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流年偷换 ...

  •   唐砚走后,九黎在房里略坐了坐便也出去了,自房里出去,经过一间正厅,出了正厅门,外面便是一个院子,一面用竹篱围了,种了些蔬菜,另一面则是一面空地,不过一棵叫不上名的树,一张石桌,几张石凳。
      九黎出来时,见一年轻妇人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地里采摘,见九黎出来,那妇人便问:“姑娘醒了,今晚想吃些什么,尽管告诉我。”
      九黎微笑回道:“你做什么,我便吃什么,我不挑的。”
      那妇人也笑了:“那好,姑娘先坐着吧!”
      适时,唐砚请了大夫来,九黎便自动坐到石凳上,伸手给大夫把脉。
      大夫把过脉,只说九黎一切正常,并无不妥,连药也不开一副便走了。
      唐砚送了大夫走了,再回来时,因见院里放了些秧苗,便走过去,问方才那妇人:“方大嫂,你们这是明日要插秧吗?”
      方大嫂笑道:“是啊,孩子他爹今夜会回来,明日正好帮忙插秧呢!”
      唐砚听了,便道:“既是如此,左右我也没事,明日便帮你们插秧吧!”
      方大嫂还未回答,九黎听了,立即站起来,跑过去:“还有我,我也要去!”
      方大嫂道:“那岂不麻烦两位了?”
      九黎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反正我也是闲来无事。”
      正说话间,忽又有人进了院子:“婉妹,我回来了!”
      九黎转身闻声望去,只见一男子手提一条鱼进来,满面喜悦。
      方大嫂听见声音,立即出来,迎了上去,喜道:“回来了!”一面又笑着接过那男子手中的鱼。
      那小孩也跑过去,抱住那人的腿甜甜的直叫:“爹,爹!”
      男子弯腰一把抱起孩子,问:“豆官,在家有没有听娘的话?”
      那被唤豆官的孩子高声回道:“听了,豆官很乖的,很听娘的话!”
      男子又问:“那豆官有没有想爹啊?”
      豆官又是大声回道:“想!”男子将脸偏过去,豆官便狠狠的亲了一口,逗的几人大笑。
      来人看见唐砚,放下小孩,喜道:“唐兄弟,你几时来的?”
      唐砚向那人行了揖礼,笑道:“这不是知道了,方大哥你们明天要插秧,便赶回来帮忙吗!”
      那方姓男子回礼道:“如此正好,今夜我们一醉方休!”
      一旁的方大嫂立即说:“我这就给你们做菜去。”说完便提鱼进屋了。
      那方姓男子这才注意到九黎,因问唐砚:“这位姑娘是……”
      没等唐砚回道,九黎也学着两人那样行了礼,自回道:“我叫九黎,是唐砚的朋友。”
      男子听了,像是松了口气,对九黎回了礼,转身向唐砚轻声道:“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她是你的……还好!我可告诉你,人家邱小姐对你一往情深,你可不能负了人家。”
      唐砚并不十分在意那人的话,只是邀他进去。
      九黎一旁将那人的话听了个大概,当即觉得不妙,也忙随了两人进去。
      当夜,两人果真一醉方休。
      次日一早,众人都早早起了床,吃过早餐便奔田里去了。
      幸得他们的田地离家不远,几人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两男子挽起衣袖裤脚便下田了,九黎正要脱鞋,却被方大嫂制止,递给她一个东西:“九黎姑娘,把这个戴上吧!”
      九黎接过一看,并不识得,因问:“方大嫂,这是个什么东西?”
      方大嫂回道:“这是脚套,你把它戴上便不会弄脏衣物了。”
      九黎看了看田里的两人:“他们都不怕,我怕什么!”说着又要脱鞋,方大嫂赶紧拉住,小声道:“九黎姑娘,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能叫男子看见你的脚!”
      九黎见方大嫂说得那般严肃,似乎很严重,虽不懂,却也将那脚套带上了方下田去。
      九黎本以为不是什么难事,可下了田,方知寸步难行,何况还要弯腰插秧,更是为难了,一时间,手里拿了一把秧苗,却不知如何下手,左右为难。
      唐砚看到九黎的囧态,便走到她身边,在她身边插,一面教她:“像这样两三根一簇,每一簇隔这些距离,一排一排的对齐,一列一列的也要对齐。”
      九黎一面听唐砚说,一面又跟着他做,发现也并不难,又问道:“你不是捉妖师吗,怎么会插秧?”
      唐砚道:“从前帮人插过秧。”
      弯腰插了一会儿,九黎便觉着腰酸难过,直起身来,向唐砚道:“这一点一点的插也实在太麻烦了,若是施法,手一挥便好了,几多省事啊!”
      唐砚也不抬头,只道:“先前也试过,但种出来的大米太干瘪,也不香,根本行不通的。”
      九黎听了“啊”了一声,唐砚抬头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顿了顿,皱眉望着九黎,问:“你以前,是怎么活过来的?”
      九黎想了想,道:“吃些野果,也像动物一样储物过冬。”
      其实,九黎吃与不吃,吃多吃少并无区别,她既非妖,也非人,从来不知道热,但却十分怕冷,因此每到冬天,她便只能躲到云崖山后山的山洞里,别说是漫天飞雪的景象,即便一点点雪飘也不曾见过,从来就不知道那冬天究竟是什么样子。
      除此以外,九黎也从不知道饿的滋味,也尝不出什么味道,有时吃一点,只是觉得那东西看起来好吃罢了。
      唐砚听了九黎的说辞,皱了眉头,仍弯腰插秧,心中似有所思。
      到了午时,九黎随方大嫂回去做饭,又送来田里。四人一直忙活至日落时分方才完工。
      吃过晚饭,大家便都去睡了,可九黎却毫无睡意,自成了半妖,她便从未有过睡意。
      这日晚间,九黎在床上躺着,实在无趣,又见窗外月色那般好,便轻轻悄悄出了门,想着去院里看看星星打发时间也好。
      九黎才出门,却见院里坐着一个身影,那人听见门声,也回头望过来,却是唐砚。
      九黎见了,喜得忙小跑过去,挨着唐砚坐了,问:“你怎么不睡,反来看星星了?你不累吗?”
      唐砚抬头望着星空,道:“有时太累了,反倒睡不着。”又转头看着九黎,问:“怎么,你也太累了,睡不着?”
      九黎摇头道:“不是太累睡不着,是认床睡不着。”
      唐砚已经习惯了九黎的不正常,倒不觉为奇了。
      见唐砚不说话了,九黎便道:“既然我们都睡不着,不如一起聊聊天,看看星星!”
      唐砚只轻轻“嗯”了声,九黎便右手撑在石桌上托着脑袋,左手放在石桌上,几根手指轮番敲着桌面,偏头望着唐砚,抿嘴略想了想,停了手上动作,开口道:“那你给我说说你的事吧!”
      唐砚望了一眼九黎,又转望着夜空,月色正清明,缓缓开口道:“我自小在我姑姑家里长大,从未见过我父母。十二岁那年,我遇见了我师傅便跟他走了,从此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期间也偶尔会回去看我姑姑。”
      九黎听了便道:“那昨日方大哥说的那个邱姑娘,想来便是你从小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表妹了吧!”
      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推理出来的。直觉,女人的直觉一向很准的,尤其是在对付情敌的时候。
      唐砚并不否认,只是偏着头,饶有兴致的望着九黎,反问:“是,你当如何,不是,你又当如何?”
      九黎一下坐直身子,凑到唐砚面前,拉着脸问:“她是个怎样的人?定是又温柔又贤惠吧?”
      唐砚看了看九黎,抿嘴笑道:“跟你比起来,确实又温柔又贤惠。”九黎听了,撅嘴转过身去,以示不屑。
      心里本是等唐砚跟自己说句好话,唐砚却并不出声,九黎便低了头又问:“那你是不是要娶她?”
      “不是!”九黎听了,立马转过身来,笑逐颜开:“意思是我还有机会喽!”说着一把抱住唐砚的胳膊,头靠在唐砚肩上,唐砚又是一脸黑线,却并不推开她。
      良久,九黎才又开口:“唐砚,你说个故事给我听,好不好?”
      唐砚想了想自己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便一一给九黎讲来,九黎靠着唐砚,听着听着竟迷迷糊糊的睡了,唐砚便将她抱回了房。
      九黎次日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竟睡着了,坐在床上想了半日也没想通,缓了缓神,便出门去了。
      九黎出了门,便见方大嫂正打扫院子。
      方大嫂见九黎出门便打招呼:“九黎姑娘起了,昨晚睡得可好?”
      九黎笑嘻嘻回道:“很好!”说着,又向院子里望了望,问:“方大嫂,唐砚还没起来么?”
      方大嫂回道:“唐兄弟一早便同我丈夫一道走了。”
      九黎一惊:“他怎么走了?”
      方大嫂道:“说是去看望他姑姑。”
      九黎又问:“那他还回来么?”
      方大嫂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唐兄弟说了,九黎姑娘你无依无靠,以后就跟着我们。”
      九黎又立即问:“那他姑姑家在哪儿?”
      方大嫂道:“在这城里的邱府,我丈夫就是在那里做事的。”
      九黎听了,立即便往外跑:“方大嫂,我先走了。”不等方大嫂叫住她,她早已跑远了。
      九黎才离开方家不远,忽然收到连翘的千里传音,说是云崖山出了大事,要她即刻回去,耽误不得。
      九黎听了,只得立即回了云崖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