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若虚和尚 ...
-
山伯忽然想起来这附近有一座小寺院,里面隐居着几个和尚,其中有一位还曾于自己多有帮助。今日正是重阳节,不如见见他,帮他排解梵刹之中的冷清寂寞。
“英台,现在时间还早,我带你去见一位大师,他学问很高,很多年前也是这里的学生。”
山伯拉着英台的手,沿着一条山间小路,不过半个时辰,便见到了一处院落。远远望去,一位身形矫健的白衣僧人正在寺院外的瀑布前烧水煮茶。
“若虚大师……”山伯远远喊道,然后跑着过去。
若虚抬头见山伯读了一年多的书,还如孩子一般,笑着摇了摇头。等山伯到了面前说:“山伯,近来可好。”
山伯作揖答道:“嗯。大师,这是我同学,祝英台。”
英台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道:“大师有礼。”
若虚看着英台说:“嗯,年轻人朝气蓬勃,目光清澈,确是一表人才。不过看起来倒有几分面善。”
山伯在一旁说道:“那大师一定是炼出法眼了,英台这还是第一次离开上虞家乡。”
“上虞?……那你认不认识一户姓单的人家?”若虚疑惑问道。
“嗯……”英台低着头沉思,似乎不愿提起母亲的娘家。在她心里,单家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不一般的冷酷。
若虚见英台不愿多提,便笑了笑。
山伯一边帮忙往火堆里添柴煮茶,一边说:“我们这位大师啊,曾经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年轻时喜欢的一位女子正是上虞的,所以总是对上虞十分上心。大师,我说的没错吧?”
若虚又舀了一瓢水,缓缓添入壶中。听到山伯重提旧事,笑而不语。
“大师,你是不是就为这个而躲起来?”山伯猜测说。
若虚又淡淡笑了几声,仍是摇头不语。
“究竟是不是啊?”英台也好奇地问道。
“我没有躲起来……”
“出家和躲起来,说法不同而已。”英台辩驳道。
若虚站起了身,看着流动澎湃的瀑布说:“汉人枉称有几千年文化,总是要感化四方蛮夷,现在却是胡人霸占了北方,汉人就被迫渡江逃难。先过江的霸着大官来做,排挤后过江的,士族要互相拉拢,所以婚嫁就讲求门当户对,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我没躲起来,只是站在门外看着它们而已。”
说罢转身问英台:“祝同学,你认识单家的人吗?”
英台轻声说:“单家人已经和上虞的另一户大家联姻了,单家现在也十分得势。”
“那位联姻的夫人是……”
“她活得很开心……”英台低着头答道,她已经推测出若虚提起的夫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善哉,善哉。幸福遥远,荣华如梦,只是能开心也就好了。”
山伯感觉出这里面的一定有什么故事,但若虚和英台说话遮遮掩掩,自己似懂非懂,却也没什么兴趣深究。
“茶烧好了,我们喝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