会表示,所以替我们笼络他的。”
“什么我们我们的,这下不吃醋了?”
景琰递给她一个不好意思的眼神:“是我心眼小,错了。”他觉得云靥的吻实在是很有力的证明,况且母妃话里话外也在为他支招,他既深爱,那么对于错误及时承认,可是相处中国头等重要的大事。
云靥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像往常一样忍不住先打开了食盒瞧了瞧,这一次竟比往常还要丰富,数十种糕点漂漂亮亮地盛在盘内,摆在食盒之中。云靥一面看一面随口道:“这两盒都给我?你就没留些?”
景琰想也不想道:“母亲备了三份,我那份便也留着了。”
云靥打趣:“好哇,会不会静妃娘娘专门给你做了好吃的,你偷偷藏起来啦?”
景琰笑:“三份都是一样,哪有什么藏不藏的?”
云靥玩笑着同他告别,一转脸神色却严肃了起来。
回到苏宅,她将两个食盒摆在面前,取出食盒中的点心一一对看,果然是一模一样。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食盒中的榛子酥,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没有的呢?
静妃娘娘,从《翔地记》看出了什么端倪了么?
云靥静静思索,看着窗外的风雪陷入了沉思。今年冬日比往日更为寒冷,哥哥体内的寒毒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个消息,还是且按下不提吧……
果然不出梅长苏所料,景琰加封亲王过后,誉王并未沉得住,恰逢秋收统计的年表报送朝廷,几个州府灾情严重、饥民流离失所,景琰欲自荐赈灾,他便借此发动攻势,用私库的三万两白银来挣一个好名声,景琰素来清苦,宫中也无帮衬,自然相形见绌、败下阵来。
一下朝,他便匆匆赶来苏宅。
连续不断的风雪果然引发梅长苏旧疾的复发,虽说较之往年症状较轻,但接连不断的咳嗽还是未曾断绝。云靥温了药替他送来,正见着景琰,点了点头,皱着眉头将药放在了梅长苏面前。
“既然先生抱病在身,那今日……”
话未落音,梅长苏急急摆了摆手:“不碍事,真的不碍事。喉咙痒,不算病。”
这话他说了不算,云靥说了才算。梅长苏不遵医嘱之事景琰经常能从云靥口中得知,因此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云靥无奈对梅长苏道:“先喝了药再议吧,不算病?”
梅长苏朝景琰挑了挑眉,温顺地将药咽下,这才道:“早朝后武英殿的事都传开了。”
景琰叹了口气:“赈灾一事已成定局,先生又有病在身,就不要多想了。”
梅长苏胸有成竹地一笑:“也未必就是定局。”
景琰道:“赈灾一事已指派誉王,如何不定?沈追情急之下还说,祈盼天上能打个雷下来,正好砸在誉王头上呢!”
梅长苏和云靥都笑了,云靥连连点头:“这话说得不错。”
梅长苏道:“若殿下愿意信我,就安心再等两日,有一个雷正在路上,马上就要砸下来了。绝对砸在誉王的头顶。”
正如同梅长苏所说的,还真有一个雷,在誉王头顶炸了锅。不久,抚州境内发生一桩劫杀镖队的大案,惊动了刑部派员勘察,没想到最后竟然查明,这个镖队所保的是岳州知府送给誉王的例礼,总计不下五千金。
岳州是今年灾情最重的几个州之一,在等朝廷赈济的过程中早已饿死过人,那些被捕的劫匪都说是不忿于此,故而干冒奇险想要将财物劫去,散还给灾民。消息传开,岳州许多民众联命请求减免劫匪之罪,闹得沸沸扬扬,让誉王灰头土脸,颜面扫地。此事一出,梁帝震怒,命誉王不得插手正在之事而改派靖王。
靖王与互补沈追本就加好,配合默契,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并且亲力亲为,朝廷下拨的银子实实在在进了灾民的手中,提出的建议也都是根据实地勘察而拟定的方案,这一奏议经梁帝核准实施以来,收效甚佳。不仅在局面上做到了大灾无大乱,国库也没有因此受到大的亏损,同时整肃了地方官的行为,开了新例。
靖王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形象进一步确立,沈追也官声愈著,在朝中越发地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