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长乐元年冬。
一顶简朴的二人抬小轿缓缓地从城门外进入京城。
已是黄昏,城门眼看就要关了。华云搓着手小步跑着跟紧这轿子。守城的官兵看着这轿子向着城中而来,不耐烦的抬了抬眼皮。天气这样冷,他们已经在这里守了整整一天。疲乏极了,神色上便显出些厌烦来。只等着时辰一到便关上进城大门。城楼上的岗哨终于撞响了铜钟。八人一组的守城士兵如蒙大赦,立即站队进城,就要伸手将那大门关闭。
那轿子离城门还有十来米距离,说时迟那时快,轿外紧跟着的那名小仆一个箭步冲了过来,冲着守门士兵说起情来。
华云脸上带着讨好的笑,从衣服里取出装着碎银的小布袋来,忙塞进那领头兵士的手里,着急道,“军爷,军爷行行好,让我们过去吧。这天寒地冻的,我家主子还有旧疾。若不进城,我们去何处再寻活路呢。”
那士兵被华云推搡了一下,脸上升起一层薄怒,不由得骂骂咧咧起来。这些人都是些莽夫,说话也是粗俗至极。华云只是一味的应诺,战战兢兢地将银钱呈上去,并不敢出言顶撞。那些守城的士兵收了钱,终是放了行。华云喜上眉梢,即刻便迎着轿子往里走。
许是进了京,四处房屋密集了些,华云竟觉得没那么冷了。华云对这轿子里的人说,“马上就要到了,公子可还撑得住?”
轿子里的人低低的应了一声,撩开些侧帘往外看,一截水葱似的手指便露了出来。
许是抬轿子的汉子走的是正街的缘故,越往前走街上的人慢慢的竟也越来越多了。两边也开着各种各样的酒楼商铺。飘香的脂粉铺子,灯火通明的首饰铺子,高大华丽的府邸。就连两边卖吃食的摊贩也多不胜数。华丽的长安街入了夜便是这样的景象了,青色大理石铺就的大道上,着了紫狐披肩,蓝绸罗裙的贵妇小姐,香衣鬓影令人心迷。公子少爷们高言壮阔,端的是斯文有礼玉树临风的架子,香车宝马更是络绎不绝。
华云常年生活在偏远地界,哪见过这等繁盛的景象,不由得心驰神往,嗅着空气中漂浮着的纸醉金迷的味道竟也痴痴地醉了。
轿子里的焉白怔怔的看着轿外,手指不经意间捏紧了布帘。他端坐在黑暗中,连大气都不敢出,恐这繁华无比的景致刹那间便分崩离析。失神间幼时的记忆便铺天盖地的淹没了他。迎着路边的灯火,焉白的一双美目流光溢彩,瞳仁仿若是墨色染就的。许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事情,那清冷的眼神中竟掺杂了一丝凄然。这般惹人怜爱的模样,纵是神仙见了恐怕也要觉得销魂摄骨。
一身着灰色布衣书生装扮的青年,从暗巷里出来,似是见过几分世面,看着这盛况却是不为所动的。他正要穿街而过,无意抬头间却愣了。只见一张莹白如玉的面孔上,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梦莹。宛若仙子。那轿子一晃而过,悠悠哉哉的去了,如梦如幻。
是了,那仙子便是轿中兀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焉白了。焉白只顾胡乱想着,并不知因他一个眼神引起的骚动。只觉得那露在轿外的一截手腕冰凉冰凉的。
倒是华云在轿外得意洋洋,笑个不停。
那灰衣书生却是呆立着,浑然不觉。片刻后方才回神,直呼仙子仙子,便要追上前去。
三五个人见那书生模样,不由笑了。仙子不知佳人何在呀?恐是花了眼吧。
那书生涨红了脸,只道众皆俗人,张口咏了两句王观《卜算子》中的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便又追那轿子去了。
看热闹的人又多了些,见那书生认真痴迷的样子,不由得也浮想联翩起来。不知是什么样的美人,竟将这读书人迷得三魂去了七魄。许多看客想着想着便觉浑身酥软,众人皆随那书生轰然而去。
那轿子左转右转竟向着京都有名的花街去了,大大小小的勾栏红楼,茶馆酒肆便开在这里。一走进去便是香风阵阵。琵琶、古琴、筝、萧,种种乐器交鸣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冬日里仍然着锦穿罗,□□半露的艺妓勾着栏子向来往的男人招揽,迎了贵客便笑的没了眼睛。栏子旁就设了奏乐的和唱曲儿的。脸皮稍薄的男子朝里一看,便有娇俏女儿簇拥着进去,正堂便是穿着薄纱制的衣裳跳舞的姑娘。好一处风花雪月的极乐地狱。
众人煞时更是觉得意趣无穷,巴巴的追着轿子。也有人冷着脸故作正经,口中念着伤风败俗,却又忍不住往两侧的楼里瞧。
轿子越来越往里走,似是到了目的地,晃晃悠悠的缓缓停了下来。那书生脸已红成一片,不知不觉身后竟是聚了好一大堆人,却只敢远远的望着。
华云似是并未看到这乌泱泱一众人,只是妥当的张了口,“公子,已然到了。”
一只洁白瘦削手便伸了出来要撩那帘子,众人的心便升上那云端,只见那手细瘦纤长,骨节圆润分明,指甲修剪的整齐漂亮,却无血色,像玉一般。众人看着竟觉有火在烧,只烧的脸上红霞一片,头昏脑胀,双目昏花。只是片刻失神,门里已有几个做仆从装扮的人拿了厚实暖和的银狐皮毛制的斗篷出来,还有小厮手里拿着暖手的炉子和伞具遮挡风雪,这时众人才觉出原来天空上方早已飘落碎雪,众皆身染雪花。
一个三十多岁风韵犹存梳灵蛇鬓的女子,穿着石榴红小衣和宝蓝裹胸绣金丝牡丹长裙,脚蹬羊皮小靴,竟连大氅都来不及披就从门里冲了出来,亲自展开斗篷躬身披在那轿中端坐的少年身上。众人顿觉失望,怕是见不到那仙子的模样了。这时人群中已是议论纷纷,有逛惯这红尘烟花地的人已是开口惊呼,“玉娘!”
原来那梳灵蛇鬓的女子,竟是这京中最红的销金窟明月楼的老鸨。那云娘早已四十多岁,不过保养得当,看起来竟比实际年龄轻了数十岁。
一时间有人不由得猜想起那少年的身份来,莫不是也是这明月楼里侍候人的少爷?众人里大多都是没银子来凑热闹的,一听不禁有些失望。明月楼,那可是有钱有权才能进的地方。原来想那仙子是谁家娇弱的女儿,却不想是这明月楼里的公子。
众人正是有些意兴阑珊的时候,忽听的轿中人连着一阵咳嗽起来。那声音清冷,低低的有些哑了。大家的心又有些痒了起来。
玉娘见众人并不散去,没想到焉白这时咳得这样厉害。她心里怕往后有人疑心起焉白的病,带累了明月楼的生意,又想着自己娇养了焉白这么多年,花费了这么多金银和心血,有时心疼又是着急。忙道:“可是风寒又重了。”
华云张口想回话,焉白却冲他摆了手,自顾自的道“原是身子弱,又恰逢冬日寒凉,便有些咳嗽。”
玉娘见焉白回答的当,稍稍放下心来。唤丫头撑了伞,忙从仆从手里接了暖炉子塞到焉白手里,命人引路带他去阁楼里。华云忙搀了焉白出了轿子,焉白本来就穿了月华色的袍子,现下又披了这银白的斗篷,煞是好看。长发缠着颈子垂下来,即使斗篷宽大,暗影映到脸上,五官看不真切,可那削瘦的身姿,行云流水的动作却也看得众人只觉仿佛将心肝置在火上燎了又燎。即使看不清脸,可也必定是个世间无二的绝代佳人。同样的动作,为什么他并不刻意扭捏,做来却让人觉得媚态横生,风流无限。
玉娘打发了轿夫,似是后知后觉,才觉出冷来。忙转身进了院,并不将目光投注在众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