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有责任番外之言丞相和小皇帝 ...


  •   所谓智者: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乐,平和第一善,心诚第一亲,无忧第一福。

      言曰则是一个智者,然而以上都与他不符。他智倾天下,却是一个俗人。

      是俗人,所以困于滚滚红尘中,在爱上了帝王的那一刻,也就注定了一生劫数。

      他与帝王相识于彼此势弱处境艰难之时,凭着对天下大业的一腔热血抱负结盟为一体,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明刀暗枪,身历荆棘无数,终于一步步踏上了权力高峰。

      彼时一个为复仇,做了权相;一个为复权,成了真皇;却也算得殊途同归。

      然,世上最为莫测的是人心,最不能把握的,却是感情。

      不知何时,二人原本彼此欣赏彼此信任的感情慢慢变质,君臣之义变作了倾慕,知己之情变作了爱恋。

      朱炘启年少不知爱恨,下意识选择了无视;言曰则受家仇忠义所缚,不愿陷帝王于史书荒淫恶名,敛情藏爱,默然守护。

      一次醉酒,点燃了封藏的情感,言曰则剖心告白,朱炘启恍然大悟,恍恍惚惚又理所应当,就此沉沦……

      然而帝王家,称孤道寡,最难留住的,是真心……

      现任太后并非他的生母,乃是被害的昭王之母。当年苏贵妃与乱党勾结,祸乱朝纲,与她有杀子亡族之仇,没想到,天意不公,让苏贵妃的儿子做了皇帝,她却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太后。

      这个女人心中有恨吗?自然,是有的。

      然而她出身世家,自入宫以来,一贯温婉贤良,也安于淡泊,虽出身荣华,却不与人争斗。

      她也是个真正才智兼备的女子,当初昭王何其耀眼,德行才干堪称皇家典范,都是她苦心教导出来的。

      这样一个母亲,理所应当,她爱她的孩子。

      但在众人眼中,她是一国之母,深明大义。即便她失去家族,失去孩子,也未曾哭闹报复,就连苏贵妃得势之时,都不屑花心思除掉这样一个柔弱无害的女人。而先皇也尊敬且信任着这个知书达理,仁爱宽容的女子,临死前,赐予了她太后的尊荣朱炘启和言曰则曾经质疑过太后立场不端,但在先长公主把持朝政的耀眼对比下,很快忽视了这个女人的异常。

      太后的报复其实早就来了,来的防不胜防,也来的悄无声息,正如她这个人一样,表面上是微小无害的。

      她记忆力极好,在无数贵族权臣看到的还是一个官场新人言曰则的时候,她认出来的,是一个复仇归来的戚家幼子。

      但她并没有想过揭开言曰则的身世,她想的是,借言曰则之手,除掉当年害死她儿子的帮凶,而长公主,则是当年推波助澜却渔翁得利之人。

      是以她冷眼看皇帝和长公主在前朝争权夺势,在暗中操纵,除掉的仇敌不比言曰则少,其实无辜者甚众。

      更厉害的是,太后早就给长公主下了毒,最后那适时的一碗毒药,当真人不知鬼不觉。

      可笑的是,长公主临死前,居然还把皇家暗卫的掌控权转交给了她。

      对她而言,对长公主的报复计划,堪称完美。她在梦中都是笑着的。

      而朱炘启,则是她下一个报复对象。

      多年的养精蓄锐,她在后宫根系已经深不可测,不用暗卫,单是利用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令许多皇子公主流产或夭折。

      朱炘启原育有二子三女,却只有一个儿子硕果仅存,若不是太后怕太过引他起疑,便是再小心翼翼,也保不住这个唯一。

      太后本想以静制动,她等啊等,等着朱炘启被权势腐蚀掉志气,等着他被篡权多位受尽凌辱。她暗中将沉积多年的政治毒瘤一并挖了出来,却没料想到,言曰则是个有本事的,没按着长公主的预想走,反而整肃朝纲,得了无双盛名。而朱炘启这个皇帝竟也因此有了中兴明主的气象。

      可惜,朱炘启和他母亲一样,本质上是个眼高手低的废物。

      可笑啊,掌权之后的朱炘启居然把真心丢在了言曰则身上,不知不觉远了女色,无视自己子嗣单薄的境况。

      太后心思何其细腻,早发觉了这一点,在心底讽笑不已。她明面上装作不察,暗地里却用了药引言曰则对皇帝用强,没想到,言曰则反而因此袒露情思和皇帝成了好事。

      多年蛰伏养成了太后的耐性,她并不恼怒,因为她以为,朱炘启会因此成为汉哀帝那样的昏君。

      但那太慢了,因此她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想,既然朱家男儿如此重情重义,那她就让朱炘启和先皇一样,试试亲手处死自己爱人的滋味。

      那一定会很痛。

      但再痛,也比不上她失去自己孩儿的痛。

      她让言曰则曾经的未婚妻晴郡主见到了言曰则,利用她夫家定远侯的狼子野心,让晴郡主勾 /引言曰则并伺机揭露言曰则的身世,挑拨帝相二人的感情。

      可惜,阮芷晴那个没用的废物,非但没能勾/ 引到言曰则,还让言曰则抽丝剥茧渐渐察觉到她的动作!

      太后第一次怒了,也第一次慌了。

      言曰则入朝十余载,城府手段何其可怕!不得不说,那一刻,太后深深忌惮了,先机已失,她不想再等了,她必须除掉言曰则!

      ——她要言曰则死。

      她第一次明面上出手,是平南王谋反那一次。

      九月十五,南王世子叛乱,被擒之时定北侯突然倒戈,言曰则拼死护主,几名暗卫却暗中偷袭,皇帝任其濒危将死……

      言曰则,差点就真的死了。

      可恨哪,功亏一篑!

      先是莫名其妙立场翻转的叶孤城出手救他,接着言曰则那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师弟带了一大群人赶到,生生改了言曰则的必死之局!

      太后心中忿忿,却不得不暂时收手。她与言曰则已经撕破脸了,此后若再出手,就没那般容易了。

      好在这时候,她暗中埋在小皇帝心中的怀疑种子也慢慢生芽显形了。

      更令她振奋的是,接下来言曰则和小皇帝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彻底惹了众怒!

      ——改革税役制度为“一条鞭法”

      天助我也,太后心中大笑。

      朱炘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果然是苏贵妃那贱 /人的儿子,出生低贱,半点不懂得帝王治国之道贵在制衡,一国税役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可以轻易改动的?

      世家贵族,乡绅豪杰,但凡得过税利者,便是那慈口佛/心的寺/庙,也容不得皇帝夺了他们的利益。

      税役改革的厉害,朱炘启和言曰则不懂吗?

      懂,当然懂。

      但却是不同的懂法,朱炘启称孤道寡,唯我独尊已久。既然现存赋税徭役制度妨碍了国家财政,他便改了。他理所应当地认为,他能开此先河,振兴国体。而所谓的艰难险阻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不过蚍蜉撼树之争。

      言曰则懂。但他以为,税役改革利国利民。先且不论他戚家秉承家国大义的教诲,为君分忧是为忠臣之道。

      他想的更多的是,当年他遭遇厄难流落民间的时候,是那些毫无田产的贫民给了他一口饭吃;他也记得,那些救助过他的劳苦百姓,是如何在乡绅世族的剥削下艰苦求生的;他更不会忘,他最初的理想和信仰,是海晏河清,百姓温饱。

      这一场税役改革,持续了十年之久。

      也贯彻了言曰则与朱炘启的爱情,热恋,怀疑,离心,陌路,到最后的死别。

      起初,是世族明面的反抗,即便言曰则依据各地田产作出调整,但仍有许多不足。世族大绅借此联合起来,反对改革,甚至联名上奏罢免丞相。

      那时,朱炘启力排众议,他们共同坚持了下来。

      后来,便是一些官员的反抗。这些利益既得者,为了能够继续鱼肉百姓,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他们叛变了。

      他们开始挖掘言曰则的过往,收罗各种真真假假的罪证,把太后当初害死的那部分无辜之人的罪名也安在了言曰则头上,并谗言挑拨帝相关系,逼迫皇帝两次罢相,言曰则两次入狱。

      这一次,皇帝心生动摇,是言曰则强行坚持的。

      太后幸灾乐祸旁观之余,让太子堕马而亡。一直缄默安顺的皇族宗室和御史台出动了,恳请皇帝选秀纳妃,为皇家延续血脉。

      更有禁军上供,是言丞相谋害了太子,因为太子太傅被言曰则下狱,太子曾怒斥丞相是奸佞小人。

      朱炘启心伤苦闷之下,得了重病。他没想到,言曰则给了他更大的打击。

      言曰则同意他纳妃,要他与别的女子生儿育女!

      朱炘启第一次怀疑,言曰则爱的是这天下,还是天下之主的他。

      那么多年,不能被天下认同关系的无奈,他忍了。政务繁忙不能共处的寂寞,他忍了。前朝后宫算计逼迫的困苦,他忍了。眼睁睁看言曰则在朝堂中殚精竭虑的心酸,他忍了。爱人屡次被刺杀的心疼,他忍了……天下人都骂他昏庸,他也忍了。

      可这一次,他再也无法忍受。

      朱炘启忍不住问:言曰则,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

      言曰则答:你是这天下的王,是我的挚爱唯一。

      朱炘启笑了,笑的苦涩,笑的悲凉。

      ——原来从头到尾,我在你心中的重量,比之所谓天下,轻若鸿毛。

      那一刻,所有隐忍下的不甘愤懑彻底爆发了,朱炘启再也不想忍耐了!

      什么世俗不容,什么政改阻拦,什么阴谋阳谋,什么选妃谏议……他统统不想忍耐了,既然他是这天下的王,那么这天下,就必须听他号令!

      他并不知道,言曰则两次入狱遭了私刑,丹田破碎武功尽失;也不知道,太后暗中下毒,几乎废了言曰则的生育能力,连秦写月也没找到法子治好。

      于是一无所知的朱炘启夺了言曰则的实权,拢军权于己用,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血腥的时段。

      ——史称,圣武改革。

      太康三年始,帝整肃刑律,凡悖行“一条鞭法”者,轻者贬官罢黜永不录用,重者抄家灭三族。

      太康四年,帝设军政司,查文武百官财政产业,有贪腐挪用者,斩!力查地方官吏,世家士族广受牵连,其中东西南三府总督,六部高阶文臣,江南大半州府长官,皆被革职判刑。

      太康五年春,帝仿唐宋吏治,裁剪官位,清减体系多余官僚。并改科举为年制,广纳贤才,任用新官入地方任职,提拔中低阶能臣,请致仕阁老,或夺情留用者维持朝政。

      太康六年,御史台监察百官不力,贬谪流放者近半……

      太康七年,户部审计南北两仓银库的收入为三千四百三十二万三千两,首次超过三千万……

      轰轰烈烈的圣武帝开始的时候,不止后宫的太后懵了,那些世家贵族也被打懵了,最后竟反过来向言曰则求助。

      言曰则目瞪口呆,朱炘启这一画风突变,虽然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成效斐然。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毕竟官僚是国家机器运行的血液,世族军将是连接的血脉,他这一场肆意罢免,简直是把官场彻底洗牌了。

      所以言曰则手忙脚乱,为保社稷安定,他处处周全调度。要核查案件防止牵连无辜,要调度能臣填补空缺,要威逼利诱压制躁动的地主豪强,要安排人手保护皇帝和改革派的安全,要给世家出谋划策急流勇退分化世家联盟,要调整徭役适应税改……

      这时候,所有阴谋算计也开始转向朱炘启,刺杀下毒源源不断,言曰则的内心也慌了。他早已将谢清遥安排进宫为太医,时刻关注着朱炘启的身体状况。

      在朱炘启因为过度疲累昏厥后大病一场后,他深觉自己不能再放任皇帝这样胡闹下去了,便强行入宫劝诫皇帝。然而他不知道皇帝心结何在,反倒惹怒了帝王,被朱炘启打了一巴掌,赶出了宫门。

      天可怜见,言曰则被政务所扰分身乏术,一直不知晓皇帝对他已经离心了。

      言曰则原以为,朱炘启只是一时气恼,毕竟是他无能,没能保护好小太子。更何况,他的身体已经彻底废了,不敢再耽误朱炘启。

      后来三年里,小皇帝在政务方面的强行施为,令他焦头烂额,每日忙于处理烂摊子,到四更才能睡,除了每月上几封劝解皇帝大局为重打压力度下手轻点外,竟连好好和朱炘启谈一次的时间都抽不出。

      更别说,朱炘启有意冷淡下,他连进宫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拖,竟整整拖了三年。

      三年之后再一次针锋相对时,朱炘启已经彻底冷了心。对他而言,言曰则的忠言劝阻,是另一种政治立场对抗。言曰则下意识的忽略,是对他们感情的沉默放弃。他不敢再将真心交予,蜕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帝王。威严淡漠,冷心冷情。

      而言曰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身体积劳成疾,政务永远忙不完,最后还赔了夫人。堪称高智商低情商的极端,有苦难言。

      可是,言曰则不悔,真的,他走出宫门后笑了,是哭着笑出来的。

      无欲则刚,无情恒强,为帝王者,应心怀苍生,有情无爱。

      心怀苍生,这一点朱炘启一直都有,他就算强势暴虐也是一个明君,从来没有辜负他身为帝王的职责。而有情无爱,不爱自己后,便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成为他的软肋了,心性彻底蜕变强大了。

      他的炘启,他用尽一生心血辅佐培养的帝王,终有一日,会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会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呵呵,你说,我有什么好后悔的?

      他这一生,出身将门妾室,却也享受过鲜衣怒马的世家生活,忠武之道虽然刻进了他的骨子里,却根本不懂何为民生。

      年少时突遭大难,背负着满门血仇,贫苦百姓给了他一碗热粥,救了他一条命。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源于百姓的温暖。

      青年求学,屡遭挫折,一个过路的江湖人问他求学的目的何在,他下意识答了一句:使百姓温饱,还政治清明。因为这句话,他得到了曾经身为莫国皇室楚莫的教导,继承他的势力,又得到了一个新的身份,脱胎换骨连中三元入了朝堂。

      中年宦海沉浮,得无双盛名,百官敬仰,帝王倚重。后来改革税负徭役,虽历经磨难,失去所有,終使民生安定,志愿得偿。

      除了心中只有帝王一人,终身未得一子半女,不能延续家族血脉,便再无遗憾了。

      言曰则想,既然朱炘启已经不再需要自己了。再做完最后一件事,他就可以功成身退,安心离开了。

      圣武帝太康七年,太后暴毙。冬十一月,一代贤相言曰则,病逝家中,时年四十五岁。

      帝大恸,追封其为“文德公”,罢朝七日,命全国百姓为之哀悼守丧。

      史书记载,帝改昔年丞相留宿宫室为“溦言宫”,摆设皆取自文德公府中旧物,内悬无数文德公画像,夜夜宿于其中。

      野史曾写过,圣武帝曾广征能人异士,于溦言宫为文德公招魂……

      安德五年,帝禅位淮南郡王世子,同年十一月,薨于“溦言宫”,享年,四十五岁。

      ————番外,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5章 有责任番外之言丞相和小皇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