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现实是什么,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叫九月,一个没有特殊身份、背景的普通人,唯一有点意思的,是我的职业——小说家。
当然,以现今社会,只写小说能足够过日子的大作家,还是少数。于是,我还有很多副职,自由撰稿人、旅游景点撰稿人、美食撰稿人,甚至可能是宠物寄养人。不管做什么工作,也不管收益有多少,最起码,我觉得我的人生还算可以。
既没有太激情的时候,也没有太悲痛的经历。可当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太平淡了,总想尝试过一些刺激点的生活。
于是,当我看到一本名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书以后,我开始对精神病人的故事有了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题材。
当然,有兴趣不等于可以立刻与精神病人面对面访谈,还是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做。期间要收集精神病医院的背景资料,多少准备点“礼物”去拜访医院的管理人,对可接触病人的挑选,时间日期等的安排。
这一路的忙下来,我实在不想回忆了,比之以前任何工作都麻烦、耗费心力,读者们千万别问,我一点都不想提及,谢谢!
直接开始吧,让我们来翻开我第一个访谈对象的记录。
被害妄想狂——小李
他是我第一个接触的病人,选择他,因为他是最无害的,起码是对于他人而言。
在见面之前,我看过他的病历,也跟护工们谈过话,一再的确定小李对于来访者,是没有任何伤害性,我才真的尝试接触他。所以,看了这篇文的读者,千万别因此随便的接触,任何关在精神病医院内的患者。
那是一个阴天,天气开始转凉,我穿着个短袖的T恤,背着背包去医院。庭院里三三两两的有病人在自由活动,我心里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步子不由加快了。
这是一个旧式建筑,以我的经历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以学校改建的医院。当然,所谓的经历,也不过是感觉而言,毕竟,如果不是我知道这是一间医院,我绝对会以为我跑错路,进了一间学校。
我以前的小学乃至初中,都曾经有过类似的4、5层的建筑物。它们不会盖的太高,楼层之间就是3米左右的感觉,都是矮矮的,天花板好像离面前很近。教室外的过道上,都有水泥混砂石的护栏,年月久了,上面总会长了一些小植物。
上楼的楼梯也是窄窄的,基本只容一个成年人通过,或许个子瘦小的孩子才能并肩而行。而地板上,也是那种旧式瓷砖,老旧的花纹图案,现在看着却很有怀旧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让我有点紧张的医院,配着那婆娑的树影,有一刹那,我甚至觉得回到了小时候。
所以,当我面对小李的时候,我甚至是有点放松的。
但是,小李刚进访谈室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比我还紧张。前后左右,他到处的看了好一阵,直到确定四周一切没有任何异常的征兆,他才坐在房间的一角,背靠墙壁。
安定下来以后,他甚至对我展开了一个笑容,我看着,心里却开始有点不舒服。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我甚至没有说上几句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小李在说,但当我回家后,我还是从录音笔里,记下来了很长的一篇记录。
因为,小李说的非常主动,就像是找到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的人,终于在没有质疑,没有主见的情况,纯粹地倾听他的故事。
他的名字在这里就不公布了,简称小李吧。可能是因为住在精神病院,也可能是他的精神状态不好,我无法从他的外表判断他的年龄。当然,院方给的病历上面,其实是有写他的出生年月,但是我没有特意的看,因为我觉得年纪不是一个重点。并且,我希望尝试,通过交谈去得知他的资料,然后再去对比他的病历上所写的记录。
在开始他的自我描述之前,他静默了好久,才开始说话的。可能是很好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这样不停的说着话,他的声音有点小,也有点沙哑。
“我叫小李,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不在意你来是有什么目的,我只是希望,你能抓紧时间听我说话,因为,我不知道下一次这么清醒的见到你,会是什么时候。”
他说着说着,偶尔还会停下来,仿佛在探听某些声音。
“我是一个恐怖电影迷,我喜欢看鬼怪、灵异、灾难之类的电影,但是拍得好的电影还是少数。于是,我也看了不少的小说、漫画。最开始,这不过是一个爱好,它只是我生活里面的一个片段。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追求那些作品的质量时,我无形地学到不少知识。
包括地震时应该躲在桌子旁边,而不是桌子下面;躲避的时候,也尽量不要站在高楼林立的路边,因为地震会震碎玻璃,当它们从高空坠下,就会变成致命的凶器。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而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各种大型的自然灾难等相关的资料书籍,都看的七七八八以后,我甚至主动去寻找一些偏门的知识,核爆、瘟疫、病毒、寄生虫,甚至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可能性,我都特意找了不少资料参考。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以现今地球的科技,确实不适宜尝试接触外星人。
【如果一切都只是发展到这一步,他就只是一个对灾难和偏门知识比较有研究的普通人。甚至,这个对于不应尝试接触外星人的结论,后来证实,是和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不谋而合的。】
但是,知道的越多,我越来越感到不安全了。本来我们家就只是普通人家,算不上富裕,家里买下的楼房,也不过也是二手的旧楼,质量算不上多好。自从知道地震时,求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和这楼房的质量扯上重要关系后,我回家时,就忍不住细细的查看了我家的房子。
建筑结构最为传力复杂的楼梯间,当时建造的时候肯定是为了降低造价,只用了砖墙和预制楼梯板,地震来了,这片楼梯肯定会倒塌的。而家里的窗户等外墙,也是只有构造柱,而没有圈梁,如果真的地震了,待在家里,生还的机会肯定不大。
可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算好,难道就因为我发现这个,让他们换一套房子么?他们肯定会说我杞人忧天的,G市据说好几百年都没有发生过地震了,但是天灾这种东西,谁知道呢?
打那以后,我出门在外,不管是超市,还是办公大楼,我都不自觉地看着他们的建筑结构。渐渐的,每到一处,我不由自主的看逃生门、建筑结构图,甚至,搭乘地铁时,我都会记下哪个地铁站的施工出现渗漏等质量问题,哪个地铁站里有大型的,可供避难的防空洞。
以前只是看娱乐似的电影、漫画时,对各种灾难只是一些很显浅的认知,但是当我再从专业的相关书籍研读以后,整个世界在我眼里没有多少安全的地方了。特别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国度,这个城市,人们已经没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状态,都是得过且过,甚至可以为了一己之利,阳奉阴违。
结果就是,建筑物超过半数是违规的,其中有豆腐渣工程的,有违章建筑,有历史遗留问题。而城市规划是有序而又无序的,有序的是当时的现官政策,无序的是新官上任以后,再度更改的政令。更不用人命之本的食物了,从根源的水土,都有可能是受到当地的工业污染过的,亦不用说后面多种多样的化工的处理了。
这一切都不是新闻,可是,以前同样浑噩过日子的我,从来不觉得这些有什么问题。反正,新闻天天有,日子还是得过啊,想那些有什么用呢?
但是,当我把那些因对娱乐感兴趣,而去研读的知识,再去结合电影、漫画等画面之后。我这双眼看到的世界,居然无比清晰了,不要以为那些都跟你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安逸日子,它们麻痹了你,以为你的人生就是这样过一辈子了。
如果没有那么多有害食物吃进肚子里,我们不会成为癌症高发病国家。而现今,哪怕是最好治疗的鼻咽癌、子宫肌瘤,当你切下你的任何一个内部器官,日后你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退以后,你的内分泌会失调。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会加速你的身体衰退,这种恶性循环,以现在的医疗技术,是完全没有办法根治的。
那就是说,不管你治不治得好你的癌症,你都是在加速奔向死亡。
当然,哪怕没有癌症,你最后都是得死的,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但是,说出这句话的人,要么就是明天就得死的,他只能乐观。要么就是,无病无痛,自以为日后人生还长得很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半只脚踏进鬼门关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先不说政令,就说建筑物,哪怕不遇上地震,我们就是高架桥质量不好,白日里,其中某一小段崩塌了。不光是桥上的人,桥下也会死不少人。类似的事情,我们没有报道过新闻吗?你觉得那是新闻,因为遇事的人不是你,当你身处现场,就算是离得远的路人,随便一个砸下来的石块,在路面上滚,砸到你的脚。如果你从此因为截肢,又或者是接上去了,但是不能跑不能跳,你还觉得跟你没有关系吗?
真的,不要太侥幸了,你能躲过今天,能躲过明天吗?不是为了别人,就算是为了自己吧,身边每一件事,多留点心眼,要做,就做好......”
【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件小事,一件我之前亲身经历的‘小’事。
有一段不长的时间里,我在一个朋友的公司里待过,他们人数不多,全部人合起来,也不过10来个人。中午吃饭时,哪怕有一些人是点外卖的,大家都会特意凑在办公室里,最大的那张会客桌上吃饭。某一天,某同事把饭微波加热以后,我突然闻到一阵烧焦了的味道。
刚开始时,我以为是微波炉坏了,还特意检查了一番,一无所获。大家也好像没闻到那阵烧焦了的味道,只有我吃饭时,偶尔会闻到那味道,我以为是我太敏感了。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终于,某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想知道,到底是哪里传来的味道。
我到处翻找,预想中的电器等问题,还是没有任何不妥。我开始向地上寻找,这一找,我心里庆幸了。那是放在地毡上的插电板,可能是温度过高,连地毡都开始烧融了,更不用说那电线了。都和周围的地毡融在一起了,最后还剪去不少地毡。
可能是因为我坐的位置是离这电插板最近的,所以就我闻到这烧焦的味道最清楚。但其实也有别的同事闻到的,他们没觉得是什么大问题,所以除了我这挖根挖底的,没有人尝试过找原因。我不知道如果哪天真的让那电线完全烧融了,外露了会出什么事,但我觉得,肯定不止是地毡烧出洞那么点小事了。】
新手新文~\(≧▽≦)/~啦啦啦,这个题材是第一次尝试的,大家表拍砖(⊙o⊙)哦!
另,这个文,关于一些自然灾害的资料,是从百度和各种专业书籍上翻出来的。但情节多为虚拟,请不要代入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