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镜湖初见芳心动 ...
-
小红苹果一听到这个声音突然变得乖顺起来,果然没再逞强,只是嗫嚅道:“好吧,输了就输了……”
那声音从竹屋传来,却如同在这里所说一样,内功深厚可见一斑,他继续道:“况且你鲁莽使用登萍渡水,差点撞上假山,要不是这位姑娘你已头破血流,还不快向这位姑娘道谢?!”
小红苹果撅起小嘴,瞟了铃儿一样,仍有些不甘心道:“哼,谁要她救了!就算不是她,云哥哥你不也掷出蒲团了么,我才不会有事呢,谁要她假好心!云哥哥你好坏,明明可以救我,却只扔了个破蒲团,哼!”
那声音道:“正是要你撞个鼻青脸肿方能让你长点教训,受人恩情不思图报,这是你的家教么?”话语严厉,声音严肃起来却更具磁性。
铃儿没想到这小红苹果背后的大人还挺公正,她抬眼望去,只能见到一角天青色衣衫轻轻在微风中摆荡,听声音应该是个年轻男子,在这个时刻她心中想的却是:还好我不是个声控,要不然光这个声音就得迷死人了!
小红苹果低下了头,脚蹭着地,小小声的道:“哦,哦,谢谢你啦~” 说完一个翻身,冲着竹屋蹬去。
那青衣男子叹口气,温声道:“这位姑娘,多谢援手,小孩子不懂事。吕三,把这位姑娘的账结了。”
铃儿一看这情势,她要是推辞倒显得假模假样,料想也会引来那自尊心很强的小红苹果的反弹,她只有笑笑,默然接受。
壮汉道一声是,掏出银两给了旁边站立不安的小二。小二拿了银子刺溜一下就跑了,速度可真是够快的。
那小红苹果已经掀帘进了竹屋,隐约听到他嘟嘟囔囔道:“哼,让我爹给你20两就是了!”
青衣男子戏谑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傻孩子,总是自以为聪明,这钱我会跟你爹说,从你零花钱里扣。还跟人打赌!你就没发现输了是你掏银子,你赢了也是你掏银子么~”声音最后轻微一调,磁性的声音彷佛用羽毛轻拂心间,勾的人心中一动。
小红苹果“啊”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铃儿之前所说,气得大叫一声,跑了出来,冲着铃儿哼的一声,跑走了。
铃儿尴尬不已,向那吕三和竹屋中的青衣男子拱拱手,表示告辞。
刚才小红苹果冲出竹帘的一刹那,光影交替间,铃儿瞥到了那青衣男子的样貌:
阳光从竹帘的缝隙透射过来,就像是在空气里撒了一层淡淡的金粉,朦朦胧胧,似真似幻,那青年男子随意坐在蒲团上,身上那件天青色的袍子上面的卷云纹明明暗暗,白玉般的手持着紫砂的茶杯,他的侧颜线条流畅,五官柔和,长长的睫毛如花瓣般舒展铺开,卷出苍天赐予的美好弧度,在阳光下染着淡淡的金色,有着惊人的美感。
他整个人坐在那里就如同一幅画,一幅水墨画,一幅清淡写意的美男静室品茗图,上面还朦胧的涂着一层金粉,整个人如玉雕出一样的莹然生辉,有一种宁静隽永的意味,让人见之忘俗。
铃儿魂不守舍,连听书也忘了,脑子里一遍一遍出现那一瞥间的画面。
回到客栈,沈苏叶和明霄被请去查看植物,镖局的人都去参加了宴饮,铃儿心不在焉的一个人吃了晚饭,回到房间,不知不觉间睡了去。
————————————我是夜晚的分割线—————————————
月凉如水,天清如霜。
繁星在空中闪耀,仿若万点荧光在黑色丝绒布上点缀,美不胜收。
在这夜深人静、星语呢喃之时,有一婀娜多姿的少女身影出现在湖畔小径,两边杨柳静谧无言,微凉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湖水腥气与青青的草香。铃儿深呼一口气,拍拍脑袋,苦笑自己真是发了疯了。
这个深夜不入睡在湖边漫步的正是铃儿。
她白天遭遇了乌龙一场,回到客栈不愿深思,倒头就睡,而在她心里,还有一个不愿与外人道甚至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念头,那就是,她发现自己竟是对那惊鸿一瞥的青衣男子念念不忘。
她前世如同一张白纸,纯真无垢,长在孤儿院每天与一群男孩子玩耍打闹,不知是少根弦还是现实让她移情与书里的武侠世界,总之她好似从未对什么人动过淑女之思。如今重活一次,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子竟让她时时想起,这情绪是她从未有过的,她有些怅然若失,这情感来得突然而莽撞,令她不知所措。她搞不清楚为什么,也理不清头绪,夜深了,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索性起来去看看夜色下的镜螺湖。
她信步闲逛,天上明月依依,地上碧水粼粼,她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天地长久、人事难常的怅然,怪不得那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传世的月夜名句,原来这静夜、月光真的会让人思绪万千、伤感游离。而此情此景之下,她心中浮起的正是那首再简单再通俗不过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之情亘古永存,我的家乡又在何方?
静夜下,月色中,远传忽然传来悠远清扬的箫声,如泣如诉,若虚若幻。
铃儿只觉这箫声好似有魔力一般,牵引着她心头一缕神魂。她不知不觉顺着箫声走去,树影摇曳,几转之后,远处水中有一朱色花亭,里面正站着一个青衣男子,他手持碧色玉屏箫,身姿飘逸,如玉树临风,如芝兰流香,波光流动映在他的身上,营造出了一种光影交互的奇妙效果,衬得他如梦似幻,不似真人。
此情此景,此地此声,铃儿已痴了。
箫声渐渐隐去,余音袅袅,这曲子带来的那种寂寥、怅然的心情却仍在心头盘绕。
铃儿看着那青衣男子的背影,惊喜莫名,在这深夜的湖边,她竟能遇上一个和自己同样情绪的知音!听到如此美妙动人的一曲!
伯牙子期汉阳汇,高山流水遇知音。
虽然她并无子期之才,但也想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述出来。
她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巧的木陶笛,正是她在山中无聊时所做。曾经在福利院时,孩子们最喜欢的便是音乐课,铃儿也是一样。虽然她想要学习更加古风的古筝、琵琶之类,然而福利院哪里会出钱买这种东西?最后铃儿自己攒钱在街边买了一个便宜的小陶笛,其吹奏简单,音色却不错,之后就这样学会了很多曲子。
如今在这异世,她再一次吹响了木陶笛,奏起了她最喜欢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
清新婉转的陶笛声起,眼前仿佛出现家乡美妙的一幕一幕:蔚蓝河流,白云轻游,笛音似水,清澈如歌,柳絮飘落,淡淡哀愁,凋零的花朵,枝叶染上落寞的颜色,偶然凝望当初的风景,却只剩下微笑的回眸……
不知不觉中,铃儿已闭目彻底投入到这音乐带来的意境中……
当笛音渐收,她轻抬睫毛,映入眼帘的是青衣男子微微凝望的眼。不知何时他已转身,那沉静如水的目光,纤细铺洒的睫毛,动人心魄的弧度,正是铃儿念念不忘、惊鸿一瞥之人——那天青衣衫的男子。
他还是穿着白天的那一身天青色衣衫,看上去如琼枝玉树,洒脱而淡然。他缓步走来,静静停在铃儿身前几米处,温声道:“这位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铃儿不知为何竟有一丝羞怯,她低头颔首,轻道:“嗯。”
他微微一笑,道:“我冒昧了。只是刚才姑娘吹奏的曲子宛转悠扬,听来竟似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情真意切,令人动容,这才贸然上前,不知能否请教姑娘是什么曲子?”
铃儿手揪衣衫,道:“故乡的原风景。”
他面露沉思,柔声轻喃道:“故乡的原风景……果然贴切。是姑娘所做?”
铃儿慌忙抬头摇手道:“不不,不是我,是……是家乡的一位老人所做,我听着很喜欢,便学了来。”
他微露笑容,如春风拂水,荡起人心中层层涟漪,徐徐道:“真是一首好曲子。哦,抱歉,我一时心切,失礼了,还未自我介绍。在下云霁青,敢问姑娘芳名?”
铃儿心中一动。其实白天她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隐在茶屋的天晴衣衫的男子,他的排场、他的做人做事,都让她觉得他就是刚刚江百通说的云梦山庄的公子、武林盟的江淮堂主——云霁青,可是她又想,或许是因为她刚听完书,故事太精彩、人物太鲜明而她又太投入才产生的错觉。
如今真的证实了这个出尘不凡的男子真的是书里就令她十分折服的人物时,她心中千头万绪,有着许许多多的话想说、想问,却终于是十分镇定的道了一句:“我叫丁灵铃。”说完,她突然镇定了下来,仿佛从故事中突然走到了现实,那让她一晚上都飘飘忽忽的情绪突然都沉淀了下来。
云霁青拱手道:“丁姑娘。”他气质高贵,宽袍长袖,连这简单的拱手都做的既贵气又洒脱。铃儿刚定下的心中又一阵小鹿乱撞。
她心中暗恼自己,这样的羞怯做什么?真是丢人!
她暗自调节心态,抬起头,终于正视云霁青,落落大方的问道:“云公子,你刚才吹奏的曲子也很好听啊,我就是听了你的曲子才心有所感,想起了这首故乡的原风景,以酬知音。不知道你吹的曲子又叫做什么呢?”
云霁青听后也笑了,答道:“没想到姑娘也有同样的思绪。在下不才,这曲子正是我的拙作,只是这名字我还未曾想过……。”他微一沉吟,道:“听了姑娘的曲子倒是让我很有触动,不如就叫它月夜下的故乡吧。”
铃儿瞪大了双眼,好似圆溜溜的黑亮珍珠,惊讶道:“这曲子竟是公子所做?好厉害呀!”
云霁青微微摇头,苦笑道:“丁姑娘过奖了,若无你那首曲子在前,在下硬着头皮应下也便是了。只是珠玉在前,萤火之光岂能争辉,不过派遣情绪所作,难登大雅之堂。”
铃儿认真说道:“公子此言差矣。音乐哪里有高雅低俗之分,只要道出心中所感所思,能够打动他人,那就是最好的音乐,最美的曲子。”
云霁青微微一愣,笑容绽放,他躬身道:“是我着相了,还多谢丁姑娘指点迷津。”
铃儿窘迫的俏脸晕红,摆手道:“不不不,我只是、只是……”
云霁青微笑着看着她,铃儿竟卡住了,不知说什么好,越急越卡,越卡越说不出来,她觉得自己的脸简直要烧起来了!