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冻云黯淡,天气阴沉。
一架华丽肩舆挂着月白的窗帷,疾行在土路上,窗帷摇摇晃晃,风中柳条一般,无法静止。
敏之茫然透过因晃荡的窗帷向外望去,却什么都看不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做臣子的本分。
敏月……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妹妹……
皇后说,皇家尊严,岂可丧失殆尽?
而我……
肩舆急速下了土岗,黄土弥漫。
古寺古朴幽然。
敏之下了肩舆,凝神注目着古寺的真身宝塔。
法门寺。
敏之低声说道:“法——门——寺——”
李家皇室信奉道教,而他,皇后的外甥,却要接受佛法教义。
法门寺的主持接待了敏之,经过岁月沉淀的主持如法门寺的古塔一般,庄重肃穆。
敏之说道:“上一次,我到法门寺,看到灿烂阳光中的宝塔,听到轻柔微风中,宝塔上的铃铛叮咚作响,顿时心神宁静,而一次,乌云中的宝塔,寒冷风中的铃铛声,却让我心神难安。”
主持说道:“不是阳光中的宝塔和微风中的铃铛声让施主心神宁静,也不是乌云中的宝塔和寒风中铃铛声让施主心神难安,宁静与否,都是源自施主的内心。”
敏之苦笑:“我的内心?我都不知道我的内心是什么。”
“施主不知道,但佛知道。”
敏之在大殿前停住,他抬起头仰望大殿。“我让他人坠入苦海。”
“施主让他人坠入苦海,却不知自己同样坠入苦海,更深更远。”
“佛祖怎么可能要我这等罪人。”
“佛祖从不弃世人,即便世人不要佛,佛也在世人的身边。”
“佛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
“佛就在你的身上。”
宁静中,低沉的诵经声连绵不绝。
敏之进入大殿,双手合十,虔诚下拜。他拜完佛,起身问法师:“法师,是什么人在诵经,为什么他的诵经声让我如此专注。”
“你与那诵经的人有缘,而与这诵读的经书无缘。”主持念了一声佛。
佛家云:色相为空。
什么是色相?色相是所能看到的一切的色彩斑斓的表面现象,是一切的存在,是世间的万物,是生命中各种各样的欲念。
佛门子弟自然看透那绚丽的表面,看花不是花,看树不是树,放弃种种欲念
敏之是世间存在的,是有生命的,是色相的一种,他的身边,皆是色相,他看到的,也是色相。
敏之看到的,是一个穿白色僧衣的和尚,敲着素色的木鱼,阖眼低声念着经。
敏之看到的,是一个年轻清秀的和尚,他看到橙色温暖的阳光,在他身后温柔的存在。
他念经的声音并不高,可是敏之却能在大殿上听到他的声音,随着他的声音找到他。
他睁开眼,低低的念经声戈然而止。他看到敏之白衣挺立,黑夜般的头发扎在脑后,搭在右肩,像一条突然静止的河,冷色的背景,衬托的他越发孤傲。
“为什么你的念经声会吸引我?”
“因为那是施主心中想听的声音,施主的心带着施主来到贫僧面前。”
“我的心?你和大师都说‘我的内心’,‘我的心’,我看不透的,而你们却看透了,你说我的心是什么。”
“施主的心,是随风飞舞的蒲公英,即使停下来,也会等着风儿再起,再一次飞翔,总也停不下来,但是当它找到一片合适的土地,就会扎根,成熟。”
敏之晃神,突然发现他的身后没有阳光,屋外的天空依然阴沉。
“请大师当我的讲经师傅,我会每日都虔诚的来到您的面前,宁听您讲经。但是,请您答应我,千万不要在法门寺之外的地方看到我。”
僧人允许。
“还未请教大师法号?”
“贫僧法号若虚。”
若虚对敏之说,在这世上,决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唯独无怨恨才可止息,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法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