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画家 ...
-
二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给你带了什么礼物?登登登登登~是小芭比娃娃和小变形金刚哦。你们想要吗?”这位老师说完后,歪着身体稍稍向前倾,把右手放在右耳旁作倾听状。
那些小朋友似乎很给面子,马上就有了回应“我要,我也要”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嘘~”那个老师动作夸张地把右手食指放在嘴边,示意小朋友安静。小朋友继续很给她面子,马上安静下来。
“只要你们来到XX培训中心报名美术班,老师就会送给你们,而且不仅仅是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哦,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玩具和很多很多好吃的零食。只要你们报名XX培训中心的美术班,老师就会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你们。你们看看老师身旁有个大大的袋子,里面装的全是送给你们的礼物,想要的小朋友就要快点去XX培训中心报名美术班”那个老师不停地手舞足蹈,用抑扬顿挫的高声调兴奋地说着,慕求把“XX培训中心美术班”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每个小朋友的脑海中,并且灌输他们一个观念:来报名就有很多礼物,而且美术班是个很好玩的地方。
站在旁边的静芝一脸无奈地看着那个小丑一般的老师,她没想到,现在的兴趣班是这样招揽学生的。
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本来静芝以为自己很幸运,才刚毕业就遇到某知名培训机构招美术老师,她相信凭自己的实力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但很快她就明白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静芝被招进去后,并不是马上就可以担任老师的工作,而是被派出去东奔西跑招揽学生。培训机构的领导说,这是让她先熟悉一下这份工作的性质。
本来,这样问题也不大,毕竟自己还是个新手,可以理解。但她亲眼目睹那些老师是如何招揽学生的时候,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异样的感觉。
兴趣班。就应该是感兴趣才去学习的班。
静芝看着墙上的挂钟,短针已经指向11,该去睡了,今天下班前,领导交代她,明天早上7点准时到某小学门口,要做宣传。
不知在学校门口要怎样宣传?不会叫我们去卖艺吧?
第二天早上,静芝准时出现在某小学的门口,“前辈们”已经开始动手“摆摊”。他们把折叠桌子打开摆好,上面放着一大叠宣传单张和一些小玩具,还有报名表格和纸笔。一张一米六左右的广告纸被固定住立在桌子旁。
摊档摆好后,他们分立在学校门口的几个方向、角落,开始派传单。派传单这种工作对静芝来说并不陌生,她在学生时代,这是她主要的兼职工作。
静芝她们在小学门口站了短短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工作,今天早上的收获并不多,只有几个人在报名表上留下了联系电话,而且也未必真的会报名。电话回访不是静芝的工作,现在她可以暂时回家休息,到中午继续出来派传单。
往后的几天工作模式都是如此,上学、放学的时间就去派传单,晚上去培训中心看老师给已经报了名的学生上课。
静芝已经对这份工作无比厌烦,但她不想轻易放弃任何事,她在不断地说服自己:再过几天肯定会跟好的。
静芝是在去幼儿园宣传的时候认识了骆文馨,两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她们都对现在的幼儿教育有诸多不满,但这又能如何呢?她们很难靠自己薄弱的力量去改变整个教育制度,只能互相倒倒苦水,吐吐槽。
“怪”是文馨留给静芝的第一印象。
某天,静芝跟着前辈来到幼儿园宣传,她在路过中班课室时,看到了一个有点奇怪的画面:一个挺可爱的小女孩抱着自己的书包,坐在课室门口的凳子上,嘴巴撅的很长,满脸委屈的表情显得她更可爱了。旁边有一个大约二十岁出头的老师挨着小女孩蹲在那里,她的表情很轻松自在,仿佛就像是在跟一个普通的朋友聊天。至于她们的聊天内容,静芝没时间细听。她们的宣传目标是大班的孩子们。
在培训中心干了两个月后,静芝再也忍不住了,她向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提出了辞职。那个负责人始终都是一副“生意人”的嘴脸,她应道:“好啊,你想辞职?没问题。不过你在进来的时候曾签过一份合同,希望你能遵守上面的约定。”
那份所谓的合同,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已经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当时由于静芝急着需要一份工作,她错误地认为能进这间培训中心是她的荣幸,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把那份“不平等条约”签了。
上面写明了一个条款“如果没有在本中心工作满一年,就要支付本中心一千元的学习费。”
当时,静芝当场提出了质疑,负责人解释说,只要你能在这里干满一年,这个条款自然会失效,本中心的待遇和节假日安排就如合同所说的,我们这里工作量不大,一般人都能坚持下来。
“但是一千元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现在劳动法已经明文规定,任何雇主都不能收取押金。”
“这不是押金。”负责人指着合同说:“你再仔细看看,上面写得是‘学习费’。你在这一行业完全没有基础,我们还要培训你,你学有所成以后,留在这里干活,就不会收取这项费用。但如果你学会了这些之后又离职了,本中心会损失很大。而且,立定这项条款的另一原因是为了防止同行来登门拜访,和防止有的员工学了技术后出去另起炉灶。这样本中心的损失会更大。”
负责人的话,听上去也好像有一定的道理。既然是做美术老师,肯定能做够一年的,说不定还会干的更久。静芝在回家想了一天之后,就签下了合同,她没有找任何人商量。
这种错误或许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犯。有的人会为了那一千元,怎么也会熬够一年再走,有的人只求随心所欲,反正钱没了以后再赚就行了。静芝属于后者,她要做到不负我心。“不负我心”这四个字好像在三毛的某本书里看到过,来源是刘墉的一句话“以求不负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